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老同事小红老师见面,蹭了一顿大餐,更聊到了《父爱之舟》这篇课文,在交流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迸发了很多新的灵感,从而对如何感悟课文中情感细节的作用,如何理解个性化的语言有了新的认识,现记录如下:
小红老师认为可以借助表格总结第一课时中聚焦庙会中场景和细节,感受父亲形象和我对父亲情感的方法。
(表格中使用关键句子,替代场景和细节原因在于,我们考虑到场景和细节在某些地方不好区分,同时,关键句子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去聚焦具体文本展开批注,最后,范表中对父亲形象刻意不同,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场景中父亲的特征,体会我对父亲感激之情的不断深入)
如父亲雪天送我上学的场景,学生一般会聚焦于背这个动作,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和关心。教师要适时追问:
a。追问场景:“父亲在什么样的天气背我”引导学生聚焦“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说出天气的恶劣,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场景环境越是恶劣,越能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b。追问细节:“父亲背着我的时候有哪些装备?”大胆想象,模拟表演,从撑起,扎紧,撩起等细节体会走路时的不便,从大黄油布雨伞,深筒钉鞋,棉袍,两三围的长汗巾等细节体会臃肿,结合我在父亲背上,体会细节对于父亲的爱表现
有人认为父亲背着我上学似乎有一股象征意义,父亲负重前行,把艰难的路留给自己,把宽阔的后背留给儿子,这是对文本极为精到的解读。但是学生的水平达不到,因此教学中类似这样的深入解读,教师不必强加于学生,但是如果有学生提到,则要大力称赞。
在对多个场景的交流之后,学生对于父亲的形象和我对父亲的情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引导学生从表中发现,我对父亲情感的不断深入。
过渡:情至深处,往往会对事物有独特的感受和想法,出示“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这支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这支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提问:作为一位大画家,怎么就画不出一只小船呢?请结合表格中和文章说说你的理解。
回家后········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你是如何理解最珍贵的?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精致为何不如破旧?
你的第一单元习作中也有对旧玩具的怀念(出示学生习作)
(2)在写作的实践中定制场景,细节和个性化语言的阶梯目标
有没有某一个画面,让你对父母也有类似的感激之情呢,出示习作要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