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外国小说的学习对学生知识的增长、人物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变色龙》为例,分析其在教材中的综合作用,并希望学生在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图片

一、教材的地位分析

《变色龙》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品,自1961年入选新编十年制初中语文教材至今,先后被选入人教版、沪教版、鲁教版等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当前最新的统编本教材也保留《变色龙》一文的选编,且都作为精读课文来教学。

在统编本语文教材中,《变色龙》被编排在九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由单元导语得知,该单元强调“人物形象”、“自己的看法”、“社会意义”以及“小说风格”,要求学生透过人物形象看社会生活,对小说的内容与主题做出“个性化解读”,并了解小说的多种风格。《变色龙》作为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有着鲜明的讽刺特征,前承鲁迅的现代小说《孔乙己》,后接散文化小说《溜索》、古典章回体小说风格的《蒲柳人家》,四篇小说各有独树一帜的风格特色和语言特点。所以说,《变色龙》在该单元,整册教材,甚至是初中学段中,都以其独特的讽刺艺术起着无可替代的教学作用。而且许多语文名师,诸如于漪、胡明道、宁鸿彬、王君等都先后在公开展示课上教授过《变色龙》。可见,《变色龙》更有其独到的阅读与教学价值。

二、教材的结构分析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采用事情先后发展顺序的线状结构。通过描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小狗咬人事件,描绘了一个见风使舵,虚伪多变,趋炎附势,狡猾势利,欺上媚下的警察形象。在行文结构上,文章多次使用转折过渡,且每一处转折都处理得非常自然。可进行如下划分:

段1,环境描写,“一片沉静”,“无精打采”暗示了环境的萧条、落败。

段2~5,通过人的突兀喊叫和狗的叫声,引出案发场景。

段6~8,是奥楚蔑洛夫对案件的首次态度,表现得道貌岸然。

段9~13,当听到“这条狗是日加洛夫将军家的!”奥楚蔑洛夫的态度陡转。

段14~17,随行警官说狗不是将军家的,又开始正义凛然。

段18~20,当得知有人在将军家见过这条狗时,他又开始心虚了。

段21~23,厨师确认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又扬言要弄死这条小狗。

段24~28,当得知这是将军的哥哥家的狗时,他立马开始拍马屁,打探消息,脸上挂起动情的笑容。

段29,转脸就对着被咬伤的市民,说了句“我早晚要收拾你!”。

《变色龙》采用的是俯视角叙述,故事在集市广场展开。紧接着奥楚蔑洛夫走向广场,叙述者向我们展现了广场上的“无精打采”,随后突然出现了人的说话声音,打破了这沉闷死寂的时刻,各色人物依次入场。故事就在核心功能(是由那几个说这条咬了人的狗究竟是谁家的人们充当的)与催化功能(即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之间的相互补充中展开。小说由第三人称展开叙述,摆脱了前人“全知全能”的叙述模式,以旁观者的身份,极快的变换叙述视角,用大量直接引语来铺展情节。以现场的线性时间行进的叙事方式,使作品在有限的文字内呈现了更多的信息量,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三、教材的语言风格分析

一起案件,六次中断话语表达。对狗主人的反复猜议,引发奥楚蔑洛夫反复的自我否定,短时间内五次“变色”,不停的用言语为自己的裁断做出看似精妙实则荒唐的解说。

以下是奥楚蔑洛夫的一些个性化的截断话语表达:

 

“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

“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根蠢手指头摆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哎呀,天!他是惦记着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从这六次鲜明的截断话语权表达中,奥楚蔑洛夫的奴颜婢膝,奴才媚态,自相矛盾,不知廉耻的鲜明形象也一次又一次的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契诃夫认为:“简练是才能的姊妹。”而他也正是用这简洁又鲜明的对话式描写,来生动鲜活的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这一经典形象,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奥楚蔑洛夫身上体现的不合逻辑的荒谬感。

四、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分析

(一)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在主角奥楚蔑洛夫上,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去描写其语言,动作,肖像,在狗咬人事件中更是向我们呈现了变化无常的六幅嘴脸。由此,可以从文章标题出发,梳理出文本中每次变化的内容,如人物的语言逻辑和心理活动。随后明确其中不变的内容,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其次是分析文中的小狗,军大衣等物象细节的作用,并将其与主题思想相关联。

图片

其次是对于围观人物的刻画,小说中对于社会环境的描写,起到了强有力的烘托渲染作用。如,“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群众们“冷眼”观看甚至肆意帮助奥楚蔑洛夫裁决案件,最后对被咬的赫留金哈哈大笑。契诃夫通过对小人物典型的言行刻画,展示了当时整个社会中群众的麻痹无聊,庸俗怯懦。

至于独眼鬼,是作者在文中唯一寄予希望,正面化的存在,据此有人认为,他虽然有生理缺陷,但看问题足够坦率,真诚,并积极务实的去解决。这说明了作者在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的同时,对未来也充满了希冀。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多组人物进行分析,来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由此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二)赏析艺术特色,提升写作能力

