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g k h》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声母g k h的发音及g k h与韵母拼读的音节。会认“画”“打”两个生字。

2.能够借助拼音拼读“画画”“打鼓”两个生词。

3.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续,能够在一定语境中运用所学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欣赏儿歌所描绘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借助拼音拼读生词,读准音,认清形。

2.能够把所学内容活学活用。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边诵读情境儿歌,边出示情境图上四个小孩。(课件或挂图展示)

四个小画家,一同来作画。

小康画蝌蚪,小刚画白鸽,小航画小河。

咦,小红画的是什么?你来说一说。

2.老师领读儿歌,带领学生初步体验g k h的发音部位。

二、教学声母g

1.看插图说话引出g:图上画的是什么?(听话说话:图上画着一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

教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花环的形状像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认清形。

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花环g g g,9字弯钩g g g。

3.指导书写。

三、教学声母k

1.看插图说话:两只小蝌蚪叮在水草上。

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板书:k)

2.教学k的发音,认清字形。

3.比较g和k发音:k的发音部位与g相同,但气流弱。(提示:用薄纸放嘴边比较读g和k。)

4.教顺口溜:蝌蚪叮草k k k,一挺机枪k k k。

四、教学声母h

1.看插图说话引出h:图上画着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听话说话:小女孩坐在椅子上喝水。)

2.教学h的发音,认清形。指导书写,一笔写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

2.师引入: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给声母宝宝找朋友。(出示课件)

二、看图拼读两拼拼音

1.师:看看g k h能和哪些韵母宝宝组成朋友?同桌试着拼一拼。

2.学生练习拼读,老师评价总结g k h能和a e u组成朋友。

3.学生练读:ɡā gè gù kǎ kě kū hā hē hǔ(出示课件)

4.小组互读,全班齐读。

三、看图学习拼读三拼拼音

1.出示课件中的配图儿歌《花青蛙》,老师领读儿歌。

花青蛙,叫呱呱,西瓜地里看西瓜。

西瓜夸青蛙背背花,青蛙夸西瓜长得大。

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ɡuā)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ɡuā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ā三个字母组成的。师:u原来我们称它为什么?(单韵母)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什么?(生齐答:介母。)

3.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

三拼音节怎么拼呢?(出示图片)讲解三拼音节发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续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4.教学三拼音节huà。(出示课件)

四、看图拼音节,学生字

1.老师出示课件“小熊画画”“小老虎打鼓”图。

2.师: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鼓励学生自由说话)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画画、打鼓。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拼一拼。

4.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鼓励学生自由说话)

5.指导识记生字“画”“打”。

五、拼读儿歌

1.课件出示儿歌《说话》: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请学生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学生自由举手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4.看图拼音节,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别的动植物是怎么“说话”的。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1.从图入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材中有许多意境优美的情景图,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得细致,发言也非常积极。 2.在拼音活动中体会汉字的趣味性。在拼音教学中,涉及了许多活动,有学习儿歌、拼读音节等。在学习拼音的活动中,可以指导学生将学习拼音与自己的身边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体会学习汉字的趣味性。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