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写作怎么教:八下第三单元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学写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把读过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词或某一材料后的见解认识、心得体会、得到的教育、启示等,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是一种阅读笔记的主要形式。[1]学生要从“读”到“感”,写好并议论性的文章并不容易。张耀国在《如何写读后感》一文中“介绍型”“夹叙夹议型”“评述型”和“议论型”四种。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第三单元写作提示中的“适当引述”“感受力求深入”和“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三个步骤,从感知到分析再到论述,帮助学生一步步提升思维的品质,写好四种类型的读后感。

1

介绍型

介绍型读后感是在总揽全书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选择地介绍书中的内容。[2]写“介绍型”读后感要从不同角度引述文章,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这样才能准确找到感点,避免无意义引述的出现。例如下面这篇读后感:

陶渊明告诉我们桃花源是一个奇异的世界。他笔下的景是奇丽的。小村庄山环水绕,与世隔绝,宛如仙境。“中无杂树”“落英缤纷”,仿佛在你的眼前铺开一片又一片的红霞,如梦似幻,让人仿佛置身云端。他笔下的人是善良热情的。一个陌生人的闯入并未使他们心生戒备,反而争相热情招待。这位武陵人好似一面镜子,照出现世的冷漠,映出桃源人的赤诚。他笔下的情是浓厚的,人们的交往真诚相待,生活愉悦安宁。我想,平旷土地上,俨然屋舍间,桃花源人世世守望相助,真情代代流传。然而,这个美丽的世界却是充满了疑点的,陶渊明指出桃花源人的衣饰、口音与外界一致,魏晋与秦末相隔数百年,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如何能做到?为何武陵人再也找不到到桃花源的路?再联想到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这宛如仙境的桃花源,这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可见桃花源只是作者一个逃避现实的美好愿望罢了![3]

这一学生习作的引文较多,但是该生的引文并非简单概括《桃花源记》的全文,而是从‘景之奇’‘人之善’‘情之浓’‘疑之多’四个角度概括桃花源的特点,思路清晰地呈现出桃花源的美与幻,同时虚幻的美好与现世的冷漠对比更加强烈,引述时对《桃花源记》的内容重新进行了分类,这使文章读起来脉络清晰。

写这一类型的读后感时,对“感”和“联”的要求相对较低,以上习作为例,作者概括桃花源的“奇”后,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有这样的“引”和“联”作为基础,文章最后发出“这宛如仙境的桃花源,这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只是作者一个逃避现实的美好愿望罢了”的感想,就顺理成章了,感情抒发自然。这一类型的读后感引述多,纯粹的“联”“感”较少,着重于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去概述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部分学生理清文章内容,并在概括中找到感点。

2

夹叙夹议型

夹叙夹议型就是边叙述边议论。“叙”的部分引用书中的某部分特定的内容,聚焦书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简介引述书中内容,由这一点内容进行联想,顺势写下评价、联想、启发或赞美。[4]“夹叙夹议型”的方法虽然对原文的引述较多,但其引述集中在一点,更有聚焦性,这对“感”的要求更高,“感”就可以从感性抒情和理性分析两个方面入手,逐层深入。理性分析离不开客观的论述和相关事实的支撑,因此在“联”的部分可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以所联系的内容作为支撑感想的证据。例如有学生这样写道: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是美的,但它本地处偏僻,树丛环绕之下更是无人知晓,人迹罕至之处难免寒气透骨,幽静深远,令人心生凄凉惶然之感。无人问津的小石潭,因为过于凄清失去了他唯一的观众,而这位观众的离开,也不过是因为他的处境与小石潭太过相似罢了。柳宗元因为拥护改革而被贬为永州司马,从少年成名、满怀抱负的才子突然变成人人敬而远之的贬谪官员,门前冷落,同伴失散,孤苦的内心肯定有数不尽的凄怆。然而小石潭是美的,犬牙般的水岸,蛇行的溪流,澄明的潭水,它的美并不因为被人忽视而消失;正如柳宗元的才华是美的,清峻的诗篇,凄神寒骨的散文,短小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并不因为他的被贬谪而被埋没。美丽,只与自己有关。只要是美的,总有一天,你会被看见。[5]

