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分析

1、 课文特色

《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小刺猬偷枣的高明本事,表现出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之情。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明快,叙述条理清楚。特别是动词运用准确,把刺猬夜晚偷枣的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2、教学设计意图。

(1)体现常态课特色,力求教学朴实有效。

(2)聚焦语文本体内容,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3、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枣、馋、缓、”等11个生字,会写“刺、枣、颗”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初步理解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反复练读,初步感受生动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初步理解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刺猬。

1、猜谜语,引出刺猬。

“生在田野中,昼藏夜里行,背了一身刺,遇敌呈球形。”

或“眼睛圆,嘴巴尖,背着刺儿到处钻”。(打一动物)

2、出示图文,认识刺猬。

刺猬又叫做“偷瓜獾”,体肥、爪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常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遇敌害时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刺猬扒洞为窝,白天隐匿在巢内,黄昏后才出来活动。3、引入课题,板题,读题:今天要学的课文讲了刺猬的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第23课——《带刺的朋友》。指导书写“刺“字。

(二)初读美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标记自然段,并找出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2、学习生词。

①认读生词(课件逐一出示,指读、集体读、比赛读等)。

②结合图片或说句子等方法,理解新词的大概意思:“玛瑙、朦胧、斑斑驳驳、恍然大悟、蹑手蹑脚”等。

③仿说词语:蹑手蹑脚   (  )手(  )脚

3、朗读句子:“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

4、 整体感知:这样月色朦胧、十分安静的夜晚,刺猬来到了哪里?做了什么事呢?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

5、交流,板书:夜晚 枣树上 偷枣

6、品读描写枣子的比喻句,感受生动的语言。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提示:用飘香的玛瑙写出了红枣的“诱人”,自然“诱出”了刺猬。)

7、刺猬是怎样偷枣的?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练读。

(三)课堂练习:1、在田字格里书写生字。2、摘抄比喻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练习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用总起句开头,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偷枣的过程。

2、体会小作者对刺猬的情感变化。

3、感受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细读美文,训练语言。

1、默读课文(2- -9)小节,划出写小刺猬偷枣时的动词。

2、媒体出示,学生口头填空。

①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上()。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 )向老树杈,又(  )向伸出的枝条。……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 )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②……它匆匆地( )来(跑 )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 )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 滚 )儿……归拢的红枣,全都()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③也许是怕人发现吧,它()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沿儿,急火火地()去了。

3、抓住动词,指导学生概括刺猬偷枣的三部曲:爬树摇枣——拢枣打滚——驮枣逃跑

4、感受生动的语言,练习感情朗读。

爬树摇枣

(1)理解“诡秘”,体会刺猬爬树时的小心谨慎;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2)表演“用力摇晃”,感受刺猬的聪明;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拢枣打滚

(1)感受刺猬的聪明及动作的熟练;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2)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驮枣逃跑   “急火火”的跑是怎样的跑?启发学生想像、朗读,了解刺猬急切的心情。

5、小结概括:刺猬偷枣的本事怎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6、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开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是怎样偷枣的。(自由讲——指名上台讲——集体点评)

7、随堂小结,称赞小刺猬的机灵、聪明。引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二)品读称呼,体会情感。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称呼变化: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

情感变化:    好奇―― 担心   ――钦佩

(三)赏读美文,拓展阅读。

课文选自作家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原文除了写刺猬偷枣,还写了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下面我们再读一个讲作者与小刺猬一家的小故事吧!(节选)

“从刺猬的脚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猬一旦发现有人打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吗?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作者多喜欢刺猬啊!你们喜欢吗?如果想知道更多的关于刺猬的故事,就想办法找来《带刺的朋友》的原文读读吧。希望大家平时多走近小动物,多了解他们,多关爱他们,像作者一样,做他们最亲密的朋友。

 

 

板书设计:

23  带刺的朋友 (刺猬)

夜晚    枣树上      偷枣 (本事高明 )

爬树摇枣

拢枣打滚

驮枣逃跑

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探索

——《带刺的朋友》教学反思

前天,在渭南市北塘实验小学执教了《带刺的朋友》一课,课后得到了在场的诸多专家指导,受益匪浅。

我所执教的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精读课文《带刺的朋友》,本文节选自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的长篇散文《带刺的朋友》。课文讲述了一只机灵可爱的小刺猬偷枣的故事,期间穿插着作者所思所想,情趣盎然。本单元的主题:我与自然 ;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教学后,反思了以下几点:

第一,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从统编教材的“双线并行”这一特点出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二,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第二学段“理解生词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由此可知,词语的学习是三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三,将“一课一得”的理念付诸于行动。从引导自主读书发现到理解交流讨论至读写结合运用,每一步都紧紧围绕“生动的修饰语”这一个知识在进行活动,层层递进;第四,以本节课的片段的学习总结学习方法,抛出探究的问题激发读书的兴趣,从课文走向整本书的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学时,以读书方法贯彻始终,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读,生生合作读,指名读,齐读等,在读这教学方式中完成活动,采用创设情景法设计了第三、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对比读书法”“问答读书法”“读写结合法”进行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关注学习方法是我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我从“扶”到“放”,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到运用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方面,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

在这节语文课上,我是可以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让课堂更开放一些,比如说可以从阅读展示《带刺的朋友》整本书开始,展示学习成果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展示自己对文章的解读,以“故事会”“课本剧”“自制绘本”“小儿歌”等多种方式来呈现读书的成果,如果打开思路,学生会在任务驱动下动手、动脑,小组合作去创造,也许,就会呈现出更精彩的课堂。

学科融合教育将让传统仅停留在知识传递层面的教学互动上升到各个学科融会贯通,重视和提升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提升其创新意识。

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根据我国教育部在2017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已经对STEM概念进行了本土化,不同于国外强调理工科,国内的STEM更加强调跨学科、项目制学习,目的直指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融合教育才是符合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的中国版STEM教育! 作为一线教师,只有将STEM教育理念付诸到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才会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020-7-21 9:15:05

教学设计

《身边的小事》交际方法指导与范例

2020-7-21 9: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