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高鼎《村居》精讲二年级下语文课本同步

文/刘冬梅

高鼎的《村居》解读与赏析

我是刘冬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村居》。

/引子/

晚清时期的中国南方,农历二月的一天,诗人高鼎去村郊散心,看到春草泛青,杨柳抽芽,黄莺飞舞,几个放学早归的小朋友正趁着春风放风筝,这一切触动了诗人的创作灵感,随即吟诵出了这首著名的七言绝句: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与释义/

诗文大意:

农历二月初春,一切生气勃勃,青草逐渐发芽,黄莺自在飞翔,空气清新润朗,阳光娇艳明媚;诗人沿着堤岸漫步,河边的垂柳像善舞的女子,在春风和雾霭中一会儿扭动着苗条的腰身轻盈曼舞;一会又用她们柔软纤细的枝叶去轻拂堤岸,好一幅江南乡村乐春图。

 

几个放学早归的小童,正趁着和煦的东风,热火朝天的放风筝呢。诗人被乡村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欢笑声所感染,举头凝望天空中随风高飞得风筝,忽然感受到悠游自得归隐山村的那一份恬淡的心境,愈发向往和热爱起这种乡村安逸无忧的生活了。如果用现代文书写,这就是全诗所表达的意思。

 

下面就特别的字句我们一一解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

这里“长”是个多音字,有chang和zhang两个读音,如果不知道该读哪个音,有一个判断的小方法,就是观察“对应”或“对称”。

什么是对应呢?有点儿像数学里的对称,中线两边的图形完全相等,词语或诗歌中找不到这条明确的路线,但对称相等的概念会被运用到造词以及写诗中,名词对应名词,动词对应动词等等。

当我们知道了这个原则之后再来判断“草长莺飞”中“长”的读音,是不是就容易多了呢?

草与莺对应表示事物的名称,是名词,长与飞对应,飞表示黄莺飞翔的动作,长表示小草不停的生长,都属于是动词。而chang表示长短是形容词,由此判断啊,在这里应该读zhang。

将草长莺飞这两个意象提炼出来描绘春天,并不是高鼎的原创,它的出处呢是南朝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高鼎将丘迟描绘的优美景象浓缩成七个字“草长莺飞二月天”,既不失原句的风韵雅致,又切合眼前的风光,现在草长莺飞,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成语。

“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意思,就是说在早春二月明媚的阳光中,小草长出嫩绿的新芽,黄莺在春风里轻盈的飞舞。黄莺呢就是黄鹂,以后我们在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也能发现她,这个黄鹂就是黄莺。

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轻轻的擦过,“堤”:堤岸、河堤

杨柳:柳树,醉:陶醉,沉醉。

春烟:春天的烟雾

拂堤的“杨柳”说的是杨树和柳树两种吗?

还真不是

“杨”是柳树,杨柳也是柳树,杨花是柳絮,还真没杨树什么事儿。

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柳树前面要加一个杨字呢?

“杨柳”在古代都特指柳树。

最早出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另外,《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这就是百步穿杨典故的出处,实际“穿杨”也就是射中柳树叶。

现在我们知道杨树和柳树是两种不同的树,这就是语言释义不断变迁的正常现象,只要回到古典文化的语境中,还是要以当时的诗意为准,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答题了吗?

再说另外一个词“春烟”,有同学可能会有疑问,春天怎么会有烟呢?

 

因为春天的时候,河流小溪,草木水泽等等在太阳的照耀下,蒸发出水气弥漫在空中,像一层轻薄的烟雾。

 

从这句诗第一句中的春字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杨柳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陶醉在春天的烟雾里,那你知道了杨柳实际上说的是柳树哦。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里有一点我要特别提醒一下同学们,就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可不是说“放”学哟

这首诗中需要注意两个多音字,一个是第一句中的“长”;另一个是第三句中的“散”[sàn]

[sàn]读四声的意思是: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

[sǎn]读三声的时候意思主要是: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比如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七步断肠散等等。

第四句中的纸鸢就是用纸糊在竹子做的骨架上面,做成鹰的形状,利用风力放飞在空中,现在我们叫风筝。

 

风筝到底是由谁发明的?

 

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鲁班;一种说法是墨子;总之风筝起源于中国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结论。在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已经有了放风筝的生动景象,所以清朝的诗人高鼎看到放学的儿童去放风筝,也是当时习以为常的事儿。

/审美与赏析/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高鼎的这首诗,这首诗的前两句写自然景物,后两句写人物活动,情景交融,草长莺飞二月天,写出了江南春日的情致之美,写出了早春时节的生机勃勃。

拂堤杨柳醉春烟中,一个“拂”字,把静止的杨柳比喻成灵动的人,细长的柳条像人的手,轻轻地拂过堤岸。一个“醉”字写出了杨柳在迷蒙烟雾中的骄姿、柔态和神韵。“拂”与“醉”都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是把事物当做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情感,有语言,有动作。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主要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一个“忙”字写出了儿童对放纸鸢的急切心情,孩子们跑着、跳着、呼喊着的样子都表现了出来,一个“趁”字更是写出了孩子们追逐春光、追逐希望、兴高采烈,天真烂漫的欢乐景象。

儿童、东风、纸鸢虽然都是平常小事,却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生机和希望,全诗前两句写静态之景,后两句写动态之人,物态人事,相互映衬,动态静态彼此补充,使全诗在村居所见的春景这一主题下完美和谐的得到统一。

古诗中,提到“春景”或者“童趣”,高鼎的《村居》是必定绕不过去的,所以,小学、中招和高考时常有考题涉及到这首诗。

/诗人与背景/

最后说一点背景资料,有读者疑问村居到底写的是哪个乡村?

高鼎所著的《拙吾诗文稿》按年代顺序编排从《村居》所在的位置判断,应该是同治二年也就是1863年,时年三十六岁的高鼎正避乱于浙江宁波,以教书为生,这首诗正是写了宁波的村郊春景。

1828年,高鼎生于仁和,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杭州市,于1880年去世。字像一,又字拙吾。在史料中除了一部《拙吾诗文稿》,高鼎没有留下太多印记,所以我们也无从判断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他内心的影响,唯有这首诗成为中国诗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广为传颂。

好了,关于《村居》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先暂时进行到这里。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20809.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 2月 18日
下一篇 2022年 2月 18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