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线。
糊里糊涂 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壮着胆子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 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 没弄明白
一字不漏 头摇来摇去
二、比一比,再组词。
堂( ) 戒( ) 厉( ) 既( )
常( ) 械( ) 历( ) 即( )
详( ) 塾( ) 涂( ) 提( )
祥( ) 熟( ) 途( ) 题( )
三、读句子,写出加粗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 )
(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
四、选字填空。
厉 历
(1)墙上的挂( )又翻过了一页。
(2)没想到,他会这么( )害。
提 题
(3)他( )出的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
(4)这篇课文的( )目是《不懂就要问》。
五、我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 戒尺 严厉 既然 详细 私塾 糊涂 提出
五、就及时查阅书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1.孙中山这样想的:糊里糊涂地背显然无用。他是这样做的:问老师背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