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散文家。为人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但《核舟记》并没有收录在《茅檐集》内,后被清代张潮编辑《虞初新志》时收录。
“核舟”,是一种微雕工艺品,用核桃雕刻成的舟。也是本文的说明对象,也隐含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小、巧。“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写景、状物。本文以《核舟记》为题,简明地点出了文章的文体和主要内容。
文中所记载的核舟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清代笔记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明,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1994年,在宁波镇海发现了一枚桃核舟,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的“明”字标志,“明”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经专家鉴定,此枚核舟为王叔远晚年作品。
本文是事物说明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对核舟“大苏泛赤壁”的细致描述,说明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①尝贻余核舟一。(数词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盖简修狭桃核者为之”)
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介词“于”,完整句子应为:“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本文在说明核舟时,采取了总分结合、依次介绍、逐一描述的写法,有条不紊,给人以深刻、清晰的印象。三个部分先合后分、分而后合,以“嘻,技亦灵怪矣哉”收束全文,与开头的“奇巧人”相互照应。
《核舟记》对人物动作、情态的描绘逼真生动,得益于词语选用精当。如描绘船头三人,
用“执”“抚”“指”“现”“侧”“袒”“露”“矫”“视”“卧”“诎”“竖”“倚”等动词,描绘船尾舟子用“仰”“倚”“攀”“执”“抚”等动词,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使得人物形象活泼生动,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