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诸之风》

    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袁枚撰写的诗话专著《随园诗话》。《随园诗话》,二十六卷,篇什浩繁,内容芜杂,很多是记载文坛应酬、生活琐事、琐细考证等方面的内容,少有学术性。有价值的部分是表达作者文学见解的文字。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十二岁中秀才,乾隆四年(1739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官先后任漂水、江浦、沐阳、江宁知县。辞官后,卜筑江宁(今南京)小仓山之随园,广交名流,著述以终。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间三大诗人。有《小仓山房集》《子不语》,论诗专著《随园诗话》《续诗品》等。

    惧内问题实属细事,有人问及,袁枚却能举出春秋的专诸、五代的朱温,以及王、谢等人惧内的事实,应对得有根有据,妙趣横生。特别是专诸一例,生动典型,虽不一定是滥觞,但经袁枚这一描述张扬,“专诸之风”可以成为怕老要的代名词了。中宗当政时,他和御史大夫裴谈可谓同病相怜,都怕老婆,甚至被时人编成顺口溜,传为笑谈。此事也见于《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九。贵为人君的唐中宗李显被编入歌谣遭受这种奚落,足见唐代惧内风气的流行和普遍。

原文

        人问惧内之说①,始自何时?余戏云:“始于专诸②。《越绝书》称专诸与人斗③,有万夫莫当之气,闻妻一呼,即还。岂非惧内之滥觞(shāng)乎④?五代时,朱温虽凶暴⑤,亦有专诸之风。其他文学之士,如王、谢两公⑥,张稷、李阳诸典故⑦,固无论矣。”人又问,惧内可见于诗歌否?余只记唐中宗宠韦后,优人因裴谈⑧与宴,知君臣同病,唱《回波词》曰:“回波尔似栲栳(kǎo lǎo)⑨,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如李老。”后喜,以束帛赐之。

注释

    ①惧内:怕老婆。

    ②专诸:又作鱄设诸,春秋时代吴国堂邑(今江苏省六合西北)人。曾为吴公子光(即阖闾)刺杀吴王僚,后世称他勇士。

    ③《越绝书》:一称《越绝记》,书名。记吴、越二国史地及伍子胥、子贡、范蠡、文种,计倪等人的活动。

    ④溢觞:发端,起源。

    ⑤朱温:五代时后梁建立者,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人。黄巢起义时成为割剧势力;曾建立在军士脸上刺字的制度,为人凶暴残忍;天诂四年(公元907年)代唐称帝。

    ⑥王、谢:王,指东晋名相王导,极其惧怕老婆曹氏;谢,指东晋名相谢安,很惧怕老婆刘琳(名士刘惔的妹妹),一生未曾纳妾。相关故事关注“文言文阅读”公众号后期更新。

    ⑦张稷:字公乔,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拥立梁武帝,封江安县侯,官至都官尚书、尚书左仆射,青冀二州刺史。州人与北魏暗通,发动叛乱而杀稷。传见《梁书》卷十六、《南史》卷三十一。故事疑与惧内皇帝南齐东昏侯萧宝卷有关,不可考。李阳:字景祖,高平人。性好游侠,武帝时为幽州刺史。故事见《晋书·王衍传》及《世说新语·规箴》。

    ⑧唐中宗:李显(656-710年),又名李哲。显庆元年11月生于长安。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公元683年高宗病死后他继位,前后两次当政,公元683-684年和公元705-710年在位,共计6年。韦后:(?-710)唐中宗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中宗复位后,她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援用其从兄韦温等掌握大权。纵容女儿安乐公主卖官鬻狱,又大肆建筑寺院道观,奴役人民。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毒死中宗,立重茂为帝(殇帝),临朝称制。不久李隆基(玄宗)发动宫廷政变,拥其父相王旦称帝,她被杀死于宫中。裴谈:祖居解县洗马川(今山西水济)。历任怀州刺史、御史大夫、人理卿、刑部尚书等职。景龙四年(710)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贬蒲州刺史、滑州刺史。为酷吏,人所不齿。好佛法,以惧内著称。

    ⑨栲栳:用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此用以起兴、入韵。

译文

    有人问惧内的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开玩笑地说:“从专诸那时就开始课。《越绝书》记载专诸与人搏斗,有万夫不敌的气概,可是听到妻子一喊他,就赶快回去了。这难道不是惧内的起源吗?五代时的朱温虽然凶狠残暴,但是也有专诸那样的作风。其他文人墨客像王导、谢安两先生,张稷,李阳各人的故事,就更不用说了。有人又问我:“惧内之风在诗歌中可有体现?” 我只记得唐中宗宠爱韦后,唱戏的因为看到裴谈也在宴席中,知道这君臣二人患有同种毛病,便唱起了《回波词》:“你像柳条筐一样收起笑容,怕老婆也很好。宫外只有裴谈惧内,在宫里则是李皇帝。”韦后听后十分高兴,赏给了唱戏的一束丝帛。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