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我最喜欢的玩具》教学反思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低段的第一次正式写话。教材中提示要让学生说出“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要写在方格纸上,注意格式: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今天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语境,明确任务

 

1.出示之前收集的小朋友们的玩具照片,唤醒记忆。

 

2.创设情境:最受欢迎玩具征集令

 

二年级五班要评选“最受欢迎玩具”啦!

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

小朋友们,亮出你的宝贝玩具,快来参加吧!

 

3.明确要求:要想让你的宝贝玩具成功入选,必须说清楚什么?

(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样子、好玩的地方,相机板书:名称、样子、好玩)

 

二、活动闯关,练习表达

 

1.第一关:晒名称

 

(1)仿造句式说一说:我最喜爱的玩具是 。

 

(2)升级:我有 ,它是 (怎么来的) ,我非常喜欢它。

 

2.第二关:晒样子。

 

生自由说,相机提示可以从大小、颜色、形状、构成、手感等方面说,完善思维导图。

 

3.第三关:说好玩的地方。

 

(本来想只说玩法的,发现孩子不由自主地从名称、样子和玩法来谈,这个环节就改为了学生自由说,关注玩法是否说清楚)

 

三、由说到写,外显思维

 

1.借助例文,说说怎么连起来说。

 

我有一辆遥控车,它是爸爸送给我的,我非常喜欢它。遥控车有两只手掌那么大,车身是桔红色的,配上黑色的轮胎,更是惹人喜爱。它的车顶跟别的遥控车不同,上面没有天线,因为它是无线接收信息的。玩的时候,我把遥控器的操纵杆向前推,车子就会向前开,向后拉的话,车子就会向后倒,可有趣了。

 

(1)读。有个小朋友贝贝写了一个推荐卡,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2)怎么介绍的?

先说名称,再说样子,最后说好玩的地方。说样子时介绍了大小、颜色、形状……,还可以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2.第四关:写一写。

 

(1)把刚刚说的写下来,怎么说的就怎么写。

 

(2)出示格式要求。

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3)写一写。

 

(4)借助评价单,评价。

评价内容
标准
自评
他评
1.写清玩具名称

2.写了样子(颜色/形状/大小等)

3.写了好玩的地方(玩法)

4.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

5.开头空两格,标点占一格

四、小结

 

 

教学反思:

 

今天第二节,两个妹妹来听课,课前准备很充分,以为想得很清楚,但是效果不是很好。课后仔细思考了原因,调整了思路,第四节课在另一班级进行了尝试,学生参与热情高了,表达更充分了。有意思的是:前一个班级课前布置了观察玩具,玩玩具,还拍摄了照片。后一个班级什么都没有做,而且是学生最容易走神的第四节课,效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仔细回想,可能有如下原因。

 

一是明晰习作任务。第二次教学时,课前进行了谈话(初次见面),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开课时,让学生欣赏了别人的玩具后,由教师说任务改为抽生读要求,后来学生对这次写话的要求表达就很顺畅,也很明晰。

 

二是交际语境的一以贯之。在第二次教学时,我给予了孩子充分的肯定,在语言上由原来的更多指向表达改为指向交际:哇,听你这样一介绍,我都好想玩一玩了。芭比娃娃,可以有那么多漂亮的衣服,我喜欢……

 

三是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汪潮教授认为: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从写句子到连句成段,是一个从分到整合的过程,是低年级写话的基本程序,也是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这两次教学,都有由分到合的过程,但是处理方式却不一样。前一次教学,引入学习伙伴贝贝,将贝贝的分享作品(例文)分解在教学环节中,希望在每个“分”的时候给孩子提示。可是学生在和口头表达时受到一些限制,特别是看到要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样子,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第二次教学,让学生自由练说,教师相机提示关键信息,引导有顺序地表达,介绍一点、两点、三点都没有问题,学生没有负担。习作例文只在学生连起来时进行呈现,并做成在方格写的样式,很直观(前一次教学还没有来得及呈现)。显然,前一次教学牵的痕迹较重。后一次教学,学生自由练说,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学习过程比较充分。

 

此时,才真正明白薛法根老师说的“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

 

这次教学中还有一点没有想到。第二次教学时,学生说得比较高兴,可以落实到笔头上,有的学生开始犯难“我不想写”。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有的学生课堂上说得好,但是写得却不怎么样。今天和大家做了研讨,大家认为可以美化一下作业单,比如不仅仅是书写的方格和评价标准,还可以添加学生粘贴图片的地方,图+文字说不定会更加吸引他们。此外,可以将这样的交际语境落到实处,学生写作后,班级进行评比。想想是个不错的方式呢,可以继续试一下。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反思

“教”似看山不喜平——观《草船借箭》一课教学所思

2021-10-5 18:20:14

教学反思

“诗”之所在,美之所在,《白鹭》教学札记

2021-10-27 15: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