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解读:一片忠心昭日月

一片忠心昭日月

——《出师表》文本解读

刘荣成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三顾茅庐,始出。此后一直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拜为丞相。建兴五年(公元227年),率诸军北驻汉中,准备伐魏,夺取中原。出发前,他给刘禅写了这篇《出师表》,这篇奏章写尽了诸葛亮对蜀汉和刘氏父子竭忠尽智的感情。

一、从蜀汉的振兴措施看忠心

文章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写起,流露出对刘备“中道崩殂”的痛惜之情。“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分析了当时的严峻形势。公元227年,曹魏太和元年;蜀汉建兴五年;东吴黄武六年。曹魏国力最强,孙吴次之,而蜀汉最为弱小,民力困乏。在这种危难关头,诸葛亮以丞相府的名义承担了蜀汉的全部实际责任,对内严明法纪,奖励耕战;对外安抚戎羌,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众南征,七擒孟获,抚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东联孙吴,积极准备北伐曹魏。经过几年的努力。蜀国力量有所加强,呈现“国以富饶”“风化肃然”的局面,于是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以图中原。这一系列的措施和成效既显示工作能力,更显忠心为国的情怀。

二、从三条建议看忠心

《出师表》中共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条建议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认为,帝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历来王朝的灭亡,很多是因为统治者不纳忠言,商纣王不听比干的忠言,商朝被周武王所灭;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言,吴国被越国所灭;召公劝谏周厉王说,为政必须注意老百姓的意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不听,被人民流放到边远地区。诸葛亮深刻认识到纳谏对于治国的重要性,于是首先向后主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此处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诸葛亮建议,宫廷和相府对官员奖惩应有统一的标准。如有做奸邪事情犯法律条文的人,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该有所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如果国君跟宫中亲近,跟府中疏远,有所偏私,则国家政局必乱。国君不要干预司法,依法治国才能使国家机器进入正常运转的轨道。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诸葛亮向后主举荐可信任的文官,强调了思想品德条件;又向后主举荐可靠的武将向宠,评其人品,赞其才能。强调所荐者是先帝选拔和赞誉的,旨在提醒刘禅要充分信任和依靠他们,这样才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这是诸葛亮提出的第三条建议:亲贤远佞。

诸葛亮知道刘禅庸碌无能,害怕他不能亲贤远佞,又列举了东汉桓帝和灵帝因为信任宦官而加深了政治的腐败的事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正反对比,说明国家的兴隆与倾覆,关键在于是否任人唯贤,反复叮嘱刘禅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当中,亲贤远佞是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根本。

三条建议,都是从治理国家的高度出发,以国家利益为衡量标准。且诸葛亮荐贤时,任人唯贤,不是任人唯亲,表明了自己的用人和治国理念,可见赤胆忠心,毫无私心。

三、从诸葛亮的志向看忠心

当今曾经出现过诸葛亮可不可以取刘禅而代之的争论,答案是绝不会。《出师表》中诸葛亮曾自述本志:“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家在南阳郡邓县的隆中山,只想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文中多次写到“汉室”:“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见他的志向仅仅在于兴复汉室,回到旧都洛阳,达成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愿望。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主张看清世俗的名利,依靠“俭朴”“淡泊”“宁静”来修养身心,培养品德。综上可见,诸葛亮绝无想当皇帝之心,他一生兢兢业业,死无剩财,子孙为国战死,如果想称帝,绝不至此。

四、从文中的大事看忠心

文中穿插写了“夷陵兵败而临危受命”和“临崩托孤”的大事。“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在当阳县长坂被曹操击败。战后刘备前往江夏和刘表长子刘琦会合。常言说,“时穷节乃见”“患难见真情”,危难之际,诸葛亮不离不弃,大显身手,前往东吴商谈联合孙权共抗曹操事宜。后舌战群儒,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由此奠定三国三足鼎立基础。此处记叙,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表达了作者愿与先主患难与共的深情。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公元219年,吴国袭取荆州,俘杀关羽,刘备大怒,不顾一直奉行的联吴抗魏战略,于公元221年发兵伐吴,结果大败。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段话和事情的经过,就是被后人传为千古佳话的白帝城托孤。君臣若非肝胆相照,刘备又岂敢委以如此重任?

