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语文上册《4 古诗三首》诗词赏析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释义】:
(1) 山行:在山中行走。
(2) 远上:登上远处的。
(3)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 石径:石子的小路。
(5) 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6) 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 车:轿子。
(8) 坐:因为。
(9)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故事
 
诗人杜牧驾着马车在山中游玩赏景,一条蜿蜒绵长又铺满石子的小路在他的眼前铺开。倾斜着往山顶延伸而去。
 
深秋时节的深山有些许薄雾。再往上看去,这山似乎比白云还高,一眼看不到山顶在哪。
 
眼前的小路正是走上那云雾缭绕处的通道。远远瞧着那里好像还有几户人家,宛如仙境般引人入胜。
 
杜牧不觉被这山间满满的红色枫树林吸引,流连在山林之中,看着看着,竟忘了自己还要驾车这回事,不觉已经到了黄昏。
 
夕阳西下,晚霞照在本就红艳的枫叶之上。枫叶流丹,层林如染。此番绝美的景象竟是比那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壮烈。
 
杜牧感慨,秋天并非只有死寂和荒凉,这般强烈的生命力就在眼前,直指心灵。让人如何能轻易忘怀!
 
 
《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写触物生感,抒发羁旅思归之情。古人离家、离乡的情况比较常见:平民要服役,士子要游学,诗人喜游览,官员常游宦,生计困难者须为生计而奔走道路,社会动乱时须为生存而颠沛流离,出使异国可能会被强迫羁留,因祸贬谪常常被放逐绝域……羁旅几乎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古代交通不便,离家离乡动辄数月,甚至数年;又因通讯不便,家书难致,所以在羁旅之中,人们常会感到孤独寂寞,常常会触物生感,触发思念故国、故乡、故友、亲人的感情。抒写羁旅的各种苦况和愁思,就是羁旅诗歌的主要内容。

古代最重要的长途交通工具是船只,羁旅之愁常产生于夜泊之时,翻开《全唐诗》、《全宋诗》,通过夜泊触动各种思绪的作品不知凡几。这首诗《夜书所见》也是写旅船夜泊时因“所见”而触动乡情与归思。

第一句写在夜泊的船上从听觉所感受到的情景。“萧萧梧叶送寒声”,这一句套用了唐代诗人权德舆《舟行夜泊》的诗句“萧萧落叶送残秋”。“萧萧”,象声词,模拟风声,荆轲《易水歌》有“风萧萧兮易水寒”,汉乐府《古歌》有“秋风萧萧愁杀人”,曹植《怨思行》有“北风行萧萧“,”王褒《九怀》有“秋风兮萧萧”,王昌龄《秋山寄王谠言》有“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萧萧都是用来形容秋风、北风、寒风。萧萧又是落叶的声音,《古诗十九首》其一十四有“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杜甫《登高》有“无边落木萧萧下”,“韦应物《秋夜二首》有“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落叶萧萧给人一种凄凉、悲戚的感觉。本诗中的萧萧是秋风与落叶混合着的声音,是一种令人生起寒意的秋声。叶绍翁把权德舆诗中的“落叶”换成“梧叶”,更有深意。梧叶落而惊秋,意味一年将暮,从而触发羁旅归思,它在提醒诗人,岁云暮矣,是该归去的时候了。

第二句承接第一句儿来。“江上秋风动客情”,“客”,旅居在外之人,这里是诗人自指。“客情”是羁旅之人的各种思绪。江上起了秋风,顿时触动了客情。“秋风”会令人想起张翰思归的著名故事。张翰有《思吴江歌》(一曰《秋风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安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晋文士传云:“张翰有清名美望,大司马齐王冏辟为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饭莼羹鲈鱼,叹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因作此歌。遂命驾还。”这个故事成为后世诗歌常用之典,唐诗如“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李白《行路难》其三),“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白居易《寄杨六侍郎》),“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牟融《山中有怀李十二》),“松江菰叶正芳繁,张翰逢秋忆故园”(赵嘏《松江》);宋诗如“张翰飘然欲鲙鲈,周南久客意何如”(张耒《福昌杂咏》其一),“何如张翰秋风起,便忆鲈鱼莼菜羹”(邓柞《新岭庵》),“西风渐劲未归去,空说张翰忆脍鱼”(叶茵《旅邸》),“吴渚莼鲈张翰去,鉴湖风月贺章归”(刘过《送刘允叔还浙东》)。叶绍翁这次在旅船上见秋风起所动之情不是别的什么情,正是“客情”,也即羁旅之情,其“客情”的内容也应与张翰相近,无非是思乡、思亲、思归之情。

