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创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尽管生活艰苦,仍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1、《狗·猫·鼠》
在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这篇文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鼠:弱小者的象征
猫:资产阶级文人,暴虐者
勾连情节:格列佛对“耶胡”的态度有相似之处,都运用讽刺。
微感悟: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对弱小者要同情,对暴虐者要憎恨并要抗争。
2、《阿长与〈山海经〉》
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阿长的身份及称呼的由来,“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长妈妈连自己姓什么也不为人知。
第二部分:作者主要选择了几个典型事例写对长妈妈的讨厌,并写渐渐对长妈妈产生敬意。作者厌烦长妈妈。一是厌烦长妈妈啰嗦(“常喜欢切切察察”),甚至怀疑长妈妈在家中挑拨是非(“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二是厌烦长妈妈限制“我”的行动(“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三是厌烦长妈妈睡觉占地(“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四是厌烦阿长繁琐的细节,厌烦长妈妈的许多“规矩”和“道理”,特别是过年的规矩,从压岁钱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等等。
后来写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而对阿长产生“空前的敬意”。这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引起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但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和“我”毫不相干,“我”并没感到可怕。但当长妈妈讲到她们一排女人脱了裤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时,“我”“不能不惊异”,“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这是由“厌烦”到“敬重”的第一次转折。
因长妈妈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而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
第三部分:写哀悼长妈妈,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情节概述:称呼的由来→切切察察的毛病→麻烦的礼节→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买来《山海经》→深切怀念
性格评点:有点粗俗、迷信守旧、但却善良热心、忠厚真诚
勾连情节: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海伦对马克·吐温的怀念
作者情感:①由“厌烦”到“敬重”;②对像长妈妈一样的下层民众的同情。
写法赏析:欲扬先抑
微 感 悟:①阿长虽有点粗俗,但对鲁迅的热心,内心的善良深深感动着读者,人世没有贵贱,愿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之心,真诚地对待他人。②阿长是社会上的弱者,但却是有着善心的伟人,我们应多关心像阿长那样的生活在底层的有着美好心灵的人。
3、《二十四孝图》
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概 述: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
作者感情:得到《二十四孝图》既高兴又扫兴的原因:
高兴: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书中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不识字的人,如阿长,只要一看图便能滔滔讲出一段故事。
扫兴: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主题思想:虚伪、残酷的封建孝道。严厉地批判了封建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
微 感 悟:儿童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眼中的世界也应是绚烂夺目的,然而当时的封建礼教只允许儿童读背四书五经,却不许儿童接触任何有图像的书籍,这无疑是扼杀儿童热爱美丽、憧憬美丽的正确性,是对儿童成长的摧残。
4、《五猖会》
这是鲁迅儿时回忆去东关看五猖会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因为东关离县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前夜预定好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陆续搬下去了。儿时的鲁迅笑着跳着,催他们搬得快些。忽然,工人脸色变得很谨肃了,小鲁迅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他身后。父亲叫他把书拿来,他忐忑着,拿着书来到父亲面前。父亲教他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背出来就让他去看会,否则不准去。这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鲁迅的头上,他读着,强记着。
太阳升得很高了,鲁迅才有把握走进了父亲的书房,梦似的就背完了。父亲这才答应让他去。大家同时活动起来。工人们把他抱起来,仿佛在祝贺他的成功一般,但鲁迅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这一切对他都失去了意义。
这篇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情 节 赏 析 背《鉴略》
原因:我即将出发看五猖会,父亲强令背《鉴略》。
经过:我艰难地背诵出一段不懂的文字,父亲才让我出发。
结果:先前兴奋的心情全没有了。
情感变化:高兴地笑着、跳着、催着——忐忑、担着心地强记——梦幻铁钳的帮助——热门却没有什么大意思。
父亲性格:刻板、严格、权威
主题思想: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微感悟:①封建教育的不合理,导致儿童的稚气被抹杀,这一点不可取。
②现在的教育依然不合人意,现在的孩子照样健康不起来,它将孩子的天真烂漫统统剥夺,这样会使孩子成为一种眼界狭窄、纸上谈兵的人。
5、《无常》
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情 节赏 析 无常被打
原因:看见母亲哭死去的儿子太过悲伤。
经过: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
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性格评点:爽直公正、有人情味
主题:①具有人情味的鬼。作者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②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丑恶现象。
微 感 悟: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一开始总写百草园的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表明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与留恋。接着写“我”在百草园的生活。然后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以及“我”对这个故事的感慨。再写冬天时在百草园中的雪地上捕鸟时的乐趣。
第二部分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首先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的特点以及先生的为人。接着写初次见先生,问先生“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得到答案。然后写偷偷到后花园去玩,后花园的乐趣。最后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以及“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描画儿。