五、从文章的语言看忠心

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全文624个字,先后13次提及“先帝”,7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贯穿全文。诸葛亮时时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完成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披肝沥胆相待,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文中出现得比较多的一个字是“宜”,如“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不宜异同”“陛下亦宜自谋”等,“宜”,是“应该”的意思。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往往语气比较缓和,带有建议的口吻。诸葛亮恪守君臣之礼,说得极为委婉。希望皇帝去做的,说“宜”;不该做的,说“不宜”。不说刘禅现在做得怎样,只用恳切坦率的言辞,期望后主听信忠言,团结群臣,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

文中用“愚”表明了自己谦逊的态度。“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更能表现诸葛亮谦逊的是“先帝不以臣卑鄙”“庶竭驽钝”“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驽钝”劣马和钝刀。纵观三国历史可知,诸葛亮是一个能力很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的人,“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他不是一个见识浅陋的人。从他谦逊的态度可见他的人品和忠心。

六、从后人的评价看忠心

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出师表》一文,刘勰称之“志尽文畅”,杜甫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颂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诗云之“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出师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至死不渝的忠诚,光昭日月,感天动地,历来为忠志之士所景仰和赞颂,他赍志以殁的悲剧更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是中华民族诚信感恩的化身,他为国尽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必将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矢志不渝地去奋斗。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语文教学参考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318-331.

[2]程杨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J].语文教学通讯,2018,(1):34-36.

[3]邹博.中国通史[M].北京:线装书局,2017:209-248.

结束语:“渭滨星陨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感谢刘荣成老师,带着我们透亮了孔明的一片忠心。

主持人串词

此次诸葛亮出征离刘备托孤已经有四年之久,而此时已经20岁的刘禅为何成为了“永远扶不起的阿斗?在这事上,对诸葛亮,我们应该作何说法?请听曾娟老师的文本阅读分享《相国好做,相父难为》。

– 二号嘉宾曾娟 –

 

曾娟,大庆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备课组长,大庆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并兼职教研员,教学中,用诗意般的语言,诗意般的生活态度,对学生进行诗意般的教育,燃起孩子学习语文的热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相国好做  相父难为

曾 娟

读《陈情表》不哭者为不孝,读《出师表》不哭者为不忠,可见其文感人至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出赢得了无数后世人赞誉,人们在读《出师表》时,不仅赞赏其文的至情至理,更赞美其人的至忠至诚,作者的生平所为与文章的内容形成完美的融合,成就了一段佳话。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是一个绝好相国。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被描述为半仙之体,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成为了公认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而《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更比较客观真实些,是一代才华出众的杰出名相,做为谋士、师爷、军师、丞相的诸葛亮,为辅佐刘备,在血雨腥风中打出了三足鼎立的天下,建立了蜀国,战功赫赫,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诸葛亮的智慧无人能敌,堪比管仲乐毅;勤政为国无人能敌,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先帝,忠陛下”,他是一个无比忠臣之臣,也是一个万分感恩之士。然而,在刘备白帝城托孤辞世后,诸葛亮以相父身份,辅佐幼主刘禅之时,虽然把蜀国治理得相当不错,提高了国力与军力,政绩辉煌卓然。但诸葛亮此时也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埋下了蜀国亡国的祸根——因为他忽视了对刘禅从政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子不教,父之过,刘禅日后的腐败昏庸无能,身为相父的诸葛亮是难辞之咎的。

