第8课《木兰诗》重点问题归纳解答 课后习题答案

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故事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

2.“东市买……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这四句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等的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急切、井然有序,也渲染出战事的紧急。

3.分析“旦辞爷娘去……”“旦辞黄河去……”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这两组句子表现出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迫切,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以“不闻”开头的两个句子,间隔反复,紧相呼应,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不闻”和“但闻”形成对比,将征程之紧和思乡之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4.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没有影响。因为从军之急和思乡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且更能表现木兰舍家卫国的高尚品格。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了战争的频繁持久、战斗的激烈残酷。

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侧面描写。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了木兰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8.“爷娘闻女来……向猪羊”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这几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父母姐弟各自符合年龄、身份特征的举止,长幼有序地描写了家人迎接木兰的情景。一家人忙忙碌碌,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

9.木兰归家,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木兰回家后舒畅的心情,同时写出了她柔情的一面,对女儿妆的喜爱,对美的追求。

课后思考探究
自主预习 名师点拨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木兰诗》,北朝      (体裁),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兰辞》。它与《        》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2、给加点字注音。

可汗(    )  鞍鞯(   ) 燕山(   )  辔头(   )

戎机(    )  胡骑(   ) 金柝(   )  朔气(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木兰当户织:       (2)愿为市鞍马:
(3)从此替爷征:       (4)旦辞爷娘去:
(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6)万里赴戎机:
(7)关山度若飞:       (8)赏赐百千强:
(9)愿驰千里足:      (10)著我旧时裳:
(11)雄兔脚扑朔:       (12)雌兔眼迷离:

4、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通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6.木兰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7.家人是怎样欢迎木兰归来的?

 

8.文中是如何写木兰回家后的兴奋与欣喜的?

 

 

9.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

第二空有点难,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它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其中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便是其中广为传颂的名句。

注意“可”与“汗”搭配为特殊读音,“燕、骑”是多音字。

 

 

 

 

 

 

 

 

第一句抓住关键词“赴”、“度”,并借助工具书弄清“戎机”的意思就不难翻译。第二句注意用了互文的修辞。

四个框,首先要准确地把文章分成四个部分,然后分别概括四个部分的内容,最后把每个部分的内容分别压缩成四字词语。

 

6、7、8可以用书中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两者结合。

 

 

成语的含义是指成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一、详写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等;略写征战生活。这样处理使结构疏密有序,更好地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

二、《木兰诗》中许多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等。这些诗句口语化很明显,朴素平实,亲切自然。

三、略。通过文章内容分析出木兰的品格,找到让你最欣赏、最敬佩的地方叙述原因即可。

四、略

五、略。可按木兰从军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来记忆、背诵课文。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试题练习

第7课《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2022-2-8 13:15:44

试题练习

第9课《阿长与〈 山海经 〉》课后思考探究 答案

2022-2-8 13:25:0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