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费奥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是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如果读得足够用心,第一自然段就会让人品出“幽默感”来。“九岁”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还“完全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怎么可能呢?“胚胎发育”的秘密,科学家前赴后继研究了两千多年,才有了现代人认可的发现和结论,一个“九岁”的孩子,通过完全的独立思考,就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太不可思议了。这是真的,还是作者要跟读者开个玩笑呢?
果然,作者自己也觉得,他这么声称,别人是很难相信的,还会“忍不住会哈哈大笑”。不过,作者想与大家分享的,不是他的“伟大”发现会不会让别人发笑,而是这笑声带来的后果会有怎样的不同——别人怎么笑,也不会“招来祸患”,而他自己三年后为此一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想象一下,如果作者就坐在我们读者面前,认认真真地跟我们讲起这个故事,讲第一和第二自然段时,会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呢?作者先是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他九岁时就通过完全的独立思考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并且有意将“九岁”“完全”“独立思考”几个词强调出来,说完这句话后,他停了下来,认真地望着我们,故意等待我们的反应。如果我们明白了他这句话说的是“胚胎发育的规律”,一定会忍不住笑起来,觉得他是在说一个童年时闹的笑话。等我们笑了,作者接着说出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我们觉得,作者果然很有趣很幽默。可是这时,作者换了一副比较严肃的面孔,接着说出了“我跟你可不同……”,我们的好奇心完全被激发了,急于要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二自然段,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幽默和智慧。他想一开篇就让读者既觉得有趣,又渴望尽快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效果,有意创设面对面聊天的、互动感很强的表达氛围。没错,他“得逞”了!
作者描绘自己梦中飞行的情景,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了当时激动而好奇的心情,为后来几个人一起去请教老师埋下了伏笔。老师简单的解释不仅没有满足作者的好奇心,反而“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写“我”对这个问题的痴迷和“终于想出了眉目”,几个情景真实生动,行文活泼有趣,有引人入胜之感。一个“嘿”,一个“哈”,作者当时的心情、表情都活泼泼地从词句里浮现出来,多么兴奋,多么得意。阅读这样的文字,总会让人感到亲切,感到愉快。
终于写到了因为笑而当众受罚的事——受罚是难堪的,事情读来却是有趣的。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理由的“情不自禁”的笑,一开口解释,就把同学们都惹笑了,难怪老师会误会“我”,把“我”赶出了教室。更有趣的是,“困窘和羞愧”的作者不仅庆幸自己被“及时”赶出了教室,而且想出了一条叫人忍俊不禁的“自我安慰的理由”:“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显然,作者这样自我安慰的时候,一定是把自己看成了有“重大发现”的了不起的人物,就像伽利略、布鲁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这样的自我安慰,表现出来作者的乐观和幽默,他讲的这个童年的发现的故事,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这样一篇有意思的故事,被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其学习价值该如何定位呢?
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指向的重点学习目标是感受风趣幽默的语言带来的阅读体验,体会风趣幽默的语言产生的表达效果。《童年的发现》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也就是说,学生应该通过前面两篇课文(《杨氏之子》和《手指》)的学习,比较充分地感受到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带来的独特阅读体验——轻松愉悦、忍俊不禁、引人畅想,进而领会到了不同的语言风格表达效果有所不同。那么,学习这篇略读课文,学生就会带着相关的经验和期待进行阅读,主动去“发现”课文的语言特点——是否给人风趣幽默的感觉,并且思考和判断——作者是怎样让表达显得幽默风趣的。
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里一次令自己骄傲的发现前后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甚至仅仅是题目,就很容易让同样是儿童的学生联想起自己的相关经历——而运用联结策略聚焦“发现”,尤其是聚焦令自己“骄傲”的发现,也就是很自然的了。就语文学习来说,这样的联结,应该是有层次的。针对题目的联结,是宽泛的,想到什么发现都可以交流;结合第一自然段的联结,要围绕“独立思考的结果”,要交流的是自己独立思考的发现;课文学习思考之后,重点应该是尝试用风趣的语言来分享自己的发现了。
1.读课题,说说看到这个题目,你联想到了正值童年的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2.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圈出这一段中自己印象深刻的信息,说说这些信息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是怎样的——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从第一自然段联想到自己有没有过通过“独立思考”收获的“发现”,如果有,说说是什么样的发现,怎样发现的,当时的心情怎样。
1.回顾单元阅读学习重点目标,自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的阅读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2)读完这个故事后,你的第一感觉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为什么?
3.细读思考并交流:作者是怎样让故事读起来有风趣幽默之感的?
(1)细读,从思路和语言两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批注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2)交流分享,欣赏作者的思路和具体语句的表达效果。
思路上,开篇设置悬念,尤其是第二自然段,用“我跟你们可不同”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语言上,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具体语句见解读部分)
1.你联想到的自己的发现,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与大家分享吗?尝试围绕自己的“发现”故事,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写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