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五六年级,不少家长问我:
“要不要让孩子读四大名著?”
“读原著好还是改编版好?”
“怎么帮助孩子啃下名著?”
从五年级开始,四大名著内容就进入了统编语文课本(单独编了一个单元),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到初中、高中,学校要求孩子把四大名著“整本”读下来,而且是必读必考内容。
于是就存在一个问题:五年级,同一个学期,出现四大名著,难道让孩子把四本书都读下来?
这个问题,我在一年前的视频号里有表达过想法——
我核心的观点是:四大名著,小学生不需要全部读完,且读完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有些书,难度相对大,比如《红楼梦》小学生全部读完,大部分孩子是不可能的。我的建议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孩子能读懂,鼓励他读,读不懂,选几个精彩的故事读读,即可。
至于读原著,还是选编的?
我个人的意见是读原著好,因为改编版质量良莠不齐,有的版本甚至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
可是提到读原著,家长的问题又来了:“孩子读不进去怎么办?”
其实不光家长愁,很多老师也愁。
不只四大名著,任何书的阅读,我都建议顺其自然、兴趣至上。孩子喜欢读就鼓励他读,不喜欢不能硬逼着读,否则孩子会更厌烦。
孩子们都爱看《哈利·波特》电影,《哈利·波特》里有一个9¾站台,穿过这个站台就能从现实世界进入到魔法世界。读四大名著也一样,想帮助孩子进入名著世界,爱上经典阅读,关键于在启发孩子的兴趣,找到像9¾站台一样的“入口”。
图片
但这件事不容易,由谁带领,推开哪一扇门,进入哪一条路径相当重要。
我最近发现一套书——《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它是一套四大名著加上《儒林外史》的“精选版”,这套书的作者侯会老师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是国内知名的明清小说研究专家。
点击图片或扫码即可了解详情
这个版本的特点是对原著的“选粹”,并通过“阅读提示”,带孩子读出原著里的“金山银山”,又教给孩子一套高效的读书方法,很适合中小学生拿来读读。
01
阅读是件快乐的事
名著完全可以选读、跳读
阅读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每个孩子开启四大名著的门径都不同。
我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在姑父家遇到了生命里的第一本书——《水浒传》,读得如痴如醉。后来又读了三四遍,把《水浒传》108将的绰号都记住了。
我听说有孩子读《水浒传》是从第47回“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到第50回“吴学究双用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着迷的,“宋江三打祝家庄”这个故事反反复复读,读懂了读上瘾了,才翻到第一页从头开始读。
这么读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
读名著从最精彩的故事入手,是一个好方法。侯会老师就有一个比喻:“吃鸡时,谁都知道先抢鸡腿儿”。
所谓精选本,意义也正在这儿,先从原著中最精彩、最引人入胜的故事切入,最容易挑起孩子的兴致。
在这套书中,侯会老师就用了这个方法,比如《西游记》他精选了“三打白骨精”“车迟国祈雨”“三调芭蕉扇”等12段故事;《三国演义》精选了“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18段故事;《水浒传》精选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重要人物的14段故事……
图片
既是精选,就是直接取自原著那些千古烁金的经典篇章,将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充分体会到千古经典和心灵撞击的巨大冲击力。
这一点是改编版做不到的。
侯会老师的这个版本,也有一点改动,就是对章回小说中穿插的韵文,比如“有诗为证”这些做了删减,这一点我也支持。
韵文过多会影响故事情节的顺畅,小学或者初中低年级的孩子其实可以跳过去,暂时不读,这样既保证了原著的精华,又照顾了孩子真实的阅读情况,可见侯老师真是用心了。
02
名家指点
带孩子读出原著的“金山银山”
那是不是把原著精彩的桥段选出来,孩子就能自动喜欢上读呢?不一定。
说实话,对于四大名著,很多成年人阅读起来也是有难度的,读不懂、犯怵都很正常,对孩子来说,更犹如攀登高峰。如果父母有时间有精力,可以跟孩子一起读,读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一起讨论、交流。
但真正把四大名著读懂读透,读出趣味,最好还是有一位名家,帮助孩子“理读”。
很多人可能有体会,同样看一部书,自己读起来可能味同嚼蜡,名家讲出来就异常生动,这跟讲述者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储备密切相关。(补一句:这其实也是语文老师的工作功课~~)
我看侯会老师在把原著精彩的篇目选出来的同时,每个篇目前还精心撰写了一篇“阅读提示”。
图片
这些阅读提示,我仔细看了看,有的地方真叫人拍案叫绝。
能看得出,这是他自己几十年的阅读心得和教学经验的结晶,侯老师绝不长篇大论,而是分几点把选中的原著内容好在哪儿,阅读时要注意什么都点出来,有分析,也有提示,相当于他亲自带着孩子们,一回一回地把原著读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再补一句:侯会老师把语文老师该做的功课都做了,语文老师也可以拿它直接当教案哦~)
举个例子,《红楼梦》选粹第一节就是“林黛玉进贾府”,阅读提示中就对黛玉性格心理做了简单分析,是这样写的:
黛玉小小年纪就失去父母的怙恃,来到陌生之地,要独自面对一群陌生的亲戚,其幼小心灵所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她打定主意:进入贾府后,“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多行一步路”,生怕被人耻笑。这也奠定了黛玉敏感压抑、多愁善感的性格。
黛玉又是聪慧的,贾母问她读何书,她答说读《四书》;她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回答:“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后来宝玉问她读何书,她便说:“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表现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小心谨慎。
要是孩子自己读,不一定能留意到这个细节。
图片
“阅读提示”中,有时也涉及一些文化知识,比如《三国演义》有一篇,侯老师给孩子普及了古人姓名称谓的学问。什么时候直呼姓名,什么时候称呼表字,什么时候称关羽,什么时候称云长?孩子读到这个地方,会觉得很有意思。
这套书对原著“选粹”文本的注释之多,超出我的想象,不会读的字,不明含义的词或者陌生的历史知识点,都附有详尽的词语注释。
图片
编辑给我了几个数据,《水浒传》选粹的词语注释加起来有1.5万字,《西游记》的注释超过2万字,《儒林外史》的注释2.4万字,五册书光注释,就有10万字!这也证明编撰者的诚意,掏心掏肺,真心希望对小读者有所帮助。
03
速读与精读结合
帮孩子在短时间读透一部大书
读原著“选粹”很过瘾,可怎么实现新课标要求的“整本读”目标呢?
