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

我发现:

(1)阅读时要动脑筋,积极提出问题。

(2)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3)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交流示例:

1、我们要学会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从整篇文章来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是我们提出问题的切入点。不论题目是以人物、事件、物件为主,还是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主,从题目入手都是我们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2、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子提问题,比如中心句、过渡句、表现人物形象和事物特征的词句,等等。如《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呼风唤雨”是关键词语,可以提问:“呼风唤雨”本意是什么?在文中指什么?

3、把文章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提问题。文章素材来源于生活,可以把文章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提问题。如《蝙蝠和雷达》一文,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蝙蝠探路”的方法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4、我们提出问题以后,要学会筛选问题,把没有价值的或与理解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去掉,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认真思考,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二、识字加油站:

第一组汉字是读音相同的形近字,前面是熟字,后面注音的是生字。

第二组汉字偏旁相同,读音和字形都不同。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图片
每组句子中的第一句为排比句。这样的句子语调一次比一次高,使句子更有气势。
排比是指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 三个或三个以上) 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阅读对比题目所给的两组句子,我们发现每组句子中的第一个句子都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所以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排比句的作用。
第一组句子中的第一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由三个“没有……”和一个“也没有……”的短语排列组成,语言气势强烈,突出了20 世纪之前科技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低的情况,深化了中心,更具有感染力,第二个句子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第二组句子中的第一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那条狗叫的时候多、次数频繁,语气强烈,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充分。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问号的用法,再照样子写一写。
图片
本题的三个句子,都是设问句。设问句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设问句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先提出一个问题,接着自己回答,即自问自答。设问句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写一写:
(1)夏红学习成绩为什么非常优秀?因为她学习刻苦。
(2)社会有这样大的进步,靠的是什么?靠科学 技术的力量。
四、日积月累: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
读句子,我们发现这些句子都和“疑问”有关,说明提问题在学习、做事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解释: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大意是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大意是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大意是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提问就不会获得知识。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大意是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25327.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 7月 2日
下一篇 2022年 7月 2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