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项目化学习倡导变革传统的以听、讲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张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规划和设计,开展真正的语文实践性学习。统编语文教材背景下的自读课教学,也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使二者的结合有了内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语文项目化学习注重做中学,实施程序较为复杂。首先,是要通过真实或拟真实的情境,将学生带入项目;接下来,是要将情境任务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探索项目核心知识的热情;然后,是要在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形成学习成果;最后,是要辅以多元评价,用评价标准引领和调控学生学习,推动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真实情境,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项目化学习是一条开展自读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下面,我们就结合《雨的四季》的教学,来研讨一下如何运用项目化学习来推动自读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项目化学习的起始阶段包括提炼核心知识和明确学情两个环节。因此,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围绕语文课程内容的核心知识展开,而且这些核心知识要贯穿项目化学习任务完成的始终,包括成果展示和评价总结;二是教师要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设计驱动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逐步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知识。
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教学自读课,教师要想让学生自主发现课文中的核心知识,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比如,教学《雨的四季》,教师就要先引导学生研读单元导语、自读提示、课文和课后思考与探究,确定课堂教学涉及的语文要素,如“重视朗读和想象”“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揣摩和品味课堂 本版主持 张志刚48 2021.06 ·初中语言”等,以及人文主题“四季之雨的美”,并提炼出这节课的核心知识——通过朗读和品析,理解雨的四季之美,品味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感受作者对雨的四季之美深挚悠远的喜爱之情。
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教学自读课,必须关注学生的学情。教学《雨的四季》时,笔者使用问卷表了解到学生对课文蕴含的“情”(刘湛秋对四季之雨的喜爱之情)已有初步了解,也能找出四季之雨的特点,但在深入品味四季之雨的美和探究作者喜爱四季之雨的深层原因方面存在困难,于是在设计驱动性学习任务时,特别强化了引导学生用心体悟“四季之雨的美”这一核心知识,并借助项目化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建立了“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有效联结,促使学生的“惰性知识”活起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语文学习的深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真实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兴趣,唤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自读课文教学的项目设计,不仅要有一个指向核心知识的驱动性任务,还要让这个驱动性任务整合学生的困惑,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高度专注与积极参与。教学《雨的四季》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情境:
一家出版社选了刘湛秋的一些散文,并将其辑录成书。书名是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雨的四季”。为了回馈广大读者,出版社决定在书中随赠一张书签。设计方案初步拟定为以“雨的四季”为主题,为读者展现雨的四季之美。现在,编辑部诚邀你一起来设计!
不仅如此,笔者还将这个驱动性任务分解,并搭设支架,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了勾连。具体支架如下:
编辑部认为,书签应该打通视听界限,不光要满足读者视觉上的审美需求,还要给读者提供听觉上的享受。具体设想是:书签的正面要有优美的图片背景和图片命名文字;书签的反面要有二维码,读者一扫便可听到精彩音频;音频是朗读与图片命名文字相吻合的一句课文配文,并设置“为你说美”,为读者解说雨的四季之美。
这一示例为学生设计视听书签提供了方向和方法。学生给书签配图和为图片命名时,会深入到一幅幅美丽的“春雨图”“夏雨图”“秋雨图”和“冬雪图”背后,认真体会课文语言及其背后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进而自觉关注刘湛秋散文“诗一般的语言特点”。
这个语文项目化驱动性任务,视听书签背面的二维码是亮点,读者扫一扫便会打开包含两部分内容的音频,一个是“朗读课文配文”(这个任务学生要运用在教读课上学到的朗读方法,先对课文配文进行朗读设计,然后在规定的情境中活用);另一个是“为你说美”(这个任务实际上就是沟通读者、设计者和课文,进一步对课文配文进行品味,学生既要关注《雨的四季》独特的审美,又要捕捉作者浸染于文字中的情感),但不管是哪一个,都能帮助学生充分有效地落实驱动性任务。
书签背面如果只有一个二维码未免单调。于是,笔者又设计了另外两个次级驱动性任务。一个是仔细体会刘湛秋先生的情感,代他在书签的背面写一首小诗,寄给远方的读者,对“用学会的语言形式进行写作才是真正活化了知识”进行落实,引导学生在写诗的过程中,再次深入课文品鉴和咂摸语言,真正体悟刘湛秋先生作品“诗一般的语言特点”,并加以内化。另一个是运用习得的语言写一首小诗,抒发对雨的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这两个次级驱动性任务,都着眼于课文的核心知识,落脚于语文核心素养之一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有效的语文项目化学习驱动性任务,不仅要紧紧围绕核心知识展开,还要能解决学生的疑惑。笔者教学《雨的四季》时,有个学习小组选择“春雨润物图”在“为你说美”中进行了这样的解说:
春雨洗淋后的世界,一切都活了。树木仿佛睁开了明亮的眼睛。树枝柔软了,萌发的树叶像一层层起伏的绿波浪。花苞里滴下的水珠子,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你听,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发出沙沙的声音。
空气里也满是甜蜜。这一切使人感觉到春雨的清新、润泽、甜美。春雨,不仅是生命萌发的力量,也给作者的生命带来了活跃,更给作者的情感带来了滋润。
由这段解说不难看出,学生通过结合生活经验阅读品赏课文,不仅感受到了春雨洗淋后蓬勃的世界,还关联文章倒数第二段“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真正体悟到了雨有超越自然属性的价值,以及作者喜爱雨的深层原因,有效解决了教学难点。
项目化学习评价与学习成果的产生和交流紧密相关。完整的项目化学习成果设计包含成果的量规设计。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评价,不仅要对整个语文学习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还要重视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学习,指导学生制定自我评价表,促使学生善于倾听,互相补充,完善学习成果。请看下面的自我评价量规表:
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优点需改进之处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评价,仅仅有自我评价量规表不够,还要针对语文项目化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包含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评价量规表,引导学生在推进语文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对照量规客观审视自己(他人)的创意,反思并改进不足。请看下面笔者教学《雨的四季》时设计的评价量规表:
分析上表不难发现,进行语文项目化学习评价,成果展示环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的完美展示,还要挖掘学生完成驱动性学习任务过程中的个人思考、团队分工与合作、学习经验与反思等对学生成长有重要价值的因素。比如,交流“雨的四季”书签设计成果时,就不仅要展示方案成果,还要讲出方案形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与途径,以及小组成员经历的心路历程等,促进学生积累应对复杂生活情境下高难度任务的经验。
综上所述,基于真实情境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不仅能让自读课的“自”发挥真正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建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1]毕野 . 朗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以《雨的四季》为例[J]. 语文建设,2018(06).
[2]高鑫 .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自读课教学策略——以设计“昆明的雨”主题明信片为例[J]. 中学语文,2020(20).
[3]李建军 . 项目化学习视野下的名著阅读课实践探索——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