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立秋
张承志
⑯我感动地站在大街正中。
⑰我在沉默着呐喊。我是证人,我作证天理的真实。凉爽溶化着抚摸着我。它是证人,它证明我坚持到了今天。
⑱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遭遇,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与判断,以及古人的划分与总结。立秋二字,区别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钝的后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掌握之中。
⑲从那一刻立秋之后,我和北京人便享受着凉爽的快感。人人都心平气和了,等着下一个更痛快的节气。同南方北方的人们交流,大都感受略同。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听说,有个老外在立秋那天激动地说: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
⑳回想以前许多年都没有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没有感性。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残酷的苦夏吧,也许是因为从小缺少关于天道的教育。
㉑沐浴着广袤无际、阴柔轻漫的凉爽,我久久感动着。从那立秋的时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识着这秋之伟力。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我想证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经预感到证明的艰难。
㉒因为,中国早就证明完毕,而且语言简练至极,仅仅用了两个字。
(选自《荒芜英雄路》,有删改)
1.下面是文中关于“凉爽”到来那一刻的一组描述:
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
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结合加粗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述的作用。
2.阅读散文可以沿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阐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我”:我是证人,我作证天理的真实。
“我”: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
“我”: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
我:
3.从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全文,加以概述。
参考答案
1.下面是文中关于“凉爽”到来那一刻的一组描述:
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
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结合加粗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述的作用。
从“浸漫”到“充斥”再到“漫天盖地”,“凉爽”的程度逐层递进。这组描述生动地写出了凉爽在“分秒之间”猝不及防地到来,铺满天地,消除全部往昔的苦热,语言准确,极具张力。这种凉爽与上文“我”在苦夏中的久久煎熬形成强烈反差,为下文“我”在立秋到来时的“久久感动”和顿悟做铺垫。
2.阅读散文可以沿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阐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我”:我是证人,我作证天理的真实。
“我”: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
“我”: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
我:示例:在无尽的苦夏中,“我”与酷热相抗衡,已经不信任节气,但当凉爽到来的一刹那,“我”瞬间感受到立秋的真实存在。“我”的经历古人早就体验过,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区分大地上的寒热变化、生命流转。立秋让“我”顿悟天道有序,万物皆有规律。在生活中,我也感受到“节气”的神奇,惊蛰一到,春雷始鸣。“节气”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给人以启示,提醒后人心平气和地接纳、遵守天道法则。
3.从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全文,加以概述。
“我”的心理从苦夏时的“恐怖”“绝望”,到立秋时变得“吃惊”“感动”“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