情节概述:乐趣无穷的百草园——枯燥威严的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后花园。
性格评点: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是鲁迅颇为敬畏之人。
主题: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勾连情节:藤野先生、莎莉文老师
微 感 悟:教育应充分兼顾儿童的天性,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7、《父亲的病》
故事发生在鲁迅年轻时的绍兴城,鲁迅的父亲患水肿,长年无法康复,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神医”来看,开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而听说那神医还天天坐着轿子阔气着呢、生活好得很、还康健,听了如何不叫人生气。
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表明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同时作者也在其中表现了对封建社会的深恶痛疾,文中最后一段中,作者按封建社会的习俗呼唤自己的父亲,反而令父亲不能走好。
主要人物:陈莲河
性格评点: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
作者情感:对巫医的极大不满和痛恨。
艺术特色:反讽
微 感 悟:人要有真本事,要凭良心办事,靠本事吃饭。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8、《琐记》
回忆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作者在雷电学堂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谁,这体现了封建社会思想十分陈旧,而且对新思想不接受,排斥。在鲁迅生活的年代,正好赶上百日维新,但很多老辈的人并不支持,国门洞开的原因之一正是文化闭塞,而鲁迅先生很有主见,提倡学习新的文化。
本文中的衍太太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角色。譬如,她怂恿孩子们冬天里去吃水缸里结的冰,还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她还鼓励孩子们比赛“打旋子”,还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当她看到孩子的大人出来时,马上就会变换口吻说道,“你看,不是跌倒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们不要旋,不要旋……”
情 节赏 析《琐记》
概述: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弊端和求知艰难——衍太太其人——接触进化论、阅读《天演论》
主要人物:衍太太
性格评点: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
相关情节:①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②鼓励孩子吃冰、打旋;③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箱;④怂恿“我”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流言。
艺术特色:反讽,表面赞扬衍太太,实则鄙视她。
勾连情节:①喜欢多事、粗俗愚昧,却又真诚关爱儿童的长妈妈;②热情教诲弱国学生、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③开药引要原配蟋蟀的陈莲河等。
评价:①做人不可太过自私自利,要有自己的底线。②暗地里使坏的衍太太不可取。
9、《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散文,是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以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文中写了七个典型事例:
①“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②“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④匿名信事件。⑤看电影事件。⑥与藤野先生道别。⑦怀念藤野先生。
其中“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里有包括了4个事例:
①修改“我”的讲义,表现先生对学生关心,认真负责。②订正“我”的解剖图,表现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循循善诱。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表现他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④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表现他严谨求实精神,对骨学的浓厚兴趣。
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情 节赏 析《藤野先生》
概述:添改讲义——修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女人裹脚——处理匿名信——道别——怀念
主要人物:藤野先生
性格评点:①生活朴实;②教学严谨;③正直热情;④没有民族偏见
主题思想:①对藤野先生的深情怀念;②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
勾连情节:①寿镜吾;②莎莉文
微 感 悟:①美好的师德,是教育界永恒的呼唤!②超越国界的爱才是大爱。
10、《范爱农》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范爱农,名肇基,字斯年,鲁迅同乡,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刚到横滨时遇见了来接他们的鲁迅和子英。关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给师母带去的绣花的弓鞋,鲁迅看到后嗤之以鼻,摇了摇头,被范爱农看到了,范爱农从此对鲁迅不满。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又看不过去,摇了摇头。
1907年日本留学生们接到安徽巡抚恩铭被刺杀、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的消息,举行同乡会时他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的想法,专门跟鲁迅作对,从此总与鲁迅作对。
后来范爱农由于没钱回乡,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熟识了,范爱农解释了为何当年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
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十分高兴,来找鲁迅去绍兴,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报馆案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作,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他是凫水的能手,所以鲁迅一直怀疑他是投水自杀的。范爱农的一生正代表着那时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际遇和境况,所以鲁迅以深沉的同情作诗悼念他。
情 节赏 析 绣花鞋事件、让座风波
主要人物:范爱农
人物形象:为人孤傲、倔强,不满黑暗现实,外表冷漠,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对革命极大热枕,但也有失利后的苦闷。
情节勾连: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①同乡会争执;②故乡重逢;③学校共事。
微 感 悟:鲁迅视爱农为挚友,在短短的几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本文所写的四个片段来看,鲁迅先生和范爱农所表现出的感情态度是多么惊人的相似:满腔的悲愤——不满和无奈——苦闷与绝望——思念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