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读《曹刿论战》反思

从教30年,《曹刿论战》不知道教过多少回,曾经,心里也有过一些疑惑,但,一方面是自己的惰性,没有去细细深究;另一方面,教参里没说,我也就心安理得不去多事。教读《曹刿论战》,我曾经有过这样几个疑惑:1.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当时是普通老百姓,鲁庄公是国君,怎能说见就见呢?2.大敌当前,从鲁庄公心理需求的角度,不是应该先说“怎么打”么,曹刿见面第一句怎么就问“何以战”(凭什么打)?3.“齐人三鼓,刿曰可矣”,然后,齐师就“败绩”了,打仗真有这么容易么?我就想问问读者诸君,你们在读《曹刿论战》的时候,有没有产生过像我一样的疑惑?你们是如何思考这些个问题的?第一个问题。曹刿怎能轻易见到鲁庄公?春秋时,老百姓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城外的,叫“野人”,没有政治地位;一类住在城里,叫“国人”,是有权议论国事的,曹刿当时的身份,是“国人”,所以,他是可以见到鲁庄公的。第二个问题。曹刿见到鲁庄公,并没有着急慌忙地献计,告诉鲁庄公“怎么打”,看起来有点不合常规。但我们知道,当时齐强而鲁弱,在长勺之战前,齐鲁之间已经打过两仗,鲁国都打败了,此刻,齐国是来兴师问罪的(鲁国支持齐国的公子纠,差点杀了与其争夺君位的公子小白,小白即发动此次战争的齐桓公),鲁国此刻是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沾边,这种情况下,“凭什么打”当然比“怎么打”更为迫切。
第三个问题。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问题。我每每读《曹刿论战》都会有此一问:打仗真有这么容易吗?诚如是,《三国演义》就不用那么麻烦了,战场双方就等着对方先击鼓呗!魏军三鼓,然后蜀军击鼓,蜀军胜;下一场,魏军学乖了,让蜀军先三鼓,然后魏军击鼓进攻,魏军胜。
从战术角度,鲁军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曹刿率先破坏了战场的规则。当时打仗讲究“君子之风”,交战双方会约定好时间、地点,摆好阵形,然后一同击鼓,战车对冲,被冲垮的一方认输,战争结束。那时,讲究“不鼓不成列”,就是不进攻没有准备好的敌军;还讲究“不重(chong 二声)伤,不逐北”,如果对方已经受伤,就不再打了。打败了敌人呢,也不再追击。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几乎不叫打仗,而是村里小伙伴结伙打架。曹刿指挥的这一仗,是“出奇制胜”,他没有遵循当时的战场规则,而是后发制人。
到了后来,战争越发不讲规则,“兵者,诡道也”,后世的人们还提炼总结出杀人更多的“三十六计”,这是时代在进步,曹刿如地下有知,当自愧不如。
《曹刿论战》中,曹刿说了很多“金句”,有些成语甚至流传至今,今人耳熟能详,比如“一鼓作气”,还有“取信于民”,还有“辙乱旗靡”等等。
其实,曹刿所说的话里,我最欣赏的,还就那四个字:肉食者鄙。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71095.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3月 15日
下一篇 2024年 3月 15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