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5分)

1.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央视一套热播的《觉醒年代》,全景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一改同类题材作品死板、教条的现状,将红色基因注入史诗书写,把崇高品格融于人性描摹,因此在微博、B站等平台引发诸多热议,强势“破圈”,吸引了大量观众,获得了不俗口碑     。

在叙事表达上,剧中多次使用隐喻手法。如导演对“骆驼”这一动物的刻画就让观众惊艳,骆驼蹄子踩在两千五百年亘    古不变的车辙上,隐喻着二十世纪初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真实位置。剧中内涵之深厚,效果之震(hàn)      ,获得观众力赞。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觉醒年代》聚焦建党风云人物,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典型人物的精准塑造,展现了革命先(qū)     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

总的来看,《觉醒年代》无论是在      还是在     ,都表现了剧组求真务实、力创精品的宗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口碑_____②亘古 _____③震(hàn) _____④先(qū) _____

(2)请结合上下文,解释“破圈”在此处的含义。

(3)根据上文,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叙事表达上的精准力 人物塑造上的创新力

B. 人物塑造上的创新力 叙事表达上的精准力

C. 人物塑造上的精准力 叙事表达上的创新力

D. 叙事表达上的创新力 人物塑造上的精准力

【答案】

(1)①. bēi    ②. gèn    ③. 撼    ④. 驱    

(2)突破同类作品的局限,收获更多观众。

(3)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口碑,kǒu bēi,指众人口头的颂扬;泛指众人的议论。

亘古,gèn gǔ,整个古代,终古。

震撼,zhèn hàn,(动)震动;摇撼。

先驱,xiān qū,一指前行开路,二指先驰而至,三指先锋、前导,四指事业先行者,五指事物的前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破圈”网络流行词,指某个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个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纳并认可,多用于饭圈或者演艺圈。由出圈演化而来。根据“一改同类题材作品死板、教条的现状,将红色基因注入史诗书写,把崇高品格融于人性描摹,因此在微博、B站等平台引发诸多热议”可知,文中“破圈”是指《觉醒年代》这部作品突破同类作品的局限,收获了更多观众。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联系上下文,结合前后句及语境综合分析。根据“在叙事表达上,剧中多次使用隐喻手法”可知,第一个横线处填写“叙事表达上的创新力”;根据“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觉醒年代》聚焦建党风云人物,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典型人物的精准塑造”可知,第二个横线处填写“人物塑造上的精准力”。

故选D

2. 请在横线上默写恰当的古诗文、作者或篇名,使句子通顺完整。

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经典诗文的滋润。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①_____”,教导我们要有“乐学”的积极学习态度,“②_____,不舍昼夜”,提醒我们珍惜宝贵的时光;诸葛亮《诫子书》中的“③_____,④_____”告诫我们淡泊宁静乃人生之大境界;李白⑤《_____》中的“⑥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告诉我们友情的可贵;⑦_____(人名)《秋词》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⑧_____”启迪我们应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僵卧孤村不自哀,⑨_____”激励我们树立强烈的报国之志;谭嗣同《潼关》中的“⑩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激发我们要充满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

【答案】

①.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 逝者如斯夫    ③. 非淡泊无以明志    ④.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⑦. 刘禹锡    ⑧.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⑨. 尚思为国戍轮台    ⑩. 河流大野犹嫌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注意易错字:逝、斯、寄、霄、戍、嫌。

名著阅读(4分)

3. 小苏同学感觉最近学习有些吃力,成绩不太理想,心情有些苦闷。请你以小苏好友小州的身份打电话给他,结合下面《西游记》备选情节中的一个,鼓励他调整心态,继续努力。

