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没想到一句“忌,你太美!”把课堂推向了高潮。特别说明,我们没有恶意玩梗,这翻译纯属巧合。
我发现,不管多难的文本,集中学习一段时间,稍有基础的学生语感都会越来越强。
我用两个课时讲完这一课,对基础很差的学生来说,进度还是快了点,他们在课堂上需要很多时间理解,记忆,练习,这样一节课下来才能掌握几个字词的意思。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开口,大胆疏通文意。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君美甚”这个倒装句,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演绎课文——邹忌问他的妻子,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美?邹忌的妻子说:“忌,你太美!”“君美甚”状语后置,即“君甚美”,翻译过来就是“你太美”,加上对“邹忌”的亲密称呼,就成了“忌,你太美!”
听到这句话大家就秒懂了,紧接着哄堂大笑。玩笑之余,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很正经地翻译完第一段。
为了巩固翻译,我让学生俩人一组,用自己的话演绎第一段的情节。因为有梗,所以学生都很愿意站起来分享。第一段的“三问答”就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除了“三问答”,还有“三类比”,“三赏赐”和“三变化”,现在想想,讲解完翻译后,应该让学生仿照第一段的“三问答”,自己制作“三类比”,“三赏赐”和“三变化”的思维导图,而不是在课件上呈现出来,让学生补充完整。因为前者更能体现学生举一反三的水平。小测反馈的结果不错,很多同学满分,但“闻”的翻译还是有学生写成“听到”,正确是“使……听到”。考前读过,答过,一到考试就错得离谱,真是不可思议。
课后我布置了一个创意作业:用现代汉语扩写这个故事,不用逐句翻译,注意详略得当,添加细节描写。我理想的文言文教学是教文学,文言,文化,但我们学情不理想,为了保证学生在考试中能拿到分数,我的重点放在了“文言”上,文学和文化渗透得不多。但我还是向往理想的文言文课堂,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