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引路,走向文言雅致处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为例
这是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上的《杨氏之子》,花了“两课时”,将近两个小时。他上课的主要环节是这样的:
(一)出示课题,初步了解文言文。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言简意赅。提醒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想象,把一个字读成许多字,把一句话读成许多话。
(二)初读课文,逐句疏通意思。
教师先请两位学生读课文,第一位读得磕磕绊绊,第二位读得比较流畅。然后提问: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通过逐句理解意思后把握文章内容。
(三)言传身教,指导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教师表情幽默,动作风趣,引得阵阵掌声。
2.学生练习模仿老师的朗读,要求动作、表情配合。
3.反复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学生整齐背诵,教师在讲台上表演动作。
(四)品读文本,体会儿童聪慧。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提炼出杨氏子“甚聪惠”的三层原因:有礼貌、反应快、应对妙。
(五)分组练笔,创意新编故事。
教师把学生分三组,分别展开想象去补充相应的三组文本。
第一组: 根据“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想象杨氏之子的模样,相貌描写一定要体现出他的聪明。第二组想象场景:“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第三组续写“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提醒主客之间后续的对话,一定要通过对话描写表现杨氏之子的聪慧。
因为是特级教师,口碑很好,也因为教师的确个人素养很高,幽默生动,课堂活泼有趣,师生都其乐融融。很多教师听到这节课后都大呼过瘾,也认为,小学文言文教学就应该这样教: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但我总觉得有其商榷的地方。
且不论教师用时过长,大约是公开教学、传递理念的需要,名师们总会以时间的延长来完整呈现课堂的饱满和引导的巧妙。就这节课首尾呼应的课堂结构可以看出教师教文言文的重点是:文言文的文字简洁但内涵丰富,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去丰满文本、丰盈人物形象。《杨氏之子》作为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一篇文言文,这样的教学定位是不是准确,原因在于教师的文本解读方向的错位。
《杨氏之子》全文一共才55个字,并无什么生僻晦涩的字眼难以理解,也没有怎么涉及复杂句式、词性活用之类的较难把握的文言知识,学生借助注释便能大体了解意思,怎么就会出现教师的解读错位呢?
我认为,解读文言文首要考虑文言文进入小学教材的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文言文作为五四运动之前中国几千年来唯一的书面语言古雅唯尚、简约精炼,创作了浩如烟海的典籍、经文。让学生从小学习文言文,通过经典的文章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很有意义的。
初中和高中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小学是文言文学习的启蒙阶段。选编浅显易懂的小古文进入小学教材其目的和任务是让小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打破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为中学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语文课标》并未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在第四学段的学习目标中才提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第三学段的目标中有这么一处:“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主要也是针对诗歌来提的要求,迁移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可以理解为:在学习诵读去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诵读中感受文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四篇小古文:《杨氏之子》(五年级下册)、《伯牙绝弦》(六年级上册)、《学奕》《两小儿辩日》(六年级下册)。四则小古文篇幅短小,故事简单,语言典雅,意蕴深长,很是适合小学生学习。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更有其独特的教学意义:消除学习古文的传统畏难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文言文。
《杨氏之子》这一文本能否承载这一意义呢?完全可以。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全书共一千多则小故事,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杨氏之子》编在“言语”门。由此可见,作者讲述这个故事是要表现人物之间的言语机智,主要不是来刻画一个“聪惠”的儿童形象。题目为编者所加,给人错觉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其实这应该是描写对话场景的一篇小古文。
言语智慧体现在哪里呢?显然是主客之间的对话: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把文言直译为白话文,这两句话极为普通。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难道不是吗?是杨氏子自家端出来招待客人的啊?孩子立马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你家的鸟。”孔雀为珍禽,家养的确不大可能。一问一答让人一头雾水。而联系到双方的姓氏,再去琢磨这一来一回的两句话就体悟出语言的精妙、应答的精巧了。
很多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这一重点内容时都提到杨氏之子的智慧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有礼貌。其实,这组对话正体现了辩驳的一个重要方法:“按照其观点继续推敲,发现后面结论是错误的,证明其错误。” “杨梅与杨氏同有一个杨字,可划为一类,是一家人。”这是孔君平的逻辑,由此推出一个结论:“孔雀与孔君平同有一个孔字,是一家人。”这个结论成立吗?“未闻”,没听说过,显然不对,因此,孔君平的逻辑推理也是错误的。而且,杨梅是植物,植物常得古代文人喜爱,杨梅虽没有什么格外高尚的寓意,倒也没什么负面意义;孔雀虽惹人喜爱,终究属于禽类,夫子可不想让人比作什么鸟。由此,双方论辩,杨氏子完胜。儿童天生好胜,小学生在感悟到这对话的言外之意,感受到令人拍案叫绝的应对,定然是对古人智慧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本文文字浅显,借助注释完全可以读懂,就给了学生一个印象:读懂文言文并不难,反而是那么有趣。这就完成了《杨氏之子》作为文言启蒙的使命了。
古代文人雅士崇尚的不仅仅是满腹诗书,还要能口吐莲花,譬如苏秦游说六国,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杨氏之子》作为《世说新语》的典型文章,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雅致所在。
杨氏之子究竟是谁?如此聪慧长大之后有何成就?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巧妙的应答流传甚广。所以《杨氏之子》一文教学的重点就不是引导学生去认识一位聪慧的小孩,而是去感受、领略语言艺术。这也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
鲁迅曾称赞《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简洁生动,隽永传神,是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通过节奏、语调、韵律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又何必非得把“玄远冷隽”的雅致经典改得花里胡哨,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