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优质课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  自觉运用抓重点词句、借助电子白班的资源功能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爬山虎是一脚一脚的往上爬。

3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激发留心周围事物的兴趣。

【重点难点】 

1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难点)

2  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重点)

3  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叶圣陶老先生为我们小朋友写的一篇观察范文就是——《爬山虎的脚》。

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我们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来的时候和长大的样子是不同的。你看,叶圣陶老爷爷观察得多细致呀,连他们的细微的变化都看在了眼里。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观察绿叶背后的爬山虎的脚。

二、复习词语

我们大家先来复习本课中学习的词语。开火车读。

(运用电子白板教育资源中的flash4 读词语,重点的加点词语都要读准确)

其中有一个“叠”字比较难写,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啊?(上下)部首是(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看看这个字怎么写。

(运用工具中的教育选择语文   笔顺 D  观察“叠”字书写的笔顺、占格)

请同学们在田字格里写两个,然后请同学到展示台上展示。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师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以下问题:

1、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学生汇报  (运用电子白板资源中的flash 4  第三段落 圈画句子、关键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爬山虎的位置、形状、颜色)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相应的位置。

形状:像蜗牛的触角 像蛟龙的爪子

颜色:嫩红

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用了哪些动词?

(出示资源中的  Flash4 段落 ,用红笔画出爬山虎向上爬的动词,理解他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向上爬的)

(1)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对比句子

预设:

学生1:可以用“一步一步”,“一脚一脚”就是“一步一步”的意思。此时教师不动声色,请其他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学生2:“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而“一脚一脚”的爬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

(2)教师板画描述启发: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师:同学们你想亲眼目睹爬山虎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吗?

(运用电子白板资源中的 flash 2 动画演示 观察爬山虎的是怎么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考考大家:做练习

(选择电子白板资源中 flash 1,选择练习,进一步巩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

(3.)在这儿,叶圣陶老爷爷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你能体会出什么?

(叶圣陶老爷爷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用词非常恰当。)

小结:体会叶圣陶老爷爷作了连续观察,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3、爬山虎的脚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选择资源中本课的flash2动画演示,观看触着墙的褐没触着墙的有什么不同。)

4、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非常牢固,风吹雨打都不能阻挡它向上攀爬,它是如此的坚强与执着,请带着这种感情再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写法

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叶圣陶爷爷是怎么把爬山虎那小小的脚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

(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连续观察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叶圣陶老爷爷啊不光喜欢观察爬山虎,他还写了一篇散文《牵牛花》,你想不想看看在叶圣陶笔下的牵牛花是什么样子呢?

出示范文幻灯

2、生活中,肯定也有你们喜欢的植物,请你仔细观察,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种的绿豆。

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六、总结

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又讲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最后讲了爬山虎脚的变化,孩子们你们还知道爬山虎有哪些作用吗?

(出示资源中flash2 选择爬山虎的作用。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爬山虎这种植物。)

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开开眼界吧!

小结:你看爬山虎还有强大的药用价值呢!真是一大宝啊!叶圣陶老爷爷对爬山虎的脚不光进行了细致观察,而且经过了长期的观察,否则不可能写得这么清楚。这正是我们所要努力学习的。最后老师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课程。

七、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了

教学反思

1、学生刚拿到学习单时,学生被学习单中的“体会”两个字给难住了,我发现这一现象时在课堂上又做了一次讲解,因为仓促,也没做太多解释,从这一现象中,我反思了自己的设计,使用学习单时,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的特点,问题设计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疑惑中学习,没有安全心理,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2、学生在使用学习单时,他们并不能很好的读懂学习单上的要求,而是拿着学习单上的问题,直接去课文中找答案,这样学生的思路不能很好的回归文本,使文本内容前后脱节,不连贯,也并不利于学生深入的思考和挖掘文本。所以思考起来是断断续续的,不能连贯起来!
3、小组合作交流期间,学生在怎么做才是“交流”存在问题,比如在学生交流爬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小组内交流时同学只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对于不同的观点他们既不去思考也不去讨论,更不会去和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交流他是怎么想的。

 

通过同伴们的课例研讨,我的反思更进了一步。在学共体的课堂上,教师尽量少讲,但不是不讲,而是通过讲,和孩子对话,打开孩子的思路。注重在两个方面做点拨。一个是关于朗读:一遍一遍朗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二是说出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三是关于交流的方法:说自己的方法时,不要读课文中的句子,学会接球式讨论,对同伴的想法补充说明。

老师在倾听时,要去捕捉一些很宝贵的地方,去追问,让学习走向深入。比如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他的依据是什么?试着去猜想,就是抓关键字眼,有没有哪个字眼被发现,被感悟?如何“随机而不随意”?都对今后研究行动提出了挑战。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13191.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 7月 22日
下一篇 2020年 7月 22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