写《出师表》时诸葛亮46岁,刘禅20岁,距离刘备托孤已4年,在这几年中,刘禅虽然继位,但并不自立,根本还没达到做国君的要求,更不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排除刘禅先天的原因,后天对他的教育、引导不够,是导致其孱弱无能的根本原因。诸葛亮在表文当中充满了忧虑,就像一个不放心的家长嘱咐即将远行的孩子,更不亚于刘备的托孤。按理,大将出征,给皇帝上表,应多表决心,多谈歼敌策略,而诸葛亮的表文中却不谈这些,似乎有一千个不放心,那么,为什么如此忧虑呢,“知子莫若父”,诸葛亮对刘禅的能力了如指掌,刘禅存在哪些不足,哪些方面需要加强,表文中都有侧面体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可看出刘禅对事情缺乏明断,制度不严,赏罚不公;“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可变相看出刘禅不会识人用人,此乃统治者大忌;“亲贤臣,远小人”可看出刘禅缺乏是非判断,奸忠难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更能看出刘禅对蜀国目前严峻的形势和未来的走势没有任何预见。这样的君主怎能兴复汉室,怎么不令人担忧。

勤奋精明的家长,懒惰无能的孩子。这样的家庭组合常会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家长在教育上出了问题。诸葛亮整日为国事操劳,不可谓不勤劳;神机妙算,不可谓不精明。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实为蜀国不是皇帝的皇帝,摄军政大权于一身,独立支撑着蜀国大厦的相父,很多事情全权代劳,不给刘禅锻炼的机会,不注重刘禅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使其变成“扶不起的阿斗”。

历朝历代对王朝继承人的教育都十分重视,都会选全国最有学问最贤能的人做继承人的老师,蜀汉也不例外。然而给皇子做老师还好办一些,但皇子变身皇上之后,事情就不好办了,老师的身份就很尴尬了。君就是天,臣就是地,等级观念不容参杂别的东西。刘禅虽称诸葛亮为相父,但诸葛亮却不敢以“父”自尊。诸葛亮一生谨慎,尤其是受刘备托孤之后,总揽朝中一切事务,更不敢有越格之想,更不能因自己的举动让别人说出闲话,诸葛亮此时很难做,所以我们看出师表中的话语,“今当远行,临表涕零”,更像是一个家长苦口婆心地嘱咐不太懂事的孩童,交代的事可谓面面俱到,唯恐遗漏。

纵观历史,小皇帝初立,要么太后垂帘,要么权臣辅政,而能把小皇帝成功立起的不多。西汉霍光,受先王托孤,敢为废立之事,小皇帝不听话就换掉,够狠够绝;大清太后慈禧,把光绪帝攥在手中,使之动弹不得,够毒够辣。这两者,诸葛亮都是做不来的,两者都违背了先王的初衷,都没有尽到辅佐的职责。而像窦太后扶起汉武,孝庄扶起康熙,这样的成功案例不多。然窦太后与孝庄太后都与小皇帝有血缘关系,是真正的长辈,这一点诸葛亮自然比不了。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来说,有了血缘关系就是有了一种信任,没有血缘关系自然就会感到有段距离,再加之君臣之间这种特殊的地位差别,所以托孤大臣有时并非不想尽责,而是各种观念的因素令其不敢放开去做,束手束脚是难免的,诸葛亮也不例外。我们再看中国封建王朝对皇帝的问题处理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谏”,没有其它办法,在一人独大的时代,权大于法,君权至上的观念高于一切制度,皇上圣明那还可以听进去,还能去解决问题,但又有几个如李世民般开明,能听一听就已经不错了。大臣说的做的稍稍过分一点,不仅别人会说其有篡逆之为,就是自己内心也会认为是大逆不道。所以产生的结果要么是篡位,要么就是听之任之。诸葛亮肯定意识到了刘禅的不足,但公务的繁忙让他无暇顾及小皇帝的教育,更不可能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教育方法,所以只能是遇事多啰嗦两句,权当教导了。至于小皇帝听不听,那绝不是诸葛亮能控制的了。

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我想刘备也并不是让刘禅“吃饱睡好”而已,而是至少让蜀汉政权得以延续,占据一方,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对刘禅的“扶起”是失职的。

《出师表》中十三次提到“先帝”,几乎每说一层意思就提一次,推荐人才时说“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先帝称之曰能”;劝谏亲贤远小时说“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说职责时“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表决心时说“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如此频繁提先帝,到底为何?其实这背后一方面体现的是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更主要的是能看出诸葛亮的难处。面对皇帝,而且是一个如此无能的皇帝,他这个“相父”实在不好办,说深了不行,诸葛亮的为人绝不会做出些许不敬之举,说浅了又等于没说,既然之前就没有好好教育,现在只能频频把“先帝”搬出来,以期达到更佳的效果。就像一个妈妈在管不听话的孩子时常打别人的旗号说“等你爸回来的”“你们老师说了……”以期有点作用,可是这种做法实在是没有什么作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合格“相国”;但细览《出师表》全文,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诸葛亮的难处,这个“相父”实在是难为啊。

