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全解

“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这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此文被收入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作者简介图片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课文解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连同)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南宋教育家朱熹)的子孙(1919年,周家将绍兴周家新台门卖给东邻朱阆仙,故作者戏称为“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záo确实)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开篇点题,说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百草园,顾名思义,是个荒凉的地方,如作者所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草园”变成“乐园”,其间就充满了童趣,作品即以这为中心进行构图。

“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时的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这两个词语连用,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与怀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qí 菜地),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绍兴俗称“肥皂树,即无患子),紫红的桑椹(即桑葚,桑树的果实);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金钟儿”,也叫“铃虫”,形状像西瓜子,黑色,昼夜都叫)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máo 这里指类似斑蝥的“行夜虫”,俗称“放屁虫”),倘若(如果)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啪)的一声,从后窍(肛门)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缠绕在一起)着,木莲有莲房(莲蓬)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一种落叶灌木,有刺,开淡红色花,果实可食,又可入药),像小珊瑚珠攒(cuán凑在一块儿)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由整体到局部,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紧扣“乐园”二字。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

在作者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文字素朴隽美,几乎全是白描,然而神态逼真,形象飞扬。白描之所以生动,首在准确,菜畦绿油油,水汪汪的,所以“碧绿”;石井栏多年经人攀爬,自然“光滑”;皂荚树干粗枝繁,用“高大”修饰再好不过;桑椹已经熟透,因此“紫红”;油蛉鸣声细弱恰似“低唱”,蟋蟀声调铿锵,故如“弹琴”;覆盆子果实小巧玲珑,因而“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这些都是以一词绘写了物象的形态,作者把状物与写意联系在一起,以简约而富有生命力的笔调,传达了百草园的风韵,做到如古人所说的“淡墨足以传神”。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过渡段,引出下文美女蛇的故事。

长妈妈(鲁迅家中的女工)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乘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和他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秘密)。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说)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安心睡觉)。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收拢)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鲁迅借助它饶有兴趣地从另一侧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它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挖掘了潜存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奥秘。可以想象得出,孩子们对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的。结末(结尾)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美女蛇的故事虽然让“我”心存恐惧,实际上却突出了百草园是一个充满无限趣味的乐园。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少有人来),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寻找食物)的时候才好。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支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bǐ长得不饱满的谷粒),棒上(jì)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鹡鸰。因头部圆黑,前额纯白,形似舞台上张飞的脸谱,故名),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以冬天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接着作者集中笔力只写雪天捕鸟,怎样张设机关,鸟雀如何入彀。一系列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以及对捕鸟的喜好。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回忆时的愉快心情。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种装粮食的布袋或者麻袋,袋口有叉角,可以打结)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百草园的另一景观是冬天,虽然着墨不多,但却相当传神,是一幅充满了儿童乐趣的动画,从这里头看到了孩子们欢蹦乱跳的情景,听到了快乐的欢语笑声。写夏天,用浓墨重彩,写冬天则轻描淡写,这一笔路的转换,也很巧妙。把这两大断片连缀起来,构成了百草园的大全景,它所表现的就是“无限的趣味”,那是一个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的儿童乐园。第一部分: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私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jiàn 隔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没法)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德语:再见),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三个“也许是……”用反复疑问和猜测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和无可奈何的感情。

童年的“我”视大自然的动物、植物为朋友的亲密无间的感情,那失去百草园的“乐园”的沮丧,对未知的三味书屋的世界的恐惧,以及成年的“我”回忆起自己童年生活的这一灾变所感到的愤激与无奈,都尽在其中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

交代三味书屋的布局和拜师仪式。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说法:1.寿镜吾之孙寿宇先生言: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2.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鱼剁的酱)。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正派),质朴,博学的人。

交代先生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寿怀鉴(1849~1930年),字镜吾,晚号菊叟,绍兴城内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愤于洋人跋扈,清廷丧权辱国,以不买洋货、绝意仕进明志,在家中三味书屋设馆收徒,厘定规约,年收学生不过8人。为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文学修养,选授课文注重文采,因其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他教学认真,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长。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西汉文学家)也很渊博(知识广),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溶解)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听先生)讲完新课,(我)将要回到座位上的时候。书塾里,老师教新课叫“上生书”。上生书的时候,学生走到老师旁边,站在那里听老师讲,听讲完毕,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所以说“退下来”。“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宿儒(rú):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儒,指 读书人。

