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设计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八下演讲“活动·探究”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从目前知网已收录的案例来看,其教学往往是设问环环相扣,分析面面俱到,多体现出传统单篇教学“篇篇精析,课课细讲”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考虑到“活动·探究”单元的独特性,从单元的角度审视单篇教学,还可以有更多的教学尝试。
一、了解“活动·探究”单元的独特性
“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为轴心(设计单元任务单),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收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1] 简而言之,“任务”和“实践”是“活动·探究”单元最重要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开展各种与生活实践密切关联的活动。
以八下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提供的是以演讲词为中心的一条任务驱动路径,即“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这一任务路径的起点是演讲词的学习,终点是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演讲比赛,这就意味着在“活动·探究”单元视角下的文本教学应与传统单篇教学有明显不同,其目的最终指向的不是文本理解,而是能力运用。因此在备课之初,教师应该结合单元特性作如下思考:作为任务路径链条的起点,这几篇文本应该教什么?具体到每一篇,应当承担什么样的作用?作为实践活动的基础,为了完成真实情境下的撰写演讲稿和举行演讲比赛,这几篇文本可以给予什么样的支架和帮助?
二、明确不同单篇的角色与作用
同是单篇教学,“活动·探究”单元视角下的单篇教学和传统单篇教学有什么不同呢?区别在于,倡导单元整体教学时的单篇教学,单篇要放置在单元的背景下看待,教学时要注意关联单元内容,关联单元人文主题和核心素养,甚至还要关联单篇与单篇之间的关系;而传统的单篇教学可能较多地关注单篇本身。[2]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具体化,从单元的视角把握文本共性和特性,遴选教学内容,从而避免对单篇进行面面俱到的教学。
《教师教学用书》在演讲“活动·探究”单元的“任务解读”部分也提到“要明确各篇课文在单元中的角色与作用,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因此,教师备课时应对该单元每一篇文本进行体会、分析和鉴赏,在把握演讲词整体特点的前提下,达成对单篇特性的深度认知。比如,《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兴演讲,整篇演讲词激情澎湃,喷薄而出,学习时可重点感受作者强烈的情感及其口语表达的特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都是庄重场合下的正式演讲,格局宏大,立意高远,知识性、逻辑性较强,教学时应以梳理内容、把握思路为主。《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举例很多,坦诚而幽默,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集中关注演讲者是如何分析问题并给出建议的。(见表 1)

八下《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设计

这个环节,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够从每一篇文本的学习内容中筛选出最关键、最适合学生学习的部分,明确轻重缓急,组合单元目标,保证学生的学习既关注单元整体,又关注篇章个性,兼顾效率和针对性。
三、着力挖掘单篇的实用价值
在指导学生撰写演讲稿和作现场演讲时,可将四篇演讲词作为参考范例,发现每个文本独特的角度和价值,提炼出写作演讲稿的常见技法和现场演讲的实用技巧。围绕这一功能特点,可将《最后一次讲演》的学习侧重点定位在抒情技巧上,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的学习侧重点放在层层推进的结构上,将《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教学侧重点定位在如何讲故事、说道理上。(见下表 2)

