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顺着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连续观察。
课文《蟋蟀的住宅》节选自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赞美之情,通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
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第2-6自然段);二是介绍蟋蟀如何修建住宅(第7、8、9自然段)。
课文语言准确,表达生动,通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蟋蟀当成人来写,把蟋蟀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把蟋蟀的的洞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样的写法,既准确清楚地介绍了相关知识,又表达出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课学习内容,主要涵盖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两大学习任务群。课后阅读推荐,则进一步引向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
学习目标
1.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4个字。
2.能够在任务情境中提取和梳理信息,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用自己的话介绍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理解作者称蟋蟀的住宅为“伟大工程”的原因。
3.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蟋蟀的住宅。
(1)见过蟋蟀吗?出示蟋蟀图片,说说对蟋蟀的了解。
(2)蟋蟀的“住宅”,其实是蟋蟀的洞穴。作者把洞穴称之为住宅,这是把蟋蟀当成了人来写。(相机板书“住宅”“洞穴”,指导写好“宅”“穴”)
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住宅 住址 隐蔽 毫不 慎重 优良
挖掘 搜索 倾斜 骤雨 布置 抛出
3.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蟋蟀的住宅的。
交流,反馈,根据课文内的介绍,可以确定展板的栏目:
(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2)蟋蟀如何修建住宅。
◎研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体会蟋蟀住宅选址的特点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并交流:
(1)什么叫“随遇而安”?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哪里?
(2)蟋蟀选择住址的标准是什么呢?
2.了解蟋蟀住宅的构造特点
出示三位同学画的蟋蟀住宅示意图,哪一幅画得正确?从课文中找出依据说一说。
指名评说,要点如下:
(1)朝着阳光的堤岸;
(2)一条倾斜的隧道……
(3)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
(3)出口处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4)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3.默读课文,圈出文中关键词,体会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
外部特点——向阳、倾斜、隐蔽、弯曲、狭长、平坦
内部特点——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4.借助关键词,为蟋蟀代言,用自己的话介绍蟋蟀的住宅。
◎研读课文,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1.出示课文中的语句: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引发疑问:蟋蟀的住宅真的可以称得上伟大工程吗?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出来的呢?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相关段落,提取信息在学习单上填一填。
2.重点引导品读课文第7自然段,梳理蟋蟀修建住宅的施工流程图:
出示图片,看一看蟋蟀修建住宅的“工具”
通过梳理施工流程图,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蟋蟀?(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3.再读读课文第8、9自然段,说说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蟋蟀?(认真、执着、坚持不懈、精益求精……)
4.小结:蟋蟀的住宅称得上“伟大的工程”吗?借助梳理的表格,说一说。
结课:作者是如何持续细致地观察蟋蟀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课堂练习,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当堂反馈
住宅 临时 慎重 选择 住址
洞穴 大厅 卧室 立即 比较
◎探究发现,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1.法布尔为什么能够把蟋蟀的住宅介绍得如此清楚呢?源于他对蟋蟀持续细致的观察。那么,法布尔是如何持续细致地观察的呢?
2.出示文中典型语句,引导体会法布尔的观察方法,感受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品质。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九寸深”“一指宽”,可见法布尔观察时借助工具进行了测量;“最多”一词,更可见法布尔进行了很多次的测量、反复的测量,才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3.再读读课文其他部分,说说文字的背后,你仿佛看见法布尔在怎样观察?交流中引导体会法布尔观察的认真细致、坚持不懈。
◎关注表达,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1.出示并朗读《昆虫记》中的一段话:
哦,我的蟋蟀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设疑: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感受到法布尔对蟋蟀的“无限兴趣”和“无比热爱”呢?
2.引导学生找读、体会文中运用拟人化写法的语句,体会作者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1)出示范例,比较体会: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鸣叫。
把“鸣叫”说成“弹琴”,把蟋蟀想象成音乐家,法布尔是多么喜爱蟋蟀呀!(2)学生从文中找出更多把蟋蟀当成人来写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²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²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²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²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这些拟人化的语句,不仅使语言表达生动有趣,更饱含着法布尔对蟋蟀、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3.比较课后习题英国麦加文《昆虫》中的片段,想想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呢?
交流,反馈:
课文把蟋蟀当成人来写,采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饱含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课后习题中的语言准确、简洁,是说明性的语言,不带作者的感情。
◎拓展阅读,比较不同的写作形式
1.阅读“阅读链接”,看看维·比安基的《燕子窝》,在写法上和课文《蟋蟀的住宅》又有什么异同呢?
预设要点:
相同之处:都对动物进行了持续细致的观察,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语言都生动有趣,都流露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不同之处:《燕子窝》是以观察日记的形式来写的。《蟋蟀的住宅》则是将持续的观察记录整理成了一篇文章。
2.再进一步比较《燕子窝》与《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发现观察记录表与观察日记的不同之处。
交流,明确:观察记录是写好观察日记的基础。
观察记录内容简洁,可以通过图文结合、表格等方式,记录观察所得。
观察日记则采用日记的形式,详细写出了观察所得,还可以写自己观察的感受和体会。
推荐阅读《森林报》和《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