备选情节:①三调芭蕉扇     ②狮驼岭斗三魔      ③车迟国猴王显法斗三怪

小苏你好,我是小州。_____

【答案】

示例:在“三调芭蕉扇”中,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孙悟空坚韧不拔,绝不放弃,想尽办法达到目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你要像孙悟空一样坚韧不拔,绝不放弃,努力拼搏,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在“三调芭蕉扇”中一调芭蕉扇,被罗刹女扇去五万里,回来却被公主用假扇骗了;二调芭蕉扇,经火焰山土地指点,积雷山大战牛魔王,偷来避水金睛兽,骗得真芭蕉扇,却又让牛魔王变的猪八戒骗回去;三调芭蕉扇,与八戒一起同牛魔王交战,因有哪吒等仙神相助,制伏牛魔王,夺得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这个过程中,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孙悟空坚韧不拔,绝不放弃,想尽办法达到目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在八百里狮驼岭遇到太白金星化身报凶,为知虚实探山,路遇巡山小妖小钻风,大圣变身为总钻风,骗小妖探知了妖王的本领和洞府,又变为小钻风,要进洞降妖,才引出后文,二气瓶大圣险罹难,狮陀城三僧斗三魔,大鹏计赚孙,如来法降金翅鸟。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是在路过车迟国时遇见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说起和尚的不好,孙不服,进行比试。结果三仙失败丢了性命。

示例:在“车迟国猴王显法斗三怪”中,悟空和妖怪先后展开了:求雨、坐禅、猜枚、砍头、挖心、下油锅等比试,凭借法力诛杀妖怪。孙悟空坚持到底,坚韧不拔,想尽办法达到目的,所以我们要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调整心态、努力拼搏,我们一起加油吧!

4.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说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哪些优点。

GPS已经很好用了,中国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北斗导航呢?因为GPS不属于中国。我们日常使用的GPS导航所用的卫星信号,主要来自美国空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建设的GPS,它一直占领着全球定位的民用市场。在吸取了GPS、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纳斯的经验之后,北斗的设计之初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路,三种轨道,三种频段,保证了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定位也更精准。

【答案】

示例:破除他国制约;吸取他人经验,思路截然不同;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更强,定位更精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

由“GPS已经很好用了,中国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北斗导航呢?因为GPS不属于中国”可得出:破除他国制约。

由“在吸取了GPS、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纳斯的经验之后,北斗的设计之初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路”可概括为:吸取他人经验,思路截然不同。

由“三种轨道,三种频段,保证了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定位也更精准”可概括为: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更强,定位更精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5分)

5.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陂(bēi):池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可否换成“傍”字,为什么?

(2)两首诗词中都写到了“碾作尘”,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3)面对落花,诗人的情感态度各不相同,请选出分析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王安石在《北陂杏花》中借落花表达坚持自己的变法立场,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

B.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碾作尘”的梅花表达遭受外界摧残、任人践踏而无可奈何的慨叹。

C.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借落尽的杨花,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D.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落花”寓意甚多,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答案】

(1)“绕”字用得巧妙,既写出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出流水与杏花相依相亲。    

(2)王安石则是借此表达自己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的崇高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同是借花咏志,表达坚贞不屈的情怀,陆词难免孤芳自赏,委曲求全;而王诗则是洁身自爱,义不可辱。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一陂春水绕花身”意思是:围绕着杏花的是满塘的春水。“绕”字用得精巧,既写出了陂水曲折蜿蜒的流势,又写出了水与花的相依相亲,有清婉、柔媚、幽静之感。而“傍”字却没有这样的效果,所以不能换。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比较作答。

南陌的杏花要么历尽亵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任人践踏,碾成尘土,满身污秽。若说这南陌杏花是邀功请赏、党同伐异的得势权臣的影射,则北陂杏花是诗人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的象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花般飘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的崇高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诗人是鄙视任人践踏,碾成尘土,满身污秽的南陌杏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碾成尘”表面上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和寂寞凄凉:零落成泥实际是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托物言志,赞美了梅花高洁的品格,更是赞颂了虽仕途坎坷但仍坚守志节的人。故二者意义不同。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理解。