前两句的关键词是“秋风”,因秋风起而“梧叶”落,因“梧叶”落而送来“寒声”,因“秋风”起而想到张翰思归,进而触动自己的客情。没有“秋风”,就没有后面的一切,这就是所谓触物兴感,所触之物即“秋风”,所兴之感即“客情”。

一旦动了“客情”,就会难以入眠,于是诗人在深夜登岸(或是透过舷窗),下意识地向有人家的方向望去,看见人家的篱笆旁闪着一盏明亮的灯。这就是第四句所写“夜深篱落一灯明”。夜已深了,篱笆边还亮着灯干什么呢?诗人虽然看不清,但根据自己在家乡的生活经验,断定那一定是几个儿童在捉蛐蛐,这就是第三句所写“知有儿童挑促织”,“知有”二字说明不是实见,而是推断,不过推断的语气很肯定。三四两句,先说推断,后说现象,属于句序的倒装。

促织,学名蟋蟀,俗名蛐蛐。《诗经·唐风·蟋蟀》说“蟋蟀在堂,岁聿其莫(暮)”,《豳风·七月》也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都是把蟋蟀作为“岁云暮矣”的物候。养蟋蟀玩蟋蟀的习俗,盛行于唐朝。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每至秋时,宫中妇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后来,发现蟋蟀好斗,又兴起斗蟋蟀之戏,宋代顾文荐《负暄杂录》记载,唐天宝年间,长安人斗蟋蟀成风,“镂象牙为笼而蓄之,以万金为资付之一喙”。宋代,此习愈盛,姜夔《齐天乐·蟋蟀》词序云:“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宋史·贾似道传》记载贾似道在襄阳被围的紧急时刻,竟然“与群妾踞地斗蟋蟀”。贾似道还专门写有咏促织之戏的诗多首。此习影响到民间,连儿童也爱促织之戏,这在张鎡与姜夔同咏蟋蟀的词中就有描写。张鎡《满庭芳·促织》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画堂试斗,亭台小,笼巧妆金。”姜夔《天天乐·咏促织》云:“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叶绍翁与他们是同一时期的诗人,叶与姜还同属江湖诗派,张、姜捉蟋蟀的的儿时记忆也当然会是叶绍翁的记忆,所以一见“夜深篱落一灯明”,就不假思索地断定:“可知儿童挑促织。”

诗的三四句所写就是诗题中的“所见”。身在旅途,此情此景,有所见必有所感。蟋蟀已在篱落,告诉他“岁云暮矣”,应该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他却仍在异乡江上飘泊,他一定感到很惆怅;儿童提灯挑促织的情景,一定会引起他对儿时温馨生活的回忆,想到现在飘泊江湖,不免引起一丝伤感;从儿童挑促织,还会让他联想到家中自己的儿女,而生思念之情……由“所见”所触动的“客情”,是多方面的,凄凉的。

这首诗最主要的特点是触物兴感、触景生情,以主要笔墨正面写所见,即所触之景物,而将所兴之感、所生之情写得闪闪烁烁,只用“客情”两字逗漏之,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味,去揣摩。感情含蓄是此诗的突出特点,读者千万不要从后两句中只读出轻松快乐,而误以为此诗的基调是轻快。

善用典故是这首诗的另一特点,用典的方式不一,第一句是对前人成句句式的套用,第二句是对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归事典的暗用,第三、四两句是对同时而较前的词人的词意的隐括。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诗词赏析

描写夏雨的古诗词

2020-6-24 20:36:41

诗词赏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

2020-7-18 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