与介绍型的读后感不同,夹叙夹议型的读后感“引”的部分集中在小石潭之美,既关注到小石潭“竹树环合”的幽邃之美,也关注到岸边线条曲折、潭水澄明的画面美。在引述部分原文以后,开始论述感受,可以从感性的方面谈,如“生凄凉惶然之感”,也可以从理性的角度阐发感想,如“它的美并不因为被人忽视而消失”。“联”,则可以联系作者的个人经历,寻找他与写作对象的相似点,展更深刻的论述。如上文的习作,作者先找到柳宗元与小石潭境遇的相似性,再通过联系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思考“美”与外在评价、人生际遇的关系,通过理性的分析得出“只要是美的,总有一天,你会被看见”这样的结论。

虽然“夹叙夹议型”方法引述原文的部分仍然较多,但它与介绍型读后感的文章有些许不同:一是聚焦性更强,感点和引文都由文章的某个方面引出而非面面俱到,要求学生就一个方面发表感受,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或规律;二是文章结构不同,介绍型读后感的文章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为“引——感——联”或“引——联——感”,夹叙夹议型读后感则是至少由两套这样的结构构成,第二套结构为前一套的递进。

3

评述型

评述型读后感就是通过介绍书的内容进行客观、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评述型读后感中,内容介绍处于次要地位,所介绍的内容是为评价服务的,评价是文章的关键和核心所在。[6]因此,评述型读后感“述”(引用)的部分一定要少而精,“评”(感、联)的部分要丰富。如何把感、联的部分写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写感受。即原文带给你的感性印象。例如,“《社戏》中的人物天真、淳朴,村景静谧又带着几分飘渺。”

(二)写变化。写由文章引起的思想变化。例如,“《安塞腰鼓》中的鼓声仿佛敲在了我的心上,隆隆,隆隆,隆隆。敲碎的,是我被城市束缚的心,唤起的是我对原始生命力的向往。

(三)写联想。联想到生活和阅读经验中相关的内容。例如,“吴伯箫笔下的灯笼,总让我想起外婆的手电筒。以前村里路灯少,外婆总会打着老式手电筒送我回家,黄色的的灯柱在黑暗中破出一个洞,外婆用平稳的语调和我讲红螃蟹大战青螃蟹的故事。虽然是送我回去,倒也和吴伯箫打着灯笼迎接祖父回家一般温馨。

(四)写质疑。针对不赞同的内容写质疑和批评。例如,“我认为‘随风直到夜郎西’是更好的表达。‘随君直到夜郎西’,也许是更符合李白原来创作的版本,但我认为,‘随风风’和上一句‘明月’的轻盈更相称,也化虚的‘愁心’为实的‘风’,画面更形象生动,也暗合了‘寄’的流动之感。”

根据感点和引述的内容选择合适的两到三种方法搭配使用,就可以使文章“评”的部分内容充实。如:

王叔远手下的核舟,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初读《核舟记》,我便为王叔远精湛的技巧所折服。一寸不到的狭长核桃,有扇有壶,有珠有炉,船上的窗竟然还能开合,这是多么灵巧又稳定的一双手,才能雕出这样细致的场景呢?笨拙如我,是连一只小船都雕刻不来的,遑论如此精细的摆件了。再读,则是为王叔远高超的艺术水平所折服。王叔远手下的人物,神态不一,苏黄的认真,佛印的闲适,舟子的专注与活泼,每个人都是个性十足,神态栩栩如生,好像这个场景就发生在眼前。这不禁让人想起街头小摊的“米雕”,也就是人在米上刻字。能做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雕刻者技术精湛,但那也仅仅止步于技术罢了,雕出来的字也就只能看出来是字罢了,毫无美感可言。这就是艺术与技术的不同,真正的艺术,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抓住物之形,更要丰富的想象力与高超的表现力,表现物之神。[7]以前我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是不以为然的,认为只要手熟就能当好匠人,直到读了《核舟记》,才知道这样的“状元”,是能把技术化为艺术的。

