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战国策》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掌握翻译的要领和方法,能准确翻译全文。
(3)学习课文的结构艺术,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安排学习课前预习,借助课文注释的方式让学生自行疏通文意,老师只讲解较难的字词和句式。
(2)以改编、表演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方式,拉动学生对原文的认识、理解、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包括课文本身体现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材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选自《战国策》。邹忌通过一件日常小事(比美)联想到国家大事,以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巧妙地劝谏齐威王,结果是齐威王纳谏除弊,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在重章叠唱似的简短对话中,人物却形神毕肖。故事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至于文意,学生结合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就完全可以自己疏通。教师只要给予引导、检查、督促。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录古代帝王纳谏的故事。在古代,虽然帝王也设谏官,但是敢于批评的大臣却往往冒着很大的风险,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比干被挖心,司马迁蒙受腐刑之辱。但是也有善谏的大臣和英明的君主,今天我们学习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这样一对君臣。
首先我们要理解文意。对预习的情况做一个知识竞赛。
二、检测学生对基本文意的理解及重点词语的把握
教师把学生出的题目投影到屏幕之上,进行简单测试。教师要补充强调以下内容:词类活用的重点词,通假字,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一词多义。
三、分角色表演比赛
1.课前准备
(1)由语文课代表担任比赛主持人。
(2)全班分四个小组准备课堂表演比赛。
(3)各组推选一两个人担任编剧,对课文进行改编。
(注:表演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编剧对课文的处理,而编剧对课文的处理也代表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剧本编写完成,由全组选出演员参加表演。其他组员则负责准备道具,观摩表演并提出改进意见。
(注:如此则全组无闲人,全班皆参与;既分工,又合作,自主去探究。)
2.课堂表演。
(1)由主持人(语文课代表)协调各组表演及评比事宜。
(2)各组轮流表演。
(3)表演完毕,主持人组织全班同学分别给四个小组打分,并评出最佳演员。优者掌声表扬,余者掌声鼓励。
四、师生共同学习
(说明:此部分学习由教师主持,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此时是一个主持者、引导者,一切均因学生之学情而导之。最后,教师要将课文学习引导到“文章的结构艺术”和“邹忌的讽谏艺术”这个学习目标上来。)
1.刚才四个小组都表演了自己改编的课本剧,表演得都很好,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充分肯定。下面请各组编剧谈谈自己的改编理由。
(说明:此环节意在弄清各个编剧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探寻其在改编过程的思维活动,对原故事的处理手法。由于认识理解不同,处理的手法也就不同,体现在各组的表演上也就有差别。)
2.请主要演员谈谈自己表演的得失。
(说明:此环节意在了解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与把握,演员与编剧的观点的异同,以及相互合作情况。此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即演员可能与编剧有不同看法,在导和演的过程中逐渐磨合(协作)成最后的课堂表演形式。
同时,要于此引导学生赏析邹忌妻、妾、客三答的不同语气、心理。)
3.请全班其他同学谈谈,刚才为何选某组为优胜组,为何选某同学为最佳演员。
(说明: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既要让学生谈对各组、各位演员表演优点的理解,也要允许不同意见,即对表演中的不足谈看法。只要合情合理都应当鼓励。)
有预计才能有准备,有准备才能巧引导。以上活动,学生会谈到的内容预计有以下种种:
1.编剧在谈改编时,也许会涉及———
(1)两个场景:邹忌家中、朝堂上。也许还设有众人进谏、各国朝见齐威王的场景,也是合理的。但场景设计应有所侧重。
(2)五个人物:邹忌、妻、妾、客、威王。也许还有进谏者、来朝拜的使者。人物表演应注意处理台词、神态、动作、心理。
2.演员在谈自己的表演时,也许涉及———
(1)如何处理照镜子的动作、问话的语气、进谏的语气,如何处理回答的动作、语气、神态,如何处理纳谏的语气、神态等。
(2)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如邹忌善于推己及人,善于进谏;齐威王勇于纳谏等。
3.其他同学在评价时,也许会对剧本改编或演员表演提出各种看法。或赞成,或反对,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肯定。对言之无理者要妥加引导,最好是让别的同学来反驳(也可由编剧、演员自己反驳)。这样,方能在课堂上形成辩论的热烈气氛。教师千万不要对此横加干涉,妄加否定。
4.除了注释有的词语句子之外,会涉及到的字词句可能有———
字词:孰与自信 诚 地方 左右 莫
句子:邹忌三问的语气不同,妻、妾、客三答的语气不同,邹忌进谏的语言技巧,威王简短有力的回答。这些句子要作品味,教师可作引导、指导。
(教师应在整个发言和讨论过程中相机而动、巧加引导,使学生的活动朝着“学习课文的结构艺术”、“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这个教学目标进行,最终完成课文的学习。教师也要及时板书,把课堂学习思路展示给同学们。)
5.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妻———私(赞美)句式不同
邹忌三问 妾———畏(害怕)语气不同
客———求(恭维)心态不同
窥镜———了解
邹忌三为 孰视———求证 己之受蔽
寝思———反思
妻———宫妇左右
邹忌讽谏 妾———朝廷之臣 推己及人 类比说明
客———四境之内
邹忌:心系国事、善于进谏
人物形象
威王:勇于纳谏、富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