八下《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设计

接下来以《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为例作简要说明。这篇演讲词的听众是北大学子,为了打动这群有思想的年轻人,王选院士采用了如下章法和策略。
(一)叙事的章法
这篇演讲稿举例颇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演讲,的确可以起到吸引观众注意力,启发观众思考的效果。下面是王选院士在选文中所讲的故事:
①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五代共出 25 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事例。(第 3 段)
②自己 26 岁、38 岁在创造高峰时不被重视;在 55 岁以后没什么创造了反而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被视为权威。(第 4、5 段)
③王安 30 岁创业;英特尔的创业者最年轻的31 岁,另外两人也不到 40 岁;苹果公司开创者只有 22 岁;比尔·盖茨创微软时 19 岁;雅虎创业者不到 30 岁。(第 6 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例子中,王选院士清楚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代际传承,细数了每一位科学家的研究方向、科研成就。这是从正面出发,说明了扶植年轻人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绩,也是一种历史规律。这个故事很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性的特点。
第二个例子中,王选院士讲述了自己成名前后的人生经历。处在创造高峰的年轻人不被承认,淡出科研舞台的年长者开始享有盛誉,这是从反面举例说明了不重视年轻人的荒谬之处。这个故事来源于演讲者的自身经历,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第三个例子中,讲述了一组青年人挑大梁、出成绩的事迹,每一个例证都落实到准确的人名、年龄和具体的事件。没有似是而非的举例,也没有大而无当的引用,例证简洁、准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王选院士故事讲得很有章法:作为一名权威专家,讲典型案例如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故事如数家珍;作为一名长者,向学生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时娓娓道来,不厌其详;作为企业领导者,他熟悉商业动向,讲起王安、苹果公司开创者等其他企业家,每一个例证都准确而简洁,没有多余的渲染,点到为止;可见其讲故事既典型又真实,轻重有别,详略得宜,容易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还有一个易忽略的技巧,那就是运用数字。通观三组案例,触目所见的是“25”“30”“22”“19”等具体数据,演讲过程中精确的数字更容易引起听众的注意,给听众更加直资料·参考 乔晓霞72 2024.3 ·初中观的感受。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创业者年龄的数字,和台下北大学生年龄相仿,能够瞬间点亮听众的情绪,引起共鸣,增强演讲的现场感和针对性。这种张弛有度、既全面又有亮点的叙事章法,值得学生在后面的写作和实践任务中借鉴。
(二)说理的策略
同样的道理,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深度,其演讲的现场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方面王选院士也给出了很好的示范。
1. 观点集中且有针对性。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题为《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行文中是一次阐述一个抉择(观点),集中火力,直击中心。课文节选的是第六个抉择的部分——大力扶植年轻人。文中所有的故事或正或反、或详或略,都是围绕这一个观点展开,绝不旁逸斜出;并且这个观点针对青年人的未来,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和听众身份(北大学生)密切相关,容易引发听众的关注,也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2. 态度诚恳且有亲和力。
王选,2001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被誉为“当代毕昇”。这样一个有着巨大荣誉的学者,面对青年学子,却通过大量的自我嘲讽主动“降格”,比如主动将自己比作下午四五点钟将要落山的太阳,把自己上电视接受采访和宣传的行为称作“卖狗皮膏药”,坦诚“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并感谢知情群众“对我也比较谅解”,这种诚恳谦逊的态度拉近了作为权威的王选院士与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听众之间的距离,并增添了幽默的效果。
3. 内涵深厚且有趣味性。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标注有个特别之处,即“掌声”伴随着“笑声”,这也是王选院士演讲的独特之处:幽默与智慧并存,有趣与深度兼具。例如“当我 26 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却说我是权威”,直击科学发展的顽疾和乱象:处于科研尖端却不被重视,淡出科研领域却享有盛誉。王选院士作为受害者和受益者,既不严词控诉,也不窃窃自喜,而是冷静地指出其中的荒谬,既有力论证了大力扶持年轻人的重要性,还使演讲呈现出一种智慧的幽默。幽默的风格是易被学生捕捉和接受的,但知识和艺术价值才是支撑起整场演讲的骨骼,研读这篇演讲词若止步于表层的幽默,那教学价值便会大打折扣。[3] 这种既有针对性又不失亲和力、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说理策略,为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口语表达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八下《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设计

就这篇演讲词而言,所谓实用价值的挖掘,其实是引导学生从“对文本内容的学习”转向“为什么这样讲故事”“为什么这样讲道理”的深度思考,学生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催生理性自觉,形成了“讲好故事”“讲好道理”的标准,利于后面实践活动中学生自评与互评,也利于达成“教—学—评”一致性,从而体现本单元教学活动化、过程化的特点。
总之,“活动·探究”单元视角下的单篇教学,应依据教材和学情重新厘定、校准教学重点,评估文本的单元共性和文本特性,既着眼单元高度,又立足单篇特性,充分挖掘其实用价值并形成评价标准,为写作表达、实践活动的达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本华 . 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阅读教学体系——谈统编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J]. 课程·教材·教法,2017(10):35-42.
[2]何郁 . 以学科大概念统整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教学[J]. 语文建设,2023(05):4-8.
[3]张宇航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幽默效果探微[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10):21-23.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2023.3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设计

低段古诗如何“读”——以竹平老师二下《绝句》教学为例

2024-5-7 11:26:45

教学设计

高一下《与妻书》课堂实录

2024-5-9 6:28:4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