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与河流》磨课教学反思

初探——心底有道天地宽

了解单元主题和内容之后,再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在初稿中想体现文体意识,针对《池子与河流》的诗歌文体,一稿的设计思路为:读出节奏、读出音韵、读出哲理。在第一次的组内研讨时,凌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篇音译过来的寓言诗,尽管部分语句有押韵,但是与我们的语言习惯有差别,所以按照我们以往执教古诗或是现代诗的方法执教外国文学的诗歌不太合适。一语惊醒,我决定重新设计,本组单元选文形式丰富,精选了古今中外的四则寓言故事,但体裁特点各不相同,体裁不同,指导学生“读”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又查阅了很多关于《池子与河流》的备课资料,当不同的观点同时袭来时,我告诉自己:先静下来,再读文本,细读文本。如此,人静而后安,安而能生慧,慧而能后悟,唯有反复品读文本,才有自己的思路,复制他人是没有自我的,至此,思路渐渐明朗。

 
摸索——疑有瑕疵再推敲

再次细读第二单元的四则寓言,我注意到《池子与河流》课题旁的星号,提醒自己不要忽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编排了一些略读课文,这些略读课文不仅是精读到略读的过渡,还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演练场。在几次修改后的设计中,我针对略读课文“略”这一特点,从导读提示入手——“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明确阅读任务,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指明道路。大致的学习流程是这样设计的:先对本单元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回顾,再引导学生把学过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上来,在迁移运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由于《池子与河流》这首寓言诗以对话为主,我又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比较池子和河流的不同,在对比中读懂故事内容,再理解寓意。在联系生活的情境问题“我想对他说”环节中,或许是受大众约定俗成从正向或反向的角度去看一件事的影响,或许是担心自己的回答不符合正能量思维,通过学情反馈,我发现孩子们的答案几乎一边倒,都在指责池子,对池子说的话基本类似:池子,你太贪图安逸,所以最后消亡了。由此可见,对于诗歌最后一节揭示的道理:“才能不利用就要消亡,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孩子们由于没有思辨性的认识,也就没有完全理解。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孩子的思辨性思维成了我新的思考,要让孩子从多个角度去看到问题,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针对核心问题“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我设计了“小小辩论赛”环节,旨在让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终于有孩子提出“池子是有才能的,它的怀抱里盛开过美丽的荷花,只是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的观点,真理越辨越明,孩子们逐渐明晰寓言诗揭示的道理:生活中的我们都是有才能的,不能被懒惰支配,要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还要为社会多做贡献。看来读通读顺是学好寓言的第一步,而读懂寓意才是学习寓言的核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只有两面性,学会思考、学会思辨、还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

备课——立学以读书为本

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人从中总结出一个读书的套路“知人论世”,其实,知人论世的道理不仅可以用来欣赏中国诗歌,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品读外国作品。非常时期,书店没有开门,我从阅读软件上找到了《池子与河流》的作者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于是我决定读一读,走近作家,走进他的作品,阅读完203篇寓言,我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他笔下的寓言特点有了深入的理解,也帮助我更好地走进了文本深处。我将作者生平进行了梳理:儿童时期,除了读书,学会了拉小提琴;青年时期写剧本,办杂志;人到中年,开始学写寓言;即使年过半百依然坚持学习英文,坚持写作,他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永不停歇。至此,联系作者的一生,孩子们把获得的道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再次进入问题情境“我想对他说”环节时,孩子们有话可说了,不空洞,不夸大,从言到意,再从意到言,我看到的是他们的精神内核在成长,语言能力也在成长。

随着教学时间的调整,从接受任务时的一课时调整为两课时,我针对略读课文的特点,又选了一篇克雷洛夫写的寓言《狗与马》与课文进行组合阅读,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以一篇带多篇。在拓展环节,我没有沿袭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小小播音员”、“小小演播厅”等趣味朗读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义,播音员朗读要求字音正确、语句流畅、体态自然大方,在此基础上,给寓言诗中的狗与马选择表情包再朗读,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有声的语言来表达,读得入情入境,也就说明他们理解了寓言诗。接着将两首寓言诗进行了对比阅读,感受克雷洛夫寓言诗的特点,还激发了学生创作寓言诗的兴趣,让学习往更深处前行。至此,这篇寓言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组合,学习方法的迁移,思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反思

《鹿角和鹿腿》教学反思

2020-5-6 9:09:23

教学反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元日》教学反思

2020-5-6 10: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