这一读后感的感点就带评价的色彩——“真正的艺术品”。文中引述的内容非常简要且围绕“真正的艺术品”这一总评价:一是核舟内容之丰富,显示其技术的高超;二是人物神态之生动,概述苏、黄、佛印三人的形态。在“感”这一方面,既有“灵巧稳定”这样感性的、粗略的读文本感受,也有“直到读了《核舟记》,才知道这样的‘状元’,是能把技术化为艺术的”思想变化。这样的“感”围绕“艺术品”这一评价来,有层次,有变化,内容更为丰富。在“联”的部分,有“笨拙如我……”这样的个人生活经验,也有“街头米雕这样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两处“联”的内容有点有面,与“感”形成对比,反面证明了核舟技艺的高超和艺术表现力之强,有力地支持了“王叔远手下的核舟,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这个评述型感点。

4

论述型

论述型就是根据书的内容,在认真研读、精心提炼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点,然后再用书中的观点来论证。[8]可见,这类型的读后感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把握文章/书中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在论述型读后感中,“引”的内容作为支持“感”的论据出现,因此,“引”的内容要更有针对性,要能精准地支持“感”的抒发。

而“感”的内容既要围绕自己的感点、论点展开,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组织自己的思路,如感性和理性,正面和反面,联系古今、个人、家庭、社会等不同方面的情况和例子,去论述自己的感想。但又不能脱离“读”的内容,善于利用所读内容作为论据,将读后感写得深刻。例如某学生习作这样写道:

《蒹葭》中“伊人”的形象是有多重性的。伊人可以是爱慕的对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个伊人神秘又朦胧,在满是露水雾气的清晨里,她站在河的对岸,我苦苦追寻却又求而不得,但还是为她的背影心神荡漾,这可不就是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伊人可以是清高的贤才,这个伊人在河岸、在沙洲,我三番五次地苦苦寻找,只为见他一面,好比刘备三顾茅庐,朱元璋三请刘伯温,左右天下的奇才,择主总是慎之又慎。伊人可以是理想,河水阻隔了“我”与“伊人”正如现实的困难阻隔了我与理想,“我”“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寻找,不就正如我们为理想“上下求索”的过程?[9]

这篇读后感就是一篇典型的论述型读后感。其论点是“‘伊人’的形象是有多重性的。”作者围绕感点围绕“多重”阐发自己的感想,在论证“伊人”为爱慕对象时,作者直接引述《蒹葭》第一章的内容作为论据,表达了自己对伊人的感性认知——“神秘”“朦胧”,并且把这一份感性的认知作为理性分析的基础。这是将“引”作为“感”的论据。在论证“伊人”与理想的相似性时,又主要用“联”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把“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这样的反复,和三顾茅庐、三请刘伯温的历史典故比较,论证其中的一致性,将“引”和“联”的内容作为“感”论据。最后,作者则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以自己追寻理想的经历为例,论证“伊人”与理想的相似,“联”内容和角度有较大的跨度。

由此可见,论述型读后感注重理性分析,因而对“引”“感”“联”的使用较为灵活,不一严格按照“引”“感”“联”三个步骤来写,重要的是能条理清晰地论述所“感”,并合理地用“引”和“联”的内容,为“感”提供合理的支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

“引”“感”“联”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由此组合出的四种不同类型的读后感,能让学生的思考更加全面或更有深度,提高表达的清晰性和条理性,让读后感更加饱满充实。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70517.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2月 28日
下一篇 2024年 2月 28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