B.有误,选项借梅花表明自己虽历经磨难,依然坚持高洁情操的志向。

故选B。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倪瓒,字元镇,无锡人。工诗,善书画。所居曰清悶阁,藏书数干卷,皆手自勘定。自号云林居士。有洁癖,盥濯不离手。俗客造庐,比去,必洗涤其处。至正初,忽散其财给亲故,人成怪之。未几兵起,富室悉被祸,瓒扁舟箬笠,往来江湖上,独免于难。张士诚累欲钩致之,逃渔舟以免。其弟士信怒,一日,与宾客宴湖上,闻苇中有异香,疑为瓒,物色渔舟中,果得之。抶几死,终无一言。明洪武初,卒。

(选自《新元史•倪瓒传》,有删改)

[注]①抶:(chì)用鞭、杖或竹板之类的东西打。

(1)请结合语境给加线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入选项中。

加点字解释选项
①工诗A.工匠B.擅长,善于 C.工巧D.同“功”,功效____
②比去A.较量B.靠近,挨着 C.及,等到D.依照,仿照____
③人咸怪之A.和睦B.姓氏 C.皆,都D.六十四卦之一____
④累欲钩致之A.拘系B.连续,多次C.牵连D.烦劳,托付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几兵起,富室悉被祸。

②物色渔舟中,果得之。

(3)读完文章,你觉得倪瓒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①. B    ②. B    ③. C    ④. B    

(2)①不久战乱兴起,富家者都遭到兵乱之祸。

②到渔船中去找,果然是他。    

(3)倪瓒有才华,爱干净,有远见,能在兵祸大起之前散尽家财,被捕后几乎被打死也不说一句话,有骨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擅长作诗。工:擅长。故选B;

②句意:等到他们走后。比:及,等到。故选B;

③句意:人们都感到奇怪。咸:皆,都。故选C;

④句意:张士诚多次要请他去。累:连续,多次。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未几,不久;悉,都。

②中重点词语有:果,果然;得,是。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工诗,善书画。所居曰清悶阁,藏书数干卷,皆手自勘定。自号云林居士。有洁癖,盥濯不离手”,可知倪瓒有才华,爱干净;

结合“忽散其财给亲故,人成怪之。未几兵起,富室悉被祸,瓒扁舟箬笠,往来江湖上,独免于难”可知倪瓒有远见,能在兵祸大起之前散尽家财;

结合“其弟士信怒,一日,与宾客宴湖上,闻苇中有异香,疑为瓒,物色渔舟中,果得之。抶几死,终无一言”可知倪瓒被捕后几乎被打死也不说一句话,有骨气。

参考译文:

倪瓒,字元镇,是浙江无锡人。擅长作诗,善书画书法和绘画,所居的房屋,叫“清阁”,藏书几卷,都是他亲手勘定的。故自号“云林居士”。倪瓒有个爱清洁的怪癖,一天不停地洗手。一般客人来,等到他们走后他必把客人坐地方加以洗刷。不断有人来求他的书画,瓒也随时给予。元至正初年,海内全事,倪瓒突然将其家财散给亲戚朋友,人们都感到奇怪。不久战乱兴起,富家者都遭到兵乱之祸,而瓒却乘小舟,戴箬笠,往来于震泽、三泖之间,毫无忧患。张士诚多次邀请他去,他乘渔舟逃避。士诚之弟士信以重金向瓒求画,瓒又将士信斥走。士信怀怨于心。有天士信与宾客游于湖上,闻异响出于芦苇之间,以为是倪瓒。到渔船中去找,果然是他,把他几乎打死,但瓒始终无一言。明朝洪武初逝世。

7.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_________

①苏报讯(记者  赵焱)昨天上午,为期5天的“第十二届江苏书展”在苏州拉开帷幕,全省各地152个线下、2个线上分展场同步启动。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梁勇主持开幕式。

②本届江苏书展以“阅读新时代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由省政府主办,省委宣传部、苏州市政府等共同承办。开幕式上,曹路宝、吴庆文共同启动《苏州全书》编纂工程,并向《苏州全书》学术顾问代表、编委会领衔专家颁发聘书。

