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考一轮复习:高考古诗鉴赏之常见意象及寓意分类汇编

一、送别类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
❶杨柳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于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❷长亭 古代路旁建有亭子,以供行旅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之用。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❸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诗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❹酒 酒除了能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不胜枚举,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超然客公众号
❺芳草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比喻离恨。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畔草”起兴,表达妇人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二、思乡类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❶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❷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❸双鲤 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词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代赵令畤《蝶恋花》词中的“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等。
❹捣衣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情境,不仅令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等。
三、愁苦类
(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
❶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❷芭蕉 芭蕉在诗词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如李清照《添字丑奴儿》中的“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❸流水 流水在我国古代诗词里经常和绵绵的愁思联系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❹猿啼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中的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❺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日夜苦啼,以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感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李白《蜀道难》中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❻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如元稹《送卢戡》:“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超然客公众号
❼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满腔的离愁别绪和对旅途艰险的联想。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中的鹧鸪就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鸟。
❽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墓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它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❾黄昏、夕照 黄昏、夕照代表的是感伤的心情意绪,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黄昏的伤感往往还表现在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感伤场面中,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了作者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如秦观《浣溪沙》中的“无边丝雨细如愁”,细雨绵绵,愁也弥漫。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四、抒怀类
(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
❶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❷梅花 在文学作品中,梅花有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文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❸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进而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❹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郑板桥有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❺冰雪、草木 古诗词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五、爱情类
(用以表达恋爱、相思之情)
❶红豆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表达相思之情。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❷莲 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❸燕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中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如刘禹锡《乌衣巷》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超然客公众号
六、战争类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❶投笔 《后汉书》记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在边疆为国立功,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词《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❷长城 《南史》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臣,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这句话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戍守边境的将领。如陆游诗《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❸楼兰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❹柳营 柳营指军营。《史记》记载:抗匈奴的主将为周亚夫,他的细柳营军纪严明,连汉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后,方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认为他治军有方。后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王维《观猎》中的“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❺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终军说:“请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如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的“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❻羌笛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七、闲适类
(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❶五柳 五柳的出处为陶渊明文《五柳先生传》,文章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如的隐者。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❷东篱 古代诗歌中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❸三径 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❹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❺黄莺 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如杜牧《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春景。
1.【长城】 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2.【楼兰】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渔阳】 古代郡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因此处边陲,常陈重兵把守,后世遂用以指称边境征戍之地。
4.【碧血】 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5.【辞第】 典故名,典出《史记》卷 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辞去君王赏赐的宅第。表现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将风度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思想。后又以“辞第”比喻为国忘家的爱国精神。唐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6.【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比喻杀敌报国。宋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7.【柳营】 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唐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超然客公众号
8.【投笔】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9.【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10. 【梅花】 梅花代表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香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11. 【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12. 【竹】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竹蕴含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
13. 【柳岸】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惯,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4. 【南浦】 指在水边送别。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代指送别地。宋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15. 【折柳】 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6. 【劳歌】 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7. 【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8.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代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19. 【芭蕉】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20. 【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成了隐者的代称。超然客公众号
21. 【三径】 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22. 【东篱】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23. 【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24. 【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5. 【蝉寒蝉 古人以为蝉栖于高枝,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高洁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如:“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
26. 【蟋蟀】 又名促织,表示惆怅。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27. 【梦蝶】 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唐李商隐《无题》:“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8. 【青鸟】 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唐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9. 【桑榆】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30. 【黍离】 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31. 【商女】 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超然客公众号
32. 【折腰】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3. 【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苍狗。
34. 【献芹】 也说“芹献”。《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35. 【鸡黍】 《论语》记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了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36. 【还珠】 古时合浦地产珍珠,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37. 【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憎恶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38. 【鸿鹄】 《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宋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39. 【冰心冰雪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②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
40. 【古乐曲】 ①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②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③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靡靡之音。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④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主。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⑤行路难——古曲,多言世路艰辛及离别伤悲之情。唐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41. 【化碧】 《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如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42. 【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唐刘禹锡《送李中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43. 【杜康】 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4. 【汗青】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5. 【红豆】 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6. 【画眉】 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47. 【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48. 【双鲤】 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双鱼”同义。
49. 【哀鸿】 比喻悲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50.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诗意情怀。
51. 【青衿】 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因此用它指读书人。唐杜甫《折槛行》:“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也可作为贤士的代称。
52. 【陶朱】 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用陶朱公或陶朱来代指富商。
53. 【莼鲈之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胥书·张翰传》:“翰因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便归。”后来的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张翰字季鹰,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云:“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54. 【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奉祠养亲》:“下马入门怀橘拜,身今却在白云边。”超然客公众号
55.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词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56. 【捣衣】 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赞(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