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体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建议

统编二下第七单元整体解读
文/梁音子 李翎欣
关于人文主题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改变”为人文主题,从有趣的4篇童话故事入手,让学生从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中体验 “变化”给人带来的思考。
“改变”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为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阅读富有想象和思维价值的4篇童话故事,体验到《青蛙卖泥塘》故事中因不断改变,而让结局变得越来越好;《小毛虫》故事中因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大象的耳朵》故事中大象对自我认识的不断变化中成长;《蜘蛛开店》中因为蜘蛛想法的改变而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小故事。
虽然题材相同,但都通过不同的侧面去丰富学生体会“改变”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产生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关于阅读训练要素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本单元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讲故事是非常适合小学低段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策略,当把自己阅读的故事讲得有序、生动,体会到童话人物的情感变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安排。
册次
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一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观察 寻找明显信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一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问号 借助图画阅读课文。读好多个角色的对话。
二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相处 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改变 借助提示讲故事。
一年级从“提示”入手,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升入二年级后,开始“借助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的顺序,帮助学生表达。二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先按顺序把图片连接起来,再借助这些图片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第五篇课文《玲玲的画》引导学生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故事;第十五篇课文《大禹治水》引导学生借助相关句子,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最后一篇课文《风娃娃》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相关句子,较完整地复述“风娃娃”的故事。
综合以上学生的经验,加之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重点练习学生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单元“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重点则在于指导学生借助提示、梳理故事的内容,按顺序讲故事、不遗漏重要的内容,讲故事时试着有感情地变化。
本单元学习的四篇课文关于“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大象的耳朵》一课中,借助课后题第二题“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帮助学生利用有效信息梳理大象对自我认知的2次改变,并引导学生通过有序地讲故事回答课后思考题。《蜘蛛开店》的课后第一题,提取了课文中多个关键词组成示意图,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根据词语的前后关系,有序地讲述蜘蛛开店的3次变化。《小毛虫》的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的词句和图片,把小毛虫3次蜕变的故事讲清楚。《青蛙卖泥塘》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需要结合来设计,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演一演青蛙卖泥塘的多次变化。
在“借助提示讲故事”训练的基础上,本单元还关注到学生思维的延申训练和自我表达。《蜘蛛开店》的课后第二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进行分享;《青蛙卖泥塘》的课后第三题,鼓励学生仿照青蛙的吆喝,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
本单元学习的四篇课文,若按照故事情节的复杂程度由易到难进行教学,着眼于理清故事内容,提高演绎故事的能力,个人认为课文学习的顺序应该是《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小毛虫》、《青蛙卖泥塘》。
根据以上解读,对阅读训练要素进行学习目标的细化:
1.阅读富有童趣和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能从人物语言、行为和想法的变化中初步体会到“改变”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产生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2.通过找关键词句、借助图片和示意图,梳理故事内容,读懂故事。(知识、方法)
3.按照示意图、相关词句提示,按顺序完整地讲述或分角色表演故事。(能力、方法)
4.关注故事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学习比喻句,积累、欣赏、入情入境地朗读生动优美的语句和人物对话,丰富语言积累和经验,并能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仿说和续编故事。(能力、方法、)
关于识字写字训练要素
一、识字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识字训练要素是“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低段教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生对独体字和合体字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积累。
册次
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识字单元二 初步认识会意字、形声字,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伙伴 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
第五单元 识字单元二 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识字单元 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学习“部首查字法”。

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改变 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本单元的识字练习,瞻前顾后,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在阅读中养成猜字-求证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目标可以细化为
1.结合语境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推测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方法)
 2.采取多种方法猜读,并将方法运用到日常阅读中。(习惯)
二、写字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写字训练要素是“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形态,以及笔顺有所变化”。
从上二年级开始,学生大量地接触合体字的书写练习,对字的偏旁、结构等有一定认识的基础。在学生已经养成归类写字的习惯后,本单元重点引导学生总结独体字变偏旁的书写规律,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书写,避免学生写错别字。这对学生今后自主识字、写字有指导意义。目标可以细化为
1.发现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舒展;发现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舒展。(方法)
2.书写时自主发现、概括规则,能迁移到符合此规则的其他已经学过的汉字。(能力)
关于写话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写话训练是“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二年级是“写话”的起步阶段,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有表达的自信,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说理由,又尊重其个性化的见解。
激发表达欲望就需要写作的意图,“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其实是十分适合学生交流互动的话题,“写话”是表达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互相阅读写话作品,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让表达有意义,营造同学之间相互倾听肯定的氛围,在表达中倾听,在倾听中互动,在互动中解答意见,完善写话作品。根据以上思考,将写话训练要素细化为:
1.从外形和生活习性等不同角度写一写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尽量多写几条。
2.写好后自己认真读一读,把话写通顺,尽量少写错别字。
3.写完之后,与同学分享,相互了解想养某种小动物的理由,享受表达、分享的快乐。
统编二下第七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建议
文/ 梁音子
结合单元整体解读,根据细化的阅读、识字写字和写话学习目标,规划整个单元的主要学习活动如下:
板块一:挑战邀约,激发学习动机
1.回顾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例如:《没头脑和不高兴》、《七色花》、《丁丁历险记》等,引起学生对童话题材的兴趣和本单元童话故事的阅读期待。
2.通读本单元的四篇童话故事,了解单元整体内容,下发讲故事大赛邀请函,明确“借助提示讲故事”的具体要求,讲故事的范围不局限于本单元的课文,可以是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续编故事或者创作的故事。
板块二:共读童话,学习讲好故事
1.共读《大象的耳朵》,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梳理故事情节的变化,学习按顺序讲故事,在讲故事时读好问句,从而体验大象对自我认识的改变。写字时,注意“根”字的木字旁捺变点。
2. 共读《蜘蛛蜘蛛开店》,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按故事情节理清词语前后顺序、形成示意图,帮助自己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故事中结构反复的规律,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3. 共读《小毛虫》,引导学生寻找图片信息、关键词和句子,梳理故事情节、不遗漏重要内容,形成自己的故事图谱(可以是示意图、表格、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帮助自己把故事讲得更完整、更具体,鼓励学生在讲完故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字时,注意“纺”、“织”和“编”字的绞丝旁形态的改变。
4.共读《青蛙卖泥塘》,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结构反复的规律,组织班级学生分组分片段进行故事表演,从而促进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给学生提供连词、转折词和关键词,帮助学生把整体故事说清楚。写字时,注意“蛙”和“籽”字的虫字旁、米字旁形态的改变,从而延伸总结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的写字规律(大小、形态和笔顺的变化)。
板块三:小试牛刀,举办讲故事大赛
1.以“寻找童话故事大王”为主题,开展班级讲故事大赛,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内外的短小童话故事和课内续编的童话故事,展示自己的童话故事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讲童话故事。
2.以申报的故事内容为依据,分为课内组、课外组、创作组进行组内比赛,其他组的成员作为评委投票,选出童话故事大王。
板块四:奖励写话,交流养宠物心愿
以“童话人物进生活”为主题,在经过允许后邀请一些宠物朋友来班级做客一天作为故事大赛的班级奖励,引起“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为主题的讨论,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并和小组成员交流分享。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设计

《母鸡》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2021-5-27 11:16:35

教学设计

一下第七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2021-5-30 2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