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与母爱 ——《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文本解读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1951年,史铁生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插队。21岁时不幸双腿瘫痪,后于1972年返回北京,之后又患肾病并发展为尿毒症,每周要进行3次透析,勉强维持生命。2010年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史铁生堪称经典的作品,除了《秋天的怀念》,还有《合欢树》和《我与地坛》,三篇作品均表达有对母亲的怀念。

一、秋菊

《秋天的怀念》创作于1981年,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秋天的怀念》所写季节为秋天,文章题目及“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等均可佐证。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可是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却往往是“愁苦”的代名词。“萚兮萚兮,风其吹(漂)女”,让人从秋天落叶中看到生命的流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让人随秋天落叶感受慕盼与哀怨的情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让人在秋天落叶里感受身如飘蓬般坠入江水。秋天的“悲苦”似乎与“落叶”最为契合,可史铁生却一反此“契”,选择与“菊花”勾联。

史铁生的母亲于1977年去世,史铁生的妹妹史岚在《我和哥哥史铁生》一文中便有回忆,“一九七七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她突然开始大口地吐血,又是爸爸和邻居把她弄到哥哥的轮椅上送去医院,她由于肝硬化引起大出血住进了重症病房……不到十四岁的我,守在妈妈身边,看着她艰难地呼吸着,我感到那么的无助……终于妈妈熬不住了,在昏迷了一周之后,扔下我们走了。哥哥的好朋友燕琨大哥,背着哥哥去见了妈妈最后一面。”(原载《北京青年报》,2011年12月31日)此时的史铁生26岁,双腿已瘫痪5年,母亲去世后的四年,史铁生写下了《秋天的怀念》。春天本是希望的季节,可是,面对自己瘫痪的双腿,面对至亲的逝去,这个希望的季节也变成了秋的肃杀。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在得知母亲重病,最后面对母亲逝去,原本绝望的史铁生,于绝望中更添了绝望。于是,史铁生于这绝望的秋天中点缀着些许菊花,“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菊花开了,史铁生却身处双腿瘫痪的绝望中,一面是生命的怒放,一面是生命的枯萎,一明一暗,一暖一冷,史铁生陷在命运的深渊,无法自拔。菊花又开,母亲却永远离开,一面是生命的绽开,一面是生命的殒没,一面是母爱,一面是懊悔,一面是顶点,一面是终点,一生一死。于是,史铁生似乎明白了,生命终会陨灭,菊花还会再开,终于“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这“菊花”不止开在北海,也开在史铁生的“伤口”;不止开在史铁生的心田,也开在母亲的墓前。“菊花”是与史铁生悲惨遭遇的鲜明对照,也是史铁生对母亲深深的悼念;是母亲对史铁生不离不弃的执念,更是史铁生向死而生的铮铮誓言。“黄色的花淡雅”,“淡雅”如母亲平淡的生活,“白色的花高洁”,“高洁”如母亲伟大的生命,“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热烈”“深沉”如母亲春风般的母爱。紫红色是尊贵的颜色,在史铁生的心里,母亲的生活、母亲的生命与母亲的爱,弥足珍贵,“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二、春树

《合欢树》创作于1985年,当时史铁生34岁。文章以时间为序,回忆自己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的往事,且由树及人,既写母亲,也写自己。文中反复提及合欢树,如“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以上几处,“刚出土”“没有发芽”“长出叶子”“开花”等,均是合欢树在春天的状貌。33岁的史铁生在文中尽管回忆了不同时期的往事,但回忆的重点似乎应为三十岁,“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史铁生的第一篇小说《爱情的命运》于1979年发表,母亲1977年春天去世,母亲未能见到史铁生的作品发表,未能推着史铁生去北海赏花,也未能见证史铁生的“成长”。母亲的去世让史铁生悲伤,母亲的合欢树在不断生长,破土、发芽、长叶、参天,可“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春天给人以希望,可母亲却在充满希望的春天殒没,春天给本就绝望的史铁生又增绝望。春天是四季的起始,一年、两年、三年……合欢树“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合欢树由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而亲手种树的母亲却已离去,史铁生也由健康到残疾,时间在流转,生命却在逝去。史铁生因母亲逝去而悲伤,却说“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享受这“悲伤”,享受这“悲伤”里春天的气息,母亲的味道,深挚的母爱,母亲始终温暖的鼓舞。史铁生并未永久停留于悲伤,而是在合欢树绿荫的庇佑下,不断成长。

三、四季

《我与地坛》创作于1991年,史铁生40岁。细读文本,我们发现,《我与地坛》描绘了四季。“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描绘了春天,“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描绘了冬天,“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描绘了夏天,“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描绘了秋天。

史铁生对春天有着特别的情感,他说,“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自己出生于春天,病痛于春天,母亲于春天逝去,自己也在春天老去,春天给了他残忍,也让他重拾了坚强而生的渴望。“因为这园子”,因为这园子的四季,他“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在史铁生眼中,这四季是“一天中的时间”,是“乐器”,是“园子里的声响”,是“园中的景物”,是“心绪”,是“艺术形式”,是“梦”,更是他的“命运”。史铁生无法忘却身体的障碍与精神的绝望,却可以在地坛找到“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史铁生看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惑的年纪,他看到的太阳,“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史铁生知道那不是他自己,可是,精神世界里,不正是有一个“欢蹦”的他吗?于是史铁生在文章最后写到:“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史铁生从四季中寻得希望,这希望来自秋菊,来自春树,来自地坛,归根结底是来自母亲。

(说明:文中作品创作时间参考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史铁生作品全编》后的《史铁生生平及创作年表》)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4682.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9月 7日
下一篇 2023年 9月 7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