③吴庆文在致辞中表示,苏州历来是一座书韵悠长、翰墨飘香的城市,昔日是“状元之乡”,如今是“院士之城”,涵养出知性儒雅的文化气质、崇文重教的精神底色。近年来,苏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苏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苏州,作为大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重要内容,率先建设成为江苏省首批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城市阅读指数、综合阅读率等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今年,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江苏书展第七次落户苏州,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选自《苏州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日前,“第十二届江苏书展”苏州某区分展场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公布了首届太湖阅读马拉松获奖信息,为该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10位学生赠书及购书券,启动“护苗2022”绿书签专项行动。该区惠民读书周启动,给全区农家书屋赠书,为区内8位首批阅读推广人发放证书及赠送文化消费补贴。

②书展期间,该区工委宣传部开展“惠民读书周”活动,发放1万元文化消费补贴,为合方书坊及图书馆提供1万元的阅读活动补助,给全区11个农家书屋赠送书籍1700余册;同时,几家品牌书店还将推出各类购书优惠活动。本次该区分展场,各类阅读消费补贴累计近10万元。

(选自网易,有删改)

材料三:

①为期五天的“第十二届江苏书展”7月6日下午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今年的江苏书展,精品读物畅销,文化名人云集,智慧思想激荡,书迷们在这一年一度的邂逅中,见证着阅读的“力量”。

②书展的最后一天,苏州主展场依然人气不减,不少市民趁着最后的时光赶来淘书。

③强化主题图书、主题活动,是今年江苏书展的一大亮点。书展期间,江苏举办了“阅读新时代喜迎二十大”出版专题展以及“强国复兴有我”百场阅读推广等活动,各地陆续推出一批优秀主题出版物,引领阅读新风尚。

④凤凰徐州书城经理助理曹培钦说,《百年大党面对面》《红星照耀中国》等一些红色图书都卖得相当好,每天销售30多万元。

⑤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希望孩子能够多阅读红色主题绘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不忘先辈的艰难历程。

⑥书展不仅点燃了读者的热情,也成为出版业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数字阅读、特色书店、文化创意等展区琳琅满目,专题讲座、名家签售、非遗展演、线上直播等阅读推广丰富多彩……一系列活动形成巨大“磁场”,吸引各地读者亲近阅读、浸润书香。

⑦书展期间还发布了2021年江苏全民阅读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江苏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0.23%,比上年提高了0.04个百分点,人均每天阅读时长为77.79分钟,较上年增加7.32分钟,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江苏书展持续不断的努力。

(选自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十二届江苏书展是以“阅读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为主题,以苏州为主展场,全省各地线下或线上多个分展场同步启动的。

B. 苏州历来是一座书韵悠长、翰墨飘香的城市,率先成为江苏省首批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城市阅读指数、综合阅读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C. 书展期间,苏州某区开展“惠民读书周”活动,给全区农家书屋赠书,为该区各类阅读发放消费补贴累计近10万元。

D. 书展期间发布的2021年江苏全民阅读年度数据报告显示,居民阅读率和人均阅读时长均比上年增加,取得如此成绩,都是江苏书展不断努力的结果。

(2)请给材料一的新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3)闭幕式上,凤凰徐州书城经理助理曹培钦说,《百年大党面对面》《红星照耀中国》等一些红色图书都卖得相当好,每天销售30多万元。请结合材料说说原因。

【答案】

(1)D

(2)“第十二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开幕。    

(3)开展了多样化的促进活动,强化主题图书、主题活动,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学生需根据材料中关键词句,分析作答。

D.有误,“取得如此成绩,都是江苏书展不断努力的结果”与材料三⑦段“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江苏书展持续不断的努力”表述不一致。

故选D

(2)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标时,要按照“人物(对象)+事件”的格式,且新闻的主要内容往往在导语部分。根据导语“昨天上午,为期5天的“第十二届江苏书展”在苏州拉开帷幕,全省各地152个线下、2个线上分展场同步启动”可知答案为:“第十二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开幕。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

