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四季之美》。(板书:四季之美)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课题中有一个字最值得深究,哪个字?没错,就是“美”。(板贴:美)
师: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分别都美在哪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回顾课文,走进作者眼中的四季之美,开始吧!
师:同学们都已经读完了,你发现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分别都美在哪儿?
请你说。是的,在他的眼中,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师:你们发现了吗?在清少纳言看来,四季最美的不是某一个景物,也不是某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时刻。看来,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之美是独特的,那就让我们跟着他的脚步一起去看看春之黎明的美吧。(板贴:春景图)
二、“春之黎明”,感受柔和之美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春之黎明的美,美在哪儿?圈画出关键词句,想象当时的画面,开始吧!
师:听着同学们的朗读声,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走进了春天的黎明,哪位同学愿意用朗读的方式带我们一起走进这春之黎明的美?
师:好的,请你来。听啊,读得多好啊!它那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让你看到了什么?
师:请你说。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能够通过文字,想到画面了。看到那天空慢慢亮了,色彩渐渐变了。
师:有哪些颜色?是的,有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那春之黎明的美就美在——
师:你说。是美在这色彩,美在这色彩的动态变化。
师:同学们,谁能够来读一读?读出这色彩的动态变化?请你读。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又听出来还能从哪些词感受到春之黎明的色彩变化?
师:你听出来了,请你说。从“泛着”“染上”“飘着”这几个连动词,也能够感受到这色彩的变化。
师:同学们,老师想把它换几个词,你们看行吗?对比着读一读。(露着、涂上、挂着)
师:你说行吗?不行,为什么?这“露着”就让这色彩没有了若隐若现的感觉。师:你说,也不行。这“涂上”让这色彩的太浓厚了。
师:你再说,还是不行,只有那“飘着”才能展现出彩云的柔和。
师:同学们,看来,清少纳言不仅向我们展现出了春之黎明色彩的动态变化,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黎明的柔和。(板书:柔和)
师:清少纳言就这样,爱着每一个黎明,爱着黎明里的柔和色彩,爱着黎明里的动态变化。“春天……”一起读。
师:我们在刚刚的学习中是用什么方法欣赏到春之黎明的美的?请你说。
师:是的,我们刚刚就是通过读美文,想画面,找词句,谈感受的方法欣赏到了春天这柔和的黎明。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课文的2至3自然段去感受夏之夜晚,秋之黄昏的独特之美,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三、合作学习,感受夏秋之美
师:同学们,透过文字,你们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谁先来分享?请你来。
师:你看到了漆黑漆黑的暗夜。
师:你说。你见到了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是这样的迷人啊!
师:同学们,走进夏天的夜晚,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其实向我们展现了几种夏夜?师:是的,三种。哪三种?一起说。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这三个画面蕴含的内容很丰富。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将那画面送到我们的眼前。而是用几个词悄悄地把它送进了我们的脑海,送进了我们的心坎,哪几个词?(板贴:夏景图)
师:想一想。找到了吗?请你说。
师:是的,“固然”“也有”这两个词很重要,他就把那明亮的月夜和漆黑漆黑的暗夜呀,悄悄的送进了你的脑海,请你读。
师:听啊,萤火虫翩翩起舞的画面出来了。在这段话中啊,还有一组词,它本身没有什么画面感,但它就能把那画面悄悄地送进你的心坎儿,哪组词?你说。
师:没错,“即使”“也有”,那就请你把那画面送进你的心里,读出来吧!
师:天啊!这情景着实迷人,这迷住清少纳言的究竟是什么?你知道?
师:你认为是那萤火虫翩翩起舞的动作。一个答案,有不同答案吗?你说。
师:你觉得是那朦胧的微光。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迷住清少纳言的不是一个单一的事物。而是——
师:你知道,请你说。没错,这漆黑的,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的背景。这种宁静深邃的映衬,才使得这朦胧的微光,这点点萤火更加迷人呐。(板书:迷人)
师:清少纳言就这样爱着每一个夏夜,爱着夏夜里的迷人情景,爱着夏夜里的宁静深邃,和老师一起读。“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萤火虫翩翩起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师:同学们,透过话,透过文字,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有怎样的感受,咱们接着说。好的,后面那一组,请你们说。
(学生音频:我们小组分享的是夕阳斜照西山时,作者看到的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比翼而飞的美景,这美独特之处在于作者没有写秋天司空见惯的落叶,而是重点写归鸦和大雁,并赋予它们以情感,使画面有动态感。)
师:你们组可真会学习,不仅透过文字看到了画面,还欣赏到了这画面的动态美。那就请你们读出夕阳斜照西山的黄昏之美吧!(板贴:秋景图)
师:同学们。夕阳的余晖下映入我们眼帘的到底是什么呢?请你说。
师:是的,是那点点归鸦和比翼而飞的大雁。看着这样的画面,你又会联想到什么呢?
师:你说。你想到了乌鸦妈妈急匆匆地回去给小乌鸦喂食。
师:你想到了朋友间的陪伴,家人间的亲近!那看着这样的画面,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师:是呀,这是多么温馨而动人啊!(板书:温馨)
师:这是他们组所欣赏到的夕阳斜照之美,哪一组还有补充吗?
师:你们组来说吧!我听出来了,你们组关注到的画面是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的画面,还听到了风声虫鸣,这些声音。同学们,你们听。(播放虫鸣音频)
师:听着这样的声音,你又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看到了风儿钻进树林,虫儿躲进草丛,看着这样的画面,听着这样的声音,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师:是啊,真叫人心旷神怡呀!所以,清少纳言就这样,爱着每一个黄昏,爱着黄昏里的动人画面,爱着黄昏里的风声、虫鸣。
师:“秋天……”读。
四、“冬之早晨”感受和谐之美
师:走过春夏秋,我们迎来了寒冬。(板贴:冬景图)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捧起书,齐读第四自然段。一起走进冬之早晨的独特之美。“冬天最美是早晨”起。
师: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在落雪的早晨,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无雪无霜,凛冽的清晨,清少纳言又可能在做些什么呢?
