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的《两小儿辩日》解读与设计

一、文本教学解读
本单元同时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结合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学生在单元学习中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明确清晰,有理有据的观点表达,才有说服力。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开展辩论赛。本文作为单元内的一篇精读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借助思维导图,自主梳理发现辩论话题、辩论依据,辨析观点和依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科学严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列子》是中国道家典籍之一,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等,由此推断,“两小儿辩日”不是史实,而是民间传说。《列子》是古代的道家经典,而故事中却提及了儒家先圣孔子,并拿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孔子开心了一下,或许这就是儒道两家之间的浪漫调侃吧。从大单元教学出发,我们可以把“两小儿辩日”看成是一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赛,辩论的正反两方是两小儿,辩论的评委是孔子。从这一角度出发,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辩”字,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自主梳理发现两小儿围绕太阳辩了什么、怎么辩的、辩得结果如何。
关于辩了什么,学生在初读《两小儿辩日》时,容易模糊辩题之所在。有的学生可能理解为两小儿在争论太阳形状的大与小,有的学生则理解为他们在争论太阳离人的远与近,因此,反复诵读,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之后借助思维导图理清争论焦点尤为重要。通过图示梳理会发现,两小儿辩论的中心是太阳离人的远与近,一儿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并以大小为依据;另一儿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远”,并以冷热为依据。这样,一个论题,两种不同的观点和各自所持的依据就十分清晰了。
关于怎么辩的,学生通过推理、讨论,判断两小儿的论据是否科学,是否正确,结合现代科学常识,太阳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离人都是一样的距离,把握了不变量后,再来分析一儿“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的论据,会发现他产生了视觉错觉,因为日初出时,阳光不刺眼,我们能看到太阳的形状,会觉得太阳很大;而“及日中”,阳光十分刺眼,我们根本无法直视太阳,反而觉得太阳小了。另一儿“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的论据源于他对温度的感知,而事实是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是斜射大地,中午太阳当空照,是直射大地。同一热源,直射比斜射热量高,所以会让人感到早上冷、中午热。还有一个原因,太阳白天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到夜里都消散了,第二天早上就会让人感觉凉凉的。
关于辩得结果如何,一句“孔子不能决也”已经清晰地表明了辩论结果,那就是没有结果。放在当时的场景中,这是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究其原因,一是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性,二是得益于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诚实的品质,这恰恰也印证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价值观,道家著作中对孔子浪漫的调侃中也蕴含了对儒家学派的敬佩和景仰。
根据上述文本教学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运用自主识字学词的方式,会写“辩”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决”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运用学过的读懂文言文的方法,理解文言文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4.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两小儿辩论主题和依据,联系现代科学常识,推理依据是否科学严谨,培养和发展思辨能力。
二、学习活动设计
(一)初读古文,识文断句。
1.缘题质疑,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两小儿辩日),学习生字“辩”。
出示字音,读正确,写正确,边写边思考,为什么中间是言字旁,理解字意,与同音字“辨”区别。
(2)启发质疑,提出问题。
关于太阳,两小儿辩的什么?怎么辩的?辩论结果如何?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示范朗读,纠正读音,划分节奏。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wèi)/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wèi)/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wèi)汝 /多知乎?”
(3)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学习这篇小古文要聚焦一个“辩”字,从课题入手,聚焦生字“辩”,将识字教学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字词意思,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带着思考去阅读文章,实现深度学习,一举两得。】
(二)细读古文,理解文意。
1.目标驱动,读懂古文。
学习要求:
默读小古文,综合运用所学方法,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1)对照注释,自读自悟。
(2)组织交流,讲述故事。
2.目标驱动,读懂辩论。
学习要求:
默读小古文,边读边思考,关于太阳,两小儿辩论的是什么?怎么辩的?辩的效果如何?
(1)借助图示,梳理论点。
图片

(2)提供资料,科学判断。
【设计意图:这一单元从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作为该任务群的学习资源,学习这篇小古文时需要聚焦思辨点,即两小儿辩论的主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理清争论焦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辩论过程,判断两小儿的论据是否科学,推断两小儿的论点是否正确。这一过程是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拓展阅读,感悟品质。
1.出示资料,简介孔子。
图片

2.提出质疑,交流感悟。
师:孔子这么有学问的人,面对两个小孩的争论,竟然“不能决也”,通过这个小故事,你对孔子有哪些新的看法?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走到文字背后,去感悟人物的品质、理解故事蕴含的寓意,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通过拓展阅读,联系孔子的名言警句,如,《论语·为政》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感悟孔子实事求是、谦逊诚实的品格。另一方面,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则体现了孩子敢于挑战权威,具有批判性思维。】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0625.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5月 28日
下一篇 2023年 5月 28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