根据材料二①段“活动现场公布了首届太湖阅读马拉松获奖信息,为该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10位学生赠书及购书券”“本次该区分展场,各类阅读消费补贴累计近10万元”可知原因一:开展了多样化的促进活动。

根据材料三③段“强化主题图书、主题活动,是今年江苏书展的一大亮点”可知原因二:强化主题图书、主题活动。

根据材料三⑤段“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希望孩子能够多阅读红色主题绘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不忘先辈的艰难历程”可知原因三: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爸爸那双手

韩继亮

①算起来,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记忆里十分清晰,特别是他那双手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

②那是一双典型的农民的手。手背青筋暴突,手掌满是老茧,手指虽然不太粗壮,但沟壑分明,劳作的痕迹布满指尖。爸爸就是用这双手和妈妈一起历经风雨,把我们姐弟七个养大成人。

③我刚记事时,家里还有一点儿自留地,爸爸每天天不亮就从炕上起来,利用生产小组上工前的时间打理自留地的庄稼。我们家孩子多、劳力少,粮食不够吃,自留地的收成关系着全家人的温饱。晚上收工了,爸爸又直接去了自留地,间苗除草。为了一家人的温饱,爸爸起早贪黑,那时我从来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④那时候,我家有十几个菜畦。大白菜是菜园里的主菜,夏末播种,秋天一遍遍间苗、浇水、施肥。我印象最深的是施农家肥。爸爸把粪晾干、发酵,然后挑到菜畦头,在菜根旁刨一个坑。他用一个破碗将肥料投放到坑里,有时着急了就直接用手抓,一点也不嫌脏。这些活儿都是晚上收工后摸黑干的,爸爸早已轻车熟路,做得干净利落。

⑤家里的各种工具不到实在不能用的地步,爸爸从来不会一扔了事,总会用他那满是老茧的双手,将那些工具修修补补。夏天的晚上,爸爸每天都会把所有怕雨淋的家什,收拾进厢房里或者盖好,这时候就听到房内传出“铮铮”的磨镰声,或者修补扁筐的敲打声。这声音唱出了父亲的希望,也种进了我的心里。

⑥难度最大的活是从深深的水坑中打水浇菜。爸妈站在水码头两边的炕坡上,他们的双手拽着拴在水斗上的两根细绳,一会儿弯腰将水斗舀满水,一会儿起身将水斗荡起,他们的身体前仰后合、协调飘逸,就像风摆杨柳。水斗在爸妈手中绳子的牵动下,荡来荡去,将水准确地泼到码头上,徐徐流入菜畦中。站在一旁的我摩拳擦掌,总想试一试。爸爸就手把手地教我,告诉我如何不被绳子磨手,两只手前后如何配合,身体如何协调……这是爸爸对我最有耐心的时刻,爸爸握着我的一双小手,让我感受着怎样用力。爸爸那双大手厚实而坚实,隔着那厚厚的老茧,我分明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

⑦就这样,大概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能够和爸妈配合打水斗了。当时我别提有多自豪了,成就感满满的,也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⑧但我最难忘的却是学游泳的经历。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游泳,也是在爸爸的帮助下学会的。夏天,火辣辣的热,村南水坑是消暑的胜地。那是我第一次下水,跟着爸爸一脚一脚地小心地往前走,水底泥滑,水波力大,我摔了好几次,在水里惊慌失措。水齐腰了,爸爸就一个猛子潜入水里,好久才在远处冒出来。爸爸看到我羡慕的神情,游回来用他宽大的双手托起我的身体,我不再惊慌,像一条鱼一样浮在他的手上。跟着爸爸的指令,我来回游动起伏,上下翻腾,渐渐地从他的手上游了出去,越游越远。

⑨爸爸那双手教会了我很多。虽然多年以后,除草施肥不再是我谋生的需求,家里的工具坏了再买,打水斗的技能也不再使用,但是那满是老茧的双手忙碌的影子,如在眼前,那双手所折射出的劳动者的精神,时刻影响着我。

