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上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这篇课文是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备课时,我想,这篇课文重在一个“情”字,这份“情”是博厚的、深沉的、凝重的。学生在本组前两课中都是领略毛主席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但是本课却是要让学生很好地走进他作为普通人、作为毛岸英父亲的情感世界,从字里行间体验、感受这份“情”,这既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激情,又需要学生设身处地地用“心”解读文本。因此我要求学生好好地预习,课前搜集了解毛主席诗词和有关事迹,结合“课前导读”中的提示进行自学。
教学时我想努力引领学生走入情境,尽力做到让孩子门们身临其境地去感悟那份“情”。但是在检查预习环节时,学生只汇报了几篇毛主席写的诗词,读得结结巴巴,有关毛主席的其他信息学生则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
特别是后来走进文本时,由于没有引导好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氛围,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汇报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时,便更显唐突,学生来来回回都是那么几句类似的感受,这让我始料未及,尴尬不已。而因为情绪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朗读起来自然也不能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平平淡淡,差强人意。我当时想就这样走下去吧,反正是一篇略读课文,怪只怪自己疏忽大意没有了解学情,一开始没有让学生了解课文事情发生的背景,没有奠定好情感基础,已经上成这样了,就走个流程吧,等全部汇报完了,结束课堂就是了。马上又想还是不对,不能让学生一堂课下来都没有自己的体验,毫无所获。
我只好打乱预定环节,把拓展资料先行展示,比如毛岸英与父亲一生短暂的父子情份、毛主席一家因战争牺牲的亲人等,加深学生的感悟,然后,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汇报自己的体会,这样一来,学生总算对课文的感悟更深了一层,已经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一些细枝末节,进行想象、分析,说得诚诚恳恳,合情合理,在教师的鼓励下,把课文扒了个“底朝天”,通过师生的互相交流碰撞、相互启迪,让句子中的内涵留在学生的心田,深刻地体会到了毛岸英的舍己为人、英勇无畏,及毛主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感受深了,读得自然好了,读得多了,感受又更深了。
纵观整堂课,前面很是不尽人意,中间对课文的感悟还是可以,但是后面,由于时间的关系,在对文章写法上的点拨上,又很有欠缺。
如果现在我还要重上,我想我还要播放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人数,把学生带入抗美援朝的时代。从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英雄人物入手,营造出学生对英烈们无限敬仰的情感。充分了解时代背景后,我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让你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然后,让孩子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再配乐朗诵描写毛主席复杂心情的语句,再让孩子们来体会毛主席的动作及决定,主席那博大无私的胸怀便能“水到渠成”地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最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