结束语:当年“长啸一声舒怀襟” 一为解救天下苍生,二为报答知遇之恩。只道“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于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悲剧似早已经注定。但卫瓘于伯约终前有言:天命所致,非将军之罪也;马徽亦言: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惜哉。也许我们也只能感叹:忠节不忘三顾之情,多劳不负托孤之重,此诚为后世之师也,壮哉孔明。如吾皆能如孔明“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皆有其胆识与胸怀,才干与担当,中华民族定能永立不败之地。

主持人串词

也是这片忠心,让诸葛亮在“危急存亡之秋”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以成“收复中原,兴复汉室”。而在此壮行之际,诸葛亮却心中有着无比的牵绊而“临表涕零”,毫不掩饰对后主刘禅的千万个不放心。

请欣赏李胜红老师的文本解读分享《语词“失度”现“真胆”》。

– 三号嘉宾李胜红 –

 

     

     李胜红,甘肃静宁人,民盟盟员。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国家首批农村特岗      教师。2006年参加工作,获得两次武都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其中论文《对文本细读理论的几点思考》获得省级二等奖。工作间隙,喜欢用文字勾勒心情。

              语词“失度”现“真”“胆”

——读《出师表》的几点体会

李胜红

三国云烟情义重,是非功过后人评。知其不可莫作为,古今混沌一片黑。英雄豪杰之士,当为乱世而生,即使慷慨悲壮而终难圆满,也定将驱散笼罩在浩瀚历史长空的几份阴霾,使匍匐其中的人们找到前行的力量。胆小如鼠者必苟安一隅,如高尔基笔下之企鹅,最悲剧的倒不是害怕雷电风雨,而是直接拒绝接受外在客观变化,以及惮于做出应对变化的细微反应。苟延残喘者获取片刻的平安绝非难事,而更大的耻辱将来的更为紧迫。

古往今来人尽知,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逆耳”的说法无不道尽人际交往的巨大障碍,在等级极度森严的专制时代,君臣对话,客观存在着语词“失真”现象,“指鹿为马”式君臣对话,尤其盛行于吏治腐败,王朝气韵式微之际。在三国势均力敌,各方都对彼此虎视眈眈的危机时刻,谁能创造“亲贤臣”的政治清明,谁就能焕发新的活力,一代贤相诸葛亮绝对深谙此道。余秋雨先生从文学的角度认为,“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多半是因为这篇《出师表》。”[1]笔者以为,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获得超常的名声”,不仅仅局限于《出师表》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在“表”中语词的“失度”,则更多呈现出其个人胆识和个性至真。

刘勰《文心雕龙》曾把诸葛亮《出师表》与孔融《荐祢衡表》并列美誉:“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如果没有至真性情,虚情假意岂能成为“一时之英”?唐代诗圣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宋代学者赵与时《宾退录》:“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也。”孔明表文中“临表涕零”,绝非政治家的掩饰或逢场作戏,而是出于达天下、济苍生政治宏愿的赤子情怀,故而令后世与之有共同情怀的诗圣杜甫以及学者赵与时,产生情感共鸣,不禁落泪。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英雄之胆识,至真品质,以及未完成济苍生的悲壮,令后世百代或尊为典范,或扼腕长叹,而今日却有薄英雄之喧嚣(愚忠说),比如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胡觉照建议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他认为诸葛亮的《出师表》力主北伐的主要动因是,“要报恩于刘禅。表现出的是一种愚忠”,“对于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讲,容易形成‘愚忠’思想”[2]。此种说法实为不当苛责之声。