⑩茫茫人世间,有无数这样的双手一直在前面不辍劳作,相扶着他们的后辈,不断前行。

(有删改)

(1)文中写了关于爸爸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请赏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们的双手拽着拴在水斗上的两根细绳,一会儿弯腰将水斗舀满水,一会儿起身将水斗荡起,他们的身体前仰后合、协调飘逸,就像风摆杨柳。

(3)“打水斗”本是件小事,但我当时感到很“自豪”,如何理解“自豪”?

当时我别提有多自豪了,成就感满满的,也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4)《植树的牧羊人》也提到了手,请你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分析两文作者写“手”的表达意图。

过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植树的牧羊人》

(5)如果想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杂志社,你建议投哪个栏目?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A.岁月钩沉                        B.工匠技艺                               C.人间亲情

【答案】

(1)爸爸起早贪黑打理自留地的庄稼、蔬菜;爸爸修补工具;爸爸教“我”打水斗;爸爸教“我”学游泳。    

(2)示例一:这句话通过对爸妈动作的描写,写出了爸妈打水斗动作熟练,表现出爸妈的勤劳能干。

示例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爸妈打水斗的姿态比作“风摆杨柳”,生动形象地写出爸妈打水斗动作娴熟、姿势优美,表达出对爸妈的赞美之情。    

(3)示例:“打水斗”虽是件小事,但“我”学会了打水斗,就掌握了一项劳动技能,有一种成就感;同时,“我”通过学打水斗,真切地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爸妈的不易,“我”为自己能够替爸妈分担一些劳动的艰辛感到很自豪。    

(4)示例:链接材料通过对牧羊人的手的动作的细致描写,写出了牧羊人挑选树种时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表达了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本文写爸爸的手,表现出爸爸的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和爸爸对“我”的爱。    

(5)示例:我建议投C栏目。理由:文章叙述爸爸起早贪黑打理自留地的庄稼和蔬菜、修补工具、教“我”打水斗、教“我”学游泳等小事,既写出爸爸的勤劳能干,也表现处爸爸对家人的爱及“我”对爸妈的爱,字里行间流露着温暖的亲情。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内容。

解答此题,要先读懂文章内容,再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由第③段“爸爸每天天不亮就从炕上起来,利用生产小组上工前的时间打理自留地的庄稼”“那时候,我家有十几个菜畦”“这些活儿都是晚上收工后摸黑干的,爸爸早已轻车熟路,做得干净利落”可概括出:爸爸起早贪黑打理自留地的庄稼、蔬菜;

由第⑤段“家里的各种工具不到实在不能用的地步,爸爸从来不会一扔了事,总会用他那满是老茧的双手,将那些工具修修补补”可概括出:爸爸修补工具;

由第⑥段“难度最大的活是从深深的水坑中打水浇菜”“爸爸就手把手地教我,告诉我如何不被绳子磨手,两只手前后如何配合,身体如何协调”可概括出:爸爸教“我”打水斗;

由第⑧段“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游泳,也是在爸爸的帮助下学会的”“爸爸看到我羡慕的神情,游回来用他宽大的双手托起我的身体,我不再惊慌,像一条鱼一样浮在他的手上”可概括出:爸爸教“我”学游泳。

据此作答即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言。

“他们的双手拽着拴在水斗上的两根细绳,一会儿弯腰将水斗舀满水,一会儿起身将水斗荡起”是对爸妈动作的描写,“拽着”“弯腰”“起身”三个动词,写出了爸妈打水动作熟练,表现出爸妈的勤劳能干,从中也能看出爸妈劳动的艰辛。

