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用精炼、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学习,能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我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这节课我实践落实我们工作坊“组块训练”的模式,主要设计了四个小板块。

板块一(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板块二(在语境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板块三(能用越来越__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物的变化)

板块四(学习“黑”“垂”两个生字。)

我们的“组块训练”模式认真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教师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做到堂堂有收获,天天有进步。而落实这一理念的最重要一环就是找“点”,找每节课的训练点,这个点有多有少,有难有易。简单易懂,不教就会的舍弃掉。经常训练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的舍弃掉。留下的就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讲解训练的点。把握好这个原则之后,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四个教学目标。

因为本课结构层次清晰,加之下雨的过程学生都有经历,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按时间排序的一个点。其二部编版教材最大的优点就是教学目标极为明确,在每个年段每个学期学生听说读写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同上楼的台阶一样已经搭建好了,做教师的只要引导学生朝着目标前进就可以了,而且螺旋上升,环环相扣。其中找动词并体会动词的用法就是贯穿二下的一个重点,相关课文的课后题都会加以训练,所以板块二我就抓住这个重点进行设计,特别是“垂”字的用法,学生很难理解我就通过图片展示、动作演示等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巧妙。板块三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训练点,既落实课后第一题的要求让学生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又落实了越来越__词语的运用,将说和练结合起来。板块四是写字训练。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无论在哪个年段,课堂上都必须有至少十分钟的写字训练,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我将“黑”“垂”这两个一类字作为了本节课写字训练的重点,因为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就是笔顺容易错误,所以笔顺演示也是这个板块的重难点。

这节课是我加入工作坊后首次尝试“组块训练”的公开课,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课下是不知道多少个四十分钟的精心准备和修改,比如:课前背诵的古诗词细心的老师就会发现全部是和雨有关的。幻灯片上所有字体都是楷体字也是因为学生学习的字体就是楷体字。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改了又改,变了又变的。但还是感觉缺憾不少,课堂效果和自己的想象差距不小。1、时间调配还是未能把握好,本来用越来越__找出景物变化之后,还要让学生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串起来说一说,这样学生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下雨过程,结果时间太紧就舍弃掉了。2、排序训练没有充分备学生,未料到学生如此缺乏生活经验,在这个环节耽误时间也太多。3、我班孩子一开始不爱回答问题,为了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我也是想了好多办法,后来在课堂上只要他们愿意说我尽量不压制孩子的天性,我发现有时候他们的发言也会给我提示。但现在发现他们过于活跃,一旦有人听课就想极力表现,经常忘记举手就抢答,搞得我肢体语言太多,一个劲在提醒他们举手回答。但我又自我安慰,状况百出才会惊喜不断,孩子的天性是活波好动,做教师的要尊重天性,不可过于湮灭,因为只有这种没有提前演练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展示的才是孩子们的真实水平,也展示的是我自己的真实水平,正因为真实才会有很多的意料之外发生,才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严重不足之处,我从内心深处感谢工作坊成员和同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我找到不足,促我不断改进。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2020-4-27 20:12:25

教学反思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2020-4-28 10: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