我们知道,《西游记》被列入初一必读书目,《水浒传》《儒林外史》是初三必读书目,《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是高中必读书目。
四大名著加上《儒林外史》原文一共多少字?395万字!真要把这几个大部头,一字不差地读下来,我相信很多语文老师也做不到。
今天的孩子,一是没有这么多时间,二是孩子就是对某一部名著不感兴趣怎么办?我们知道这样的孩子其实不在少数。
那怎么能把“整本读”的要求落实,又能真正具备考试答题能力呢?说实话,这又是一个难题。
侯会老师真不愧是搞教育30多年,作为语文老师的老师,他真的非常有经验,他给孩子“支了一招”——速读。
真正的学霸,学习的过程其实是轻松的,之所以轻松实际是有“方法”,读古典小说也有更高效的办法。
速读是《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这套书的一个版块。它并不是简单的“内容提要”“故事梗概”,而是对全书情节的全面梳理。
譬如《红楼梦》一共120回,侯老师把它归纳成58个情节段落,每个段落有个小标题,同时注明这是小说中哪一回的内容。
图片
这样孩子对整部名著的人物、情节就“成竹在胸”。
比如今年高考题目中就有《红楼梦》“大观园宝玉题对额”的情节,侯老师在“红楼梦速读”第10节“元妃省亲”中提到了:
“几经筹划实施,迎接贵妃的省亲别墅建成。贾政带着众清客及宝玉一同游园,每到一处景致,贾政便要宝玉题额作联。宝玉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贾政也很得意。”
——虽然只是简单几句,但情节的背景、人物,都有所交代,考生在答题时,有不会出大差。
《红楼梦》全书逾100万字,侯会老师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将速读部分浓缩为3万字。
图片
按300字/分钟的通常阅读速度,全部读完只需不到两个小时。因为每段故事都标明所在回数,又便于孩子随时与原著参照,把速读与精读结合起来,这样把原著读下来就不是难事了。
04
打开视野
真正读懂读透名著
讲到这里,我实际上是在倒着讲这套书,先讲最重要的“选粹”,也就是选读;再讲帮孩子完成“整本书”阅读的速读,最后我们来讲一讲,这套书里我认为最能体现侯会老师名著解读功力的一部分——话说。
古代章回小说,是我们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分章叙事,结构相对比较松散。
所以有的孩子会说:
“《西游记》有什么好看的,就是反反复复打妖怪?”
其实这不怪孩子。因为名著的内容只从文本本身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定的对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名著版本源流、艺术特色等等这些的了解,想把四大名著读懂读透,读出趣味来很难。
这套书的“话说”部分,侯会老师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用有趣的方式,帮孩子打开读名著的眼界。
比如他会讲这部书的作者是谁?怎么想起写这本书,写作的经历,作者要把什么样的思想主张告诉读者,书中有哪些生动的人物、精彩的故事……
图片
还包括这样的话题:孙悟空是“国产猴”还是“外国猴”?三国魏、蜀、吴哪个集团人才最多?(居然不是蜀汉!)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是怎么排列的,是不是有点乱?梁山好汉的原型是“山贼”还是“水寇”?……
侯会老师就是用这种口语化的语言,跟孩子聊天,孩子听着这样的讲解,你会渐渐感到,这几部大书不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书里的内容,可能还挺有意思。
在今天,扔给孩子几本大部头的古典名著,让孩子读,教孩子读,肯定不是最好的策略。就好像孩子学游泳,一开始就让他跳下水去,孩子肯定不敢。我们总要递给孩子一个游泳圈。
读名著也一样,要找到一条途径让孩子一点一点进来,用某种方式让孩子体会到、感受到原著的魅力和可爱,才能激发起孩子的阅读热情,而侯会老师这套书也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2255.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