“他们身体前仰后合、协调飘逸,就像风摆杨柳”将爸妈打水斗的姿态比作“风摆杨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表现出爸妈动作娴熟、姿势优美,表达出对爸妈的赞美之情。这也是“我摩拳擦掌,总想试一试”的原因,为后文写爸爸教“我”打水斗作铺垫。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结合第⑦段“大概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能够和爸妈配合打水斗了”可知,“打水斗”虽是件小事,但对于十一二岁的“我”来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了一项劳动技能,有一种成就感,为自己感到骄傲。结合“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可知,“我”学会了打水斗,也真切体会到劳动的辛劳,更理解了爸妈辛勤劳作的不易。学会了打水斗,“我”可以替爸妈分担一些,“我”为此感到很自豪。这“自豪”中包含着对爸妈的体谅和爱。据此作答即可。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链接材料“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是对牧羊人的手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通过“挑出”“分开”“数”“拣”一系列动词,写出了牧羊人准备树种时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

本文写爸爸“用一个破碗将肥料投放到坑里,有时着急了就直接用手抓,一点也不嫌脏”“家里的各种工具不到实在不能用的地步,爸爸从来不会一扔了事,总会用他那满是老茧的双手,将那些工具修修补补”,此处写爸爸的手,表现出爸爸的勤劳能干、吃苦耐劳;

“爸爸握着我的一双小手,让我感受着怎样用力。爸爸那双大手厚实而坚实,隔着那厚厚的老茧,我分明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爸爸看到我羡慕的神情,游回来用他宽大的双手托起我的身体,我不再惊慌,像一条鱼一样浮在他的手上”,通过写爸爸的手,写出爸爸教“我”打水斗、学游泳的细心、耐心,表现出爸爸对“我”的爱。

据此作答即可。ㅤ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文章以“爸爸那双手”为线索,叙述爸爸起早贪黑打理自留地的庄稼和蔬菜、修补工具、教“我”打水斗、教“我”学游泳。“爸爸那双手”为了家人忙碌,点点滴滴小事传递的是爸爸对家人的爱。结合第②段“爸爸就是用这双手和妈妈一起历经风雨,把我们姐弟七个养大成人”,第③段“为了一家人的温饱,爸爸起早贪黑”,第⑥段“爸爸那双大手厚实而坚实,隔着那厚厚的老茧,我分明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第⑨段“爸爸那双手教会了我很多”可知,文章侧重表现浓浓的亲情。故建议投C栏目。而A“钩沉”指探索深奥的道理或散失的内容,B“技艺”指富于技巧性的表演艺术或手艺,很显然,文章不适合推荐给AB栏目。据此作答即可。

第三部分表达•交流(60分)

9. 作文。

在鲁迅先生童年的时光里,长妈妈和《山海经》是一道光,在他心上种下善与美;而后来,在萧红苦难的岁月里,鲁迅先生又成为一道光,照亮她心头的黑暗,给予她希望与温暖。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无数的人身上看见“光”,从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这样珍贵的“光”。

请以“照在生命里的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解析】

一、审题。题目中“光”是中心词,是写作的重点。“光”比喻精神力量,其特征为温暖、明亮、热情。光温暖人心,驱散阴霾,鼓舞斗志,催人奋进。作文立意可以是亲情的力量、关爱的力量、文学的力量,也可以是其他的精神力量。

二、选材。

①可以从家庭方面选材: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都是慈爱的光。可以由此赞颂父母之爱,或表达对长辈的感恩之情。

②从学校方面选材:同学之间的友爱;班主任跟你的倾心交谈;语文老师对你作文的精心指导;生活老师对你的照顾等,都是关爱阳光。可以赞美校园的和谐,也可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③从社会生活方面选材:亲人的祝福,陌生人的帮助,自然环境对身心的陶冶等,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觉,美好的享受。可立意为团结友爱,幸福的源泉,也可立意为保护环境会带来精神的愉悦。

“光”可是人,也可是物,更可是一种精神,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写作,力求真实,追求新颖,写出自己心仪的文章,争取在命题作文中脱颖而出,文章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从标题看,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可以记叙自身的经历或见闻感受。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9263.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2月 22日
下一篇 2023年 12月 23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