《变色龙》中有多样化的艺术手法。比如隐藏在人物命名中的讽刺(赫留金和奥楚蔑洛夫),一系列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如,警官与小市民,小警员,各种人物的态度对比,还有由静到动的夸张运用,旁观者的叙述视角,特殊化的物象情节设置,在这部作品里都堪称经典,所以在写作时,也可以有意识的借鉴和学习作家的写作方式,为自己的写作积累内容和方法上的经验。

五、教材重点段落分析

按照行文脉络,可将《变色龙》分为发现“狗咬人”事件(1-5段),处理“狗咬人”事件(6-27),案件处理结果(28,29)这三部分。其中通过对话的方式,加以一系列用动作,语言,神态刻画人物形象来处理案件是本文的高潮和重点部分。

文章开头就点明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物象细节,是他装腔作势,吓唬人的工具),招摇过市的出场,用极简的笔法,写“门无精打采的敞着”“是上帝创造的”,这其中微微的对比暗含了作家对这个场景的反讽。通过社会环境的叙写,反映了当时沙皇统治下的经济萧条,民众麻木,法律虚伪的社会现实。

图片

从8,10,17,20,23,27这些段中体现出的奥楚蔑洛夫的六次裁断性话语表达,三次的自我话语否定,其充满“官气”的装模作样,不加思索,不分青红皂白,草率,武断的“判案”的形象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淋漓尽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在第10段和第20段,作者点明他以天气环境为借口,由一冷一热将军大衣一穿一脱,这一细节充分展示了他的内心恐慌,强作镇定,显示出他反复无常,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态。并且这其中层层递增的反讽的喜剧性色彩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刚开始,在听说是将军家的狗后,奥楚蔑洛夫看似冷静的否定了之前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不愿意遵守法令的老爷看看”的说法,并为此提供了所谓的依据。接着由此进入到第二个喜剧,他又赞成了巡警说的狗不是将军家的,并为此提供了说辞,安慰刚被骂为是“魔鬼”的赫留金,又要教训“狗主人”。但又有人提出这可能真是将军家的狗,这就出现了第三个层次的喜剧性,他命令下属把狗送到将军府上,还要特别点明这是他找着的,派人送上的,却对刚才他还表示同情的商人加以斥责。接下来让将军家的厨师引入第四个层次的喜剧性,在听厨师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还要立马处死它,此次案件才迎来了真正的高潮——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让他的态度再次由凶暴转为奴颜婢膝,洋相百出。

总的来说,通过对话的形式加以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刻画出文中人物鲜明的形象,是本篇文章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六、教材主旨分析

《变色龙》发表于1884年,恰是亚历山大三世实行集中的专制统治时期,他开始了俄国历史上“一种肆无忌惮、毫无理性和残暴至极的反动统治”,之前在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为人民伸张正义的自由主义的核心力量纷纷遭受打压,留下的地位较高、力量强大的都是拒绝宪政、主张强化专制统治的保守主义的阵营。反观契诃夫,他出身于小市民家庭,家庭的破产使他过早地担负起重担,处在社会生活的底层使他从小就看清了残酷的现实。如曾雪雨所言,“他自小就对市侩习气深有体会,并深恶痛绝。他有一种天生的才能,即对一切庸俗可笑的事物的敏感和高度的观察力,对一切虚伪做作的灵敏的嗅觉”。还在中学时,他便和兄弟们经常演戏剧嘲笑周围人们身上的庸俗习气,因此,他通过文章将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庸俗展现出来,以期唤起人们对这种半死不活生活的憎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回归文本,不管是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言听计从的叶尔德林,亦或是仗势要挟的赫留金、看热闹的周围人群等,都无一避免的表现出庸俗粗鄙,麻木蒙昧。因此,在本文主旨思想的解读中,对于国民性的批判是不能忽略的。另一方面,作者将写作视角放在普通的小人物,以及在日常中也会发生的狗咬人事件上,以小见大,在更广泛意义上揭示了小说中的个别人物的代表性和历史客观性。而独眼鬼这个特有人物的设置,也是作者在总体的讽刺与批判中隐含了对于未来转好的希冀。

七、教学目标的建议

总体来说,在教学《变色龙》时,要能抓住人物奥楚蔑洛夫的“变”与“不变”,从人物对话与细节切入教学,从对人物形象的品析和揣摩中,多角度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为此,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建议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了解奥楚蔑洛夫“变”的过程及原因。

(2)品读人物对话,把握奥楚蔑洛夫“不变”的性格特征,学习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3)在写作手法的指导上,一是人物刻画方法,学习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二是讽刺手法,分析题目设置、个性化语言、细节描写等方面的讽刺意蕴。

(4)在主题思想的理解上,通过讲解环境描写,借助写作背景等相关材料,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5)在拓展迁移的教学上,引入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等资料,并以阅读或写作的方式促进小说的学习,如阅读其他小说、续写小说结尾、写人物评论等。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分析题目设置、个性化语言、细节描写等方面的讽刺意蕴。

教学难点:

通过讲解环境描写,借助写作背景等相关材料,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探究文章主旨,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基础知识

九下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点汇总讲解+专题训练

2023-12-22 12:50:30

基础知识

九年级下学期《词四首》理解性默写(《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满江红》)

2024-2-4 1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