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章,文化——《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以《论语》为例)

文本的分析:

1.文言文的朗读和理解的关系:

我一直秉承这样一个观点,文言文的读通顺和理解应该是同时进行的,不像古诗可以先读出节奏在进行理解,这是因为古诗讲究格律,有固定的停顿处,如五言古诗的第三个字,七言古诗的第五个字,再加上押韵的配合和相对于稀少的字数,让古诗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成诵。

但是小学阶段所选的文言文大都为散文,既没有固定的停顿,也少有特定的押韵,因此如果不配合理解就先让学生去朗读,往往会产生误读,而产生误读的地方也往往是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就算是教师告诉学生应该怎么读,画出特定的停顿符号,但因为学生不理解,难免陷入韩愈所说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效果。

因此,我们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应该先让学生尝试对文言文进行理解,然后在根据文言文的理解来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要强求特定处的停顿,而是要深究学生的朗读是不是根据理解而来的,这样的理解有没有道理,特别是在文言虚词处,如六上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在而出可以停顿也可以不停顿,要鼓励学生多远理解,自由朗读

2.关于《论语》节选的分析:

文言文距离我们当下的时代越是遥远,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难度就越大。这个难度,难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三者之中,语音变化最大,但基本不妨碍我们的理解,语法变化最大,但好在出现频率较低,因此阅读文言的主要难度就集中于文言文的词汇。

《论语》作为先秦的作品,从词汇语音语法处都与今天有所差异,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教材将本课原本三篇的文言文缩到两篇的目的之一。但好在课文边上存在大量的注释,这是学生理解文言文的一大助力,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之前学文言文时的关注注释的既有经验,同时作为文学经典,《论语》的很多内容已经成为了常见的成语,名言,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阅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既有的知识储备进行理解,还可以如课文所说的联系生活实际读书体会来理解《论语》

教学的设计

读题导入,唤起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板书课题,尝试读题,提问学生:你这样停顿的是因为你知道题目的意思是( )

过渡;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有助于我们读好文言文,引导思考:我们之前学过哪些理解文言文意思d的方法

相机出示:联系注释,尝试组词,关注插图,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

多种方法,自主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A.自主交流。

1,尝试用学过的方法,却理解文言文的第一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学生自主翻译,

(2)为字的教学,出示广告语“山高人为峰”提示学生,当做判断讲,读第二声

尝试造句,我是小学生就是可以成为我为小学生,我是小课代表就是我为。

(3)知,提醒学生关注注释,他是智慧的意思,应该怎么读?板书,关注注释,读准字音。

2.教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过渡:你能根据注释的意思,读准这个读音吗,出示“敏而好学”中的好学

(2)联系注释,理解全句,想好意思,读准这句话

3.教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学生自主翻译,根据翻译朗读

(2)教师相机教学识。出示现代汉语中识的读音。联系成语博闻强识。再次强调,识读作zhi,回扣板书,联系注释,读准读音

(3)引入主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是对谁的要求,那么诲人不倦又是对谁的要求呢

(4)联系意思,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尝试用以上方法,理解意思,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相机指导。

B.同桌互说,互读,考察理解,朗诵

C.出示文言文的意思,尝试根据意思,读出对应文言文

D.出示顺版无标点文言文,读好停顿,读音,后尝试背诵。

结合生活,感受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1.出示《论语》的写作背景,孔子和弟子的对话,教育弟子的格言.

2.尝试推测孔子分别对怎么样的弟子说出的这些话。

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推测子路的性格,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4.针对其他文言文句子找现实生活例子,加强理解。

5.总结:经典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它超越时空,可以给千年后的我们以智慧的启迪。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18887.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 10月 31日
下一篇 2021年 11月 1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