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语文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学习选择合适的内容、用恰当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
第三单元是习作单元,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意思就是,我们要学会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且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课本P41图,注释(要求)】
新授:
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别了,语文课》,是香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何紫的优秀作品。读了课文的标题,你有什么感受?谢老师从中读出了依依不舍的感情。文中的小主人公陈小允因为要跟随家人移民出国,再也不能学习中文了,因此他对语文课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这篇文章,就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课件出示:全文图片,放大标题】
二、梳理课文脉络(暂停5分钟)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了解课文围绕主人公和语文课说了哪几件事(可在课文中做批注)。【课件出示:PPT阅读要求】
请按下暂停键,花5分钟静心默读并思考。
同学们,默读完毕,你是否已经有了答案了?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课文里都说了哪些事情。
【课件出示:梯形图,逐一出现五个事例】
旁白:
第一件事:“我”原本不喜欢语文课,但是今天却认认真真上了一节语文课。
第二件事:“我”一口气读完了张先生送我的书。
第三件事:得知移民以后不能再学中文了,“我”很着急。
第四件事:“我”默书有很大的进步,得到老师的表扬。
第五件事:离开祖国前最后一次上语文课的情景
以上这几个事例,都伴随“我”心情的变化,我们把这种变化,作为课文的第二线索,一起来梳理一下。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全文,从文中圈画出表现人物的心情和情感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用词语概括,然后把表示心情或者感情的词语,填到下面的图中去。
同学们,经过前面的梳理,我们知道了文中的 “我”对语文的感情是从一开始不喜欢,到有了浓厚的兴趣,再到最后下决心自学语文,其中还交织着懊悔、难过、欣喜和感动等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作者是通过怎样的事例、经过怎样的描写才将小主人公的这种情感的变化展现出来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重点浏览课文中三处带有旁批的段落,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四、阅读交流
我们先看第一处批注的段落,课文第5自然段。老师小声读,同学们放开声音读。
【课件出示:结合旁批1,精读第5自然段,圈出表示情感的词语】
我听后吓了一跳。我拿起一张报纸,但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的。我现在念五年级,可是因为我过去不喜欢语文课,实在学得不好,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四年级的程度。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短短一百多个字,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情感起伏变化。
你们看,陈小允一开始知道要去危地马拉,不能再学习语文的时候,“吓了一跳”,这说明,他是非常渴望能继续学习语文的。作者又写了读报纸的事例,陈小允喜欢报纸,却有不少字不认识,他反思自己因为不喜欢语文课,所以自由三四年级的水平,于是非常懊恼和悔恨(旁批出现词语),当初为什么不好好学语文呢?于是他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来温习。“张皇”这个词说得多好呀!因为悔恨和懊恼,他才想着赶紧想办法弥补自己的缺失,进一步说明了他对语文课的喜爱和不舍。他又想到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语文的时间,心情就非常难过,更加渴望把语文继续学下去了。
(随着说,关键的词语变红,自己概括的词语则以标注的形式出现在旁边)
瞧,就是这么短短一段话,作者选取了几个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情感的变化。以上,就是作者表达情感的第一种方法: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事例之中。
【课件出示:方法一:把情感融入具体事例之中】
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看。课文中的“我”在语文学习上,行为也有了转变。由于我的努力,默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张老师表扬我的时候,我心里却充满了痛。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结合旁批,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段是“我”的独白,它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我”的心情。
前面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来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感慨,那叫“直抒胸臆”。而《那个星期天》一文,我们也读到了很多小男孩内心的话,强烈地表达了他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段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也是如此。所以,作者表达情感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写内心独白。
【课件出示:方法二:内心独白可以直接表达情感】
如果你要表达自己心里的感受,也可以学习这样的方式,用内心独白直接抒发。当然,你还可以学习作者,加上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比如作者还写了陈小允的“哭”,噙着泪、擦拭泪水、呜咽着说话、泪水模糊了眼睛,这些描富有感染力,让我们与陈小允产生共鸣。【课件出示:画出相关语句】
在悲伤之中,离别的日子日益临近,终于到了“我”在国内上的最后一次语文课。请同学们大声读一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我”的感情。
写告别语文课,可能有很多事情可以写,但是,作者却只选取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这两件事来写。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经过思考以后,大胆地发言,交流你的看法。【课件出示:课文图片、旁批、注解】
陈小允的老师给他的留言是“希望他远离祖国以后可以好好自修,不要忘记母语”,激励他到了国外好好学中文,还送给他一套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而同学们送给他的书则是字典、故事书。这些素材,都是与语文课、与祖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借助这两个事例,进一步表现出“我”对语文的热爱,也预示着“我”即使离开了祖国,也还将继续学习我热爱的语文。我们读到这里,更能体会到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
【课件出示:方法三:选择与情感(文章主旨)有直接关系的典型事例来写】
由此可见,要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写的事例不用多,一两件即可,而且选择的事例必须是与你的这种情感紧密联系的、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这才叫做“合适的内容”。以上就是作者表达的第三种方法。
总结:
同学们,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表达情感的三种方法(也就是课文的3段旁批):
第一, 用具体事例突出变化
第二, 借内心独白抒发感情
第三, 选典型事例凸显心情
这些方法,希望同学们可以运用到习作当中去。下面,让我们来试一试,用这些方法写片段吧!
PPT出示:小练笔:片段练习
陈小允到了危地马拉,有没有继续自学中国语文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从以下实例中选取一两件事,展开联想,表达作者的感受。
事例一:到了危地马拉,我依旧坚持学习语文,张先生送我的那套书,成了陪伴我的最重要的“伙伴”……
事例二:自学中文是困难的,没有老师帮助,同学们送的字典就是我的小老师,……
事例三:默书簿,我不仅仅是常常翻阅……
事例四:同学们送我的故事书里,写了很多祖国的民间故事……
请同学们将写好的“小练笔”上传到班级平台,与同学们交流。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57365.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3月 13日
下一篇 2023年 3月 13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