《隆中对》中,我们惊诧于孔明的那份浪漫潇洒,以及遇“知己”表现出的胆识与率真:不出茅庐,敢度天下大事。我们也更无限仰望《出师表》里,那个明知不可为而坚持有胆为之的两代老臣。“有胆为之”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英雄人物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胆为之”,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

《出师表》中,诸葛亮至真性情,达天下、济苍生的胆识缘于:

第一,“兴复汉室”的政治约定。伯牙子期以琴会意,玄德孔明以志言情。史学家陈寿在《隆中对》里,略带感性的历史笔法,从他者的视角陈述诸葛亮不同凡响之处:躬耕于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我们认为,比于管仲、乐毅的人才,怎能沉溺于乱世,岂不永远平庸?诸葛亮自号“卧龙”,当“卧龙”选择为“真龙”刘备出山,显然,此时常“卧”绝对不是孔明的态度。即使刘备病故,年过天命之年的孔明,《出师表》字里行间铿锵有力,表文从头至尾,每一个字都迸发出积极作为的勇气和担当。而刘备自称汉朝皇室后裔,有志于天下,但屡遭挫折,急需贤才出谋划策。“凡三往”“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不论是出自于历史学家的准确记述,还是《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清晰动情讲述。都充分说明他们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热烈期待”。从《隆中对》记述二人的对话,以及《出师表》中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坚持为之的魄力,我们能够看出,刘备,诸葛亮君臣之间共同存在着超越个人功利的宏图大志。故而,即使已经形成相对平衡的三方鼎力局势,但诸葛亮依旧在表文一开始,就直言“此危急存亡之秋”。英雄异于凡夫俗子之处,就在于能洞察秋毫,推泼助澜。于是,“兴复汉室”就成了他们的政治约定,即使刘备已故,也正是这份约定,也鞭策孔明必须要有充分的胆识有意为之。

其次,“三顾茅庐”建立了君臣充分的信任。根据《三国志先主传》里的描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我们从中得知,有君王之气度的刘备,礼贤下士,能够做到“举国托孤于诸葛亮”,且“心神无贰”,是基于危难之际,君臣二人互为知己建立起来的充分信任,这份信任远远超出囿于功名利禄的个人之私,足见他们之间的心理默契超越君臣伦理。而在笔者看来,刘、诸葛这种超越君臣关系的根本就是“济天下”的儒家思想。身处乱世,能够忍辱负重,忘怀个人得失成败,超越个人功名利禄,心忧苍生,胸怀天下者,英雄也。当历史的车轮周期性滚入一个迂回曲折的路段时,就会出现此类英雄人物,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刘备后来永安病笃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言辞绝对诚恳,作为割据一方的君王,胸中是否会有对当前和未来局势的充分把握?谁会愿意将自己毕生创立的基业,因感情一时冲动,而毁于一旦?做出国事决定,当深思熟虑之后所为。同时,作为父亲,定当熟知子嗣是否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在弥留之际,果断将国事托付于诸葛亮,是“心神无贰”的一种胆识。而对于诸葛亮来说,则是“知遇之恩”、“兴复汉室”、另加“托孤重臣”三者叠加在一起,在诸葛亮心目中成了一种巨大的使命感。事实上,这种使命感同时又是一种限制,必须心无旁骛,否则遗臭万年。

第三,客观上君权与相权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倾斜。关、张二人先于刘备而去,待刘备病故,后主刘禅皇权孱弱。《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述刘备死后,刘禅遵照遗嘱,奉诸葛亮为相父,封武乡侯,“开府治事”,且“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既然政事“咸决于亮”,那么为何北伐之前还要多此一举,写一篇《出师表》,且又情感浓烈,循循善诱。我们认为,“咸决于亮”不等于取而代之,相反,诸葛亮一诺千金,没有走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完全可以“自取”,但绝对遵守诺言,勤恳谨勉辅佐后主刘禅。同时,我们发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说明皇权在政事中缺位,而相权“越位”迹象突出。诸葛亮相权“越位”是在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存在的,这个历史背景,就是当时的三国割据势力的力量对比。任何一方内部出现混乱,整个形势就会发生巨大变化。另外,《出师表》也一再表明诸葛亮相权的“越位”是在尊重皇权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如果说此时相权已经取代皇权,那么《出师表》完全没有必要那么言辞恳切,且又情动于衷。但是,我们也分明感受到,诸葛亮相权的格外强势。

