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亲爱的家长:再忙,每周也要陪孩子读本书

致亲爱的家长:再忙,每周也要陪孩子读本书 

文/丁丁老师

1

今天,一位家长发了张孩子在书店读书的照片。孩子刚参加完市广电的一个活动,路过樊登书店,进去选了一本自己喜爱的书读起来。书看起来有些厚,孩子很专注,一个下午读完一整本,然后快活地回家了。

 

我想,此时陪伴她的妈妈一定也在书架上找了本书,在附近边读边等。

 

母女二人,度过了一个多么充盈而美好的下午啊!

 

与这个班孩子相处已是第三年。一二年级的时候,多是我给他们推荐书。随着很多孩子打开阅读视野,现在,他们也是我的阅读推荐人。

 

我们是师生,亦是书友。

 

“双减”两个月中,我、孩子和家长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阵痛”——

 

焦虑的家长曾问我:“老师,孩子现在学得怎么样啊,我看不到作业心慌啊……能不能单独给我家再布置点作业?不悄悄用些力,我们真没底呀!”

 

做完作业的孩子问我:“老师,课后服务几点放学啊?”

 

虽然,我心里也想早点放学呢,但支持国策,老师现在得多陪你们一会儿哦。

 

好在有书,书是良药。

 

我说:“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家庭作业是‘回家读一小时课外书’,排名第二的家庭作业是‘父母与孩子交流当天的学业问题’……亲爱的大小朋友们,亲子多交流,多读书啊!”

 

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家校社真正站在孩子成长的立场,做合作之事,符合发展规律之事,才能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孩子习惯养成之初,家长再忙,我也建议要将“伴读”列入家庭教育的计划中。伴读的形式,时长、周期等具体内容按需而定、量力而行。

 

至少要做到:每周陪孩子读一本书。

 

2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如果您每周陪孩子读一本书,家庭阅读银行里就存上了“第一桶金”。

 

每周坚持读一本,一年下来,就读了52.14本书。小学六年下来,竟可以读到312.84本书。注意,这可是共读的数量哦,它的价值远不止312.84本书。

 

在家庭共读中,孩子的好奇心在增值,对阅读的向往之心在增值,312.84会成几何倍数增长。与孩子一起读书,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最丰厚的财富,最高贵的气质涵养,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您每周陪孩子读一本书,就可能轻巧地绕过“鸡飞狗跳”的日子。

 

读书使人安静。大多数孩子天性选择喧闹,喧闹过后,还要有适当的安静时刻。如果一个孩子始终静不下来,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说:“教育的本质一定是静默的,而不是喧嚣的,因为人的成长是内在的,其过程安静而朴素。”

 

儿童思维生长、个性养成是在静悄悄中进行的。在有阅读传统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更容易处于“共同世界”,他们有共同的话题,思想与情感在沟通中双向流动,双向滋养。这个过程,能帮儿童成为“有思考能力的主动学习者”,自觉修正各种偏差,有意识地掌控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如果您每周陪孩子读一本书,就会以叠加优势给孩子“更强大脑”。

 

每个孩子有先天基因所赐予的能力,也有后天的养成素养。儿童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语言。语言素养是一种社会化能力,是孩子一生的“人际智能”。儿童的大脑要有足够的输入,有效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高收入家庭的儿童平均每小时能听到487个词,而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平均每小时只能听到178个词。有研究人员对这一调查做了推算,以上两种家庭儿童10岁以后大脑接受的语言输入量千差万别。

 

这当然不是绝对的。但这一结果值得我们去反思——我们有什么,缺什么?当下的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有经济能力投入阅读,缺的是阅读陪育的意识和行动。

 

设想,有父母参与阅读的童年里,文字、图片、声音的输入量会是多么丰富啊,孩子的基因会在阅读中不断优化。

 

3

 

在陪伴孩子读书这件事情上,我看到很多家长的投入与坚持。这些孩子的成长,真的一天一个样,长势喜人!

 

朋友圈众人说:“为人父母也需上岗证,今后须依法带娃。”“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理念将写进法律条文。

 

为什么非要加个“促进”呢,就叫“家庭教育法”不好吗?细读六章五十五条,我们会发现,这次立法强调了国家、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和促进。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是全社会都要为之努力的共同大事件。

 

第二章“家庭责任”第十七条特别提出了家庭教育的方式,其中“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是首要方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惯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

 

家庭教育亦是终身教育。家庭这所“学校”少不了阅读。“这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夸美纽斯称之为“母亲膝前的教育”。

 

我又想起《朗读手册》中的动人句子: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著名教育现象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说:“孩子不是为我们而活的,但我们却为他们而活着。”我们要相信,孩子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如果儿童在家庭中体验到的环境是温暖的,有文化气质的,有丰富语言输入的,那么,他的大脑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最佳的发展。

 

回到家庭伴读的话题上来——每周陪孩子读一本书,这样的要求真的不算高。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愿意付出,那么,还能要求孩子做什么呢?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育杂谈

如何提升孩子语文素养?

2021-11-1 20:21:23

教育杂谈

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孩子间拉开差距的20点原因

2021-11-2 16: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