师:你说,在睡觉,那他的梦境一定很香甜。
师:你说。哦,他看着这雪白的霜雪,想到了自己童年的快乐。
师:你接着说,你看到了清少纳言,端着火盆穿过走廊,看着炭火化为灰烬的画面。
师:同学们,就是这样的冬天,这样的早晨,让清少纳言又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找出他的心声,一起告诉我。
师:是的,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是多么和谐呀。(板书:和谐)
师:清少纳言就这样,爱着每一个冬晨,爱着冬晨里的炭火霜雪,爱着东晨里的闲逸和谐,“冬天……”一起读。
五、试背美文,积累文字之美
师:四季就是四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选择一幅,借助关键词句,试着背一背吧!
师:你来试试。你最欣赏的是春之黎明,那请你借助这天空颜色的动态变化,试着背一背。
师:我听出来了,春之黎明的美已经深深的印在了你的脑海。
师:你再来试试。秋之黄昏的动人画面已经让你难以忘却。
师:同学们,清少纳言就是这样用独特的视角,通过独特的表达向我们展现了四季的独特之美,这是属于清少纳言的美。在我国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的笔下,四时又有怎样一番韵味呢?请你来读一读。
师:那你发现在他的眼中,四季都美在哪儿?
师:是的。春天最美是春水。夏天最美是云彩,秋天最美是秋月,冬天最美是山岭。
六、读写结合学习表达之美
师:在你们的心中,四季之美又有怎样独特之处?同学们,请你们仿照课文段落的特点,选择一个季节,抓住紧致的色彩、动作、声音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写,表现景致的动态美吧,赶紧动笔试一试。
师:有同学已经写好了,那就请你来分享吧。我听出来了,在你看来,秋天最美是枫林,那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确实美呀!看来同学们也和清少纳言一样,都有一颗懂得感受美的心灵,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七、拓展延伸,鉴赏作品之美
师:同学们,课后把你们心中的四季之美分享给更多的人吧。当然,也可以去读一读清少纳言的《枕草子》,领略文章独特的表达,收获更多的动态之美。
师: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一、联系文本解教材
《四季之美》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之趣,语文要素有两个基本要求,一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要素指向阅读;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一要素指向习作。单元围绕主题和要素一共编排了《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季》四篇课文,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致,表现了景致的情趣。同时,这也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为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打下基础。
《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是散文体裁。作者采用排比构章,四个季节平均用力,并无开篇的铺垫和结尾的总结,是典型的排比模式。文章篇幅短小,所写景致不多,但作者视角独特,感受细腻,善于捕捉景致瞬间的微妙变化,通过别样的表达营造了美的韵味。
二、结合实际明学情
新课标提倡“以学定教,顺学而道”,了解学情是展开教学的基础。从横向上来看,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他们能够想象画面去初步体会动静态描写,所以本课是在前文教学的基础上去学习,为后面的两篇课文打下基础;从纵向上来看,学生已经学习过大量的写景一类文章,能够通过朗读、想象,去悟情悟情,因此抓住动态变化,体会其独特韵味,是本课的价值所在,也是为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体会其表达效果,并运用动静态描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为中心定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诵课文。
2. 品词析句,想象画面,领略作者笔下四季的动态之美。
3.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其中,“品词析句,想象画面,领略作者笔下四季的动态之美”,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四、以生为本说策略
结合新课标理念,努力遵循“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原则,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归纳提炼,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相应的在学法方面引导学生采用“读美文想画面,抓词句谈感受,借线索背佳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五、落实要素展过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版块。
(一)课题引入回味四季之美
上课之初,我以课题《四季之美》中的“美”字入手,引导学生带着上节课初读课文的整体感受,回顾课文,师生共同回味,作者眼中的四季之美。让学生发现,作者对四季之美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选材视角独特,以朴实的方式导入新课。
(二)品味美文感悟动态之美
这一版块我又分三个环节来展开,让学生充分感受四季的独特之美。
1.“春之黎明”感受柔和之美
导入新课之后,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去想象画面,体会颜色的动态变化。作为开课后的重点教学,意在“读美文想画面,抓词句谈感受”这一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后面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2.合作学习感受夏秋之美
在有了方法的指导后,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合作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去体会“夏之夜晚”“秋之黄昏”的独特之美。然后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做出指导,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3.“冬之早晨”感受和谐之美
这一个段落与前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这一环节经过了前面的半扶半放,我放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想象清少纳言在不同的冬晨都会做些什么,深刻感受冬之早晨的和谐之美。
(三)试背美文积累文字之美
四季就是四幅图画,让学生借助线索试着背一背,是积累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习作能力的培养。
(四)读写结合学习表达之美。
在赏析完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再拓展诗人笔下的四时之美。再迁移运用到自己笔下的四季景致,让学生仿照课文段落的特点,写一写自己对四季之美的理解,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让学生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及时内化,内化的东西及时外化表达出来。
(五)拓展延伸鉴赏作品之美
依据1+x的阅读理念,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清少纳言的《枕草子》,领略文章更多的韵味,收获更多的动态之美,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课堂提炼列板书
板书设计是文章中心的浓缩,是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我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提炼出本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直观而轻松地感受到四季之美,最终达到“品动态变化,赏四季之美”的目的,以上就是我《四季之美》第二课时的教学阐释,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59889.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