达天下、济苍生的政治宏愿,遇知己、负重托的巨大使命感,集于孔明一身。已过天命之年的诸葛亮负载前行,拒绝苟安于巴蜀一隅,冲破重重阻碍,说服后主刘禅,立下军令状,力主北伐。《出师表》字字珠玑,力度,温度,以至于“失度”,每一“度”都是那么激荡又热烈,每一“度”又无不体现着孔明至真性情。

“表”一开篇,就以雷霆万钧之势,供出先帝之“遗德”,意欲激活刘禅的慵懒情感,以此修正国事。《出师表》全文624个字,13次提到先帝。在后主面前,多次言及先帝,一方面是着力体现先帝之志,先帝之德和先帝之恩泽。另外,又暗示刘禅,整顿国事,顺利北伐,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巩固扩大刘氏基业,实现“兴复汉室”的先帝之志。同时,意在表明先帝遗德就是国之方针,含蓄的以“忠孝”观念鞭策刘禅必须约束自己的言行,遵从先帝遗德。“反复地阐明,这是代先帝立言,而不是自己有多高明”,必须执行。表的一开头,就将先帝摆在首位,面对“存亡之秋”,侍卫之臣,忠志之士的努力奋斗都是“追先帝之殊遇”。表中,诸葛亮出言必先讲先帝,“归隐”自己,并不是以先帝力压刘禅,而是想以委婉的方式,循循善诱刘禅,能够惦念其父创业的初衷和艰难,励精图治。睿智的诸葛亮应该会意识到,自己强力为之一旦失利,将遭遇时人和后世历史的双重非议否定,但他依旧舍弃个人荣辱功过,忠心谏言后主刘禅,在广开言路,选人用人,治理宫中府中,军务等方面,反复提醒刘禅,要向先帝学习。

委婉中不失严厉,“宜”有深意,“悉”太硬气。诸葛亮从二十六岁就开始全力辅佐刘备,写《出师表》时已经四十六岁,与后主刘禅年龄差距二十七岁。即使如此,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君臣对话,要顾及皇权威仪,臣必须讲究言语的尺度。而诸葛亮给刘禅的表中,言语严厉,甚至越位的词语反复出现。“宜”作为动词,在古汉语中的解释为:应该,应当。《出师表》开篇两段连用五个“宜”,另附加“诚”和“不”,我们分明感觉到此时孔明语气的勉强委婉,更多的则是强硬地表态。福建师大孙绍振先生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一上来,就没有多少褒扬的话,倒是充满不客气的话”,说明《出师表》“倒是有一点与其说是规劝不如说是训斥的口气”。另外,因自己出师北伐,又再三叮嘱已是成人的刘禅,要求政务,军务都要咨询自己指派的人。连用两个“悉以咨之”,“悉”是全、都的意思。凡事都“悉以咨之”,莫非“相父”真把成人刘禅当成“政治婴孩”?这是否有点漠视刘禅作为帝王的政治尊严。同时,我们发现,这些语气显得严厉的词语,所叙内容都事关一个君王最基本的能力素质。笔者以为,诸葛亮此时的胆识缘于“存亡之秋”的特殊历史境遇,和“追先帝之殊遇”的强烈使命感,使得他顾不上外在的君臣之礼,以至于言辞出现或严厉,或动情的矛盾,甚至出现“临表涕零”行为失度的情形。事实上,语言上出现的矛盾,以及行为的失度,充分展示至真性情的孔明形象,更深层地透露出诸葛亮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故而,我们认为《出师表》中,孔明表面上的语言失度,实质上是力图竭尽所能表现出十足的胆识,确保北伐出师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中国文脉[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2]孙绍振.以臣训君:人格和文格的经典.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J].2009.1

结束语: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因为那份忠心,因为有着知己的温度,于是有了言语的“失度”,却深深地体现着“追先帝之殊遇“而鞠躬尽瘁的真情。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19033.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 11月 10日
下一篇 2021年 11月 11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