学生提问说明愿意了解新知,有求知欲望,应予以肯定。而先生之所以拒绝回答,是因为学生在不合适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在当时看来违犯了教学秩序和师道尊严。鲁迅由老师拒绝回答自己的问题,想起了所有“大人”的态度:“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往往如此”四个字写出了“我”的多少失望与不满!“怪哉”,究竟是谁“怪”?而且还有调侃。这样的调侃是通过“对比”来完成的:先生“和蔼”而面“有怒色”,号称“渊博”而“不愿意”、不屑于回答学生“怪哉”的问题,并置一起,是有几分可笑的。在鲁迅看来,这是一种扼杀求知欲,不允许独立思考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在“我”心灵上的反应:“我就只读书”,“就”与“只”两个词就写尽了“我”的厌烦、反感和无奈。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笠翁对韵类的课程)。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了。

先生的严厉态度是有效果的,先生对“我”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这一点得到了鲁迅的肯定。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tuì 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同学)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哪里)去了?”

天性接近大自然的孩子,几乎在任何地方都会本能地发现大自然的生命和生机。于是,就有了“折腊梅花”“寻蝉蜕”和“喂蚂蚁”的乐趣。但这是偷得的,只能“静悄悄”地玩,而且随时会被老师“大叫”回去。而且比起在百草园里看“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视野的开阔,后园里的天地还是太狭窄了。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两个“不常用”,一个“总不过”,体现了先生严格而不严厉的形象。“瞪几眼””大声道”生动刻画出先生有一肚子怒气却不好发作的样子,他宽容、淳朴、严而可敬的形象跃然纸上。

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喧闹。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语见《论语·述而》)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语出《幼学琼林·身体》),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语出《易经》,原为初九潜龙勿用),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语出《尚书》中的《禹贡》)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作者将“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严正和“狗窦大开”的戏谑、“潜龙勿用”的神秘、“厥土下上上错”的难解,混在一起,形成荒谬的并置,让人忍俊不禁。但我们同时可以感觉到,包括小鲁迅在内的私塾里的这些顽童,实际上是将读书游戏化了,并从中感受到一种乐趣。以致成年鲁迅回述这段生活时仍然流露出一丝温馨。“铁如意,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语出《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是清末诗人刘翰所作的一首诗词)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ǎo 用力弯曲)过去,拗过去。童年鲁迅显然多少是怀着一种好奇心来看老师“读书”的“入神”的;但这构成了他童年记忆中终生难忘的一个神圣瞬间,或许他正是在这个瞬间,朦胧地感悟到了读书的乐趣,并影响了他一辈子的读书和写作。因此,三味书屋里的老师,在童年鲁迅与成年鲁迅的心目中,都是值得怀想的。于是,我们也就注意到,其实一开始,就提到了先生的口碑——“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小鲁迅对先生的教育或有不满,但最终还是认可这样的评价的。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明清以来附在通俗小说卷首的书中人物的白描画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像习字时候的影写(把纸蒙在贴上照着描)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读书期间所培养的艺术兴趣,鲁迅其实是受益终生的。但童年最初的成绩卖给了“有钱的同窗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文章戛然而止,但那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怀念,对失去的童年的惆怅之情,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和体会的。作者对百草园、三味书屋生活的眷恋,对童趣不再的叹惋,都凝聚在一句看似平淡的“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中,收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

第二部分: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构成了鲁迅童年生命成长的两个空间,前者是一个大自然的空间,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后者则是一个学校教育的空间。鲁迅并没有完全否定学校教育,但显然对大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人与自然、成年人与孩子和谐相处,能够焕发想象力,培育艺术感受力,让思想自由飞翔,尽享健康、明朗、快乐的生活的成长空间,而学校教育却根本忽略了人的生命的自由成长、健全发展,变成一个“只要读书”的封闭空间,人和自然的天然联系被隔断,儿童的好奇心被压抑,人的怀疑天性受打击,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能力被剥夺,童年的欢乐遭蚕食,只被引导去一味追求“读书致仕”的道路。九月十八日。


概括总结

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图片

问题探究1.文章第2段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本文第2段的写景,非常精彩。

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经过了经年累月的使用,而且童年的鲁迅一定多次好奇地摸过它,才会对这一特征念念不忘。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是儿童的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岭“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具的感受。

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的景物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则引人想起夏末秋初;这与后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部分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2.此文中“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把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读书生活相对比,一个是适合儿童心理和发展的乐园,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妨碍儿童身心发展的私塾生活,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第二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第三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串全文的是甜美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对此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写作特色

状物写景,绘声绘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角度写。呜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角度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味觉描写。这便是绘声绘色、有滋有味。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如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物,只有寥寥数笔,但却把事物的情状描绘得非常生动。写冬天雪地捕鸟,连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这彰显了作者遣词造句之功力。写学生读书的场面,先生读书的神态、动作,都传神、逼真。


思考探究

一  默读课文,讨论问题。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弄懂大意,了解结构,培养梳理和概括能力。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参考答案:1.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通过第9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这一承上启下的过渡,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连接起来。

2.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乐园”之“乐”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百草园里抓虫子、拔野草的乐趣;听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乐趣;在大雪天里跟闰土父亲学捕鸟的乐趣。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本题带有开放性,注意鼓励学生自己概括,并讲述自己的理由。

示例:“快乐”依据:作者对早年读书生活的回忆重心并不在其苦,而在其乐。写了读书时偷跑进后花园折蜡梅花、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还写了被老师发现,回书屋,”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听老师一个人大声入迷地朗读;又有趁老师读书入迷,“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等课堂生活的细节描写。其中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儿童的快乐,一种成年人再也没有的单纯的快乐。

二  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这个题目既涉及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引导学习文章的章法。

参考答案:美女蛇的故事虽然与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关系,作者却由此开始生发出联想。“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先由百草园的草联想到草中的赤练蛇,再由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故事。很明显,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而这故事让“我”产生了“做人之险”的感受,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所以多年以后“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一段看似闲笔,却写出了儿童的心理,写出了童年的“我”的心目中世界奇特的色彩,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

三  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描写理解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人物的复杂性、多面性。学生可以自主评价,持之有据即可。

参考答案:看似矛盾的表现:很严厉,但是允许“我们”到后园折蜡梅花、寻蝉蜕和在课堂上做戏、画画儿。课文描写了先生严格却不厉害的形象,表现先生对他的学生管理中的开明思想,在当时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鲁迅眼里,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

积累拓展

四  朗读并背诵第2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的精读能力,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说出精妙所在,并模仿着学习描写景物。

1.这一段描写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百草园的一切,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试据此对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

文章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形、声、色、味俱全。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拥肿”“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是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的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

2.“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单是”后面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不仅突出了“单是”下边的内容,还表现了鲁迅一一历数儿时趣味时的欣喜,表现出儿童所特有的一种情趣。

3.仿照这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200字左右。

不必说湛蓝湛蓝的天空,棉絮般的白云;也不必说各色的盛开的小花,茂盛繁密的小草,在草地上悠闲吃草的牛羊;单是那略带着血红色的山体,那向远处无限延伸的公路,那放眼四周只见电杆不见人的静寞与荒莽,便会使你不由得产生一阵阵的苍凉之感。这种苍凉被晒热的大地蒸起的暖流托起,从你的身边飘摇而上,一时间,便会产生听见马头琴声响起的幻觉。

五 文中那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宛在目前,你看到文字后面那个拿笔写作的“大”鲁迅了吗?你觉得这个“大”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本文和《朝花夕拾》中其他文章的?请结合本单元后的“名著导读”栏目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设计意图:结合“名著导读”,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朝花夕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主题。文章主题具有多义性,学生能结合文本及相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略。

阅读链接《朝花夕拾》小引鲁迅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2622.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7月 10日
下一篇 2023年 7月 11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