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一联两句是说:泰山是怎样的一座山呢?它横亘齐鲁,一片青葱,绵延千里,看不到边。这是多么大的一座山哪!
第二联两句是说:大自然把世界上所有的神妙、秀丽的景象,都集中到泰山来了。泰山的高峰,耸入云霄,山南迎着太阳,天容易亮;山北背着太阳,天容易黑。这是多么高的一座山哪!
第三联两句是说:白天,高山上升起一层层的白云,把我的胸怀都给洗干净了;到了黄昏,群鸟归山,我睁大了眼睛看,把眼眶都睁裂了。这是多么远的一座山哪!
第四联两句是说:我爱这座高山,我不久将要攀登它的最高峰,看看其他的山,该是多么渺小啊!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的伟大的心胸和气魄。他借着泰山的崇高和远大,来描写自己理想的崇高和远大。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二联两句是说:春天花开了,但是时局使我感伤,春花只能使我流泪;春天鸟叫了,但是妻离子散,春鸟只能触动我的悲哀。
第三联两句是说:战火已经连续三个月了,我多么盼望有人捎一封家信给我呀!一封家信真是值万两黄金呢!
第四联两句是说:我的头发白了。我每逢心里烦闷时就挠头,白头发越挠越短,我的簪子简直绾不住我的头发了!我是多么苦闷哪!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同时也道出了个人的苦闷。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第一联两句是说:我登上城楼,眺望荒僻的旷野。海呀(柳州没有海,这是诗人的联想),天哪,这些景色不但不能使我快乐,反而增长了我茫茫的悲哀。
第二联两句是说:风是那样急,荷花塘里的水都被吹乱了;雨是那样密,薜荔墙也被飘湿了。
第三联两句是说:山上的树重重地遮住了我远望千里的眼睛,我的好友所在的地方看不见啦!江中的水弯弯曲曲的,多么像我那弯弯曲曲的愁肠啊!
第四联两句是说:我们四个人都是被贬斥到遥远的南方来的,应该可以常常通信,但是事实上通信是这样困难,这就令人更加伤感了。
这首诗表面上是柳宗元叙述自己谪居生活的悲哀,实际上却隐藏着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当时柳宗元参加了比较进步的政治集团,这个集团失败了,他和四州刺史同时遭受贬斥。这首诗是寄给四州刺史的,因此不可能是简单地表达个人的悲哀。
诗有写情,有写景,有情景交融。诗人并不常常直接写出他的感情来,在多数情况下总是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上,所以要写景。所谓写情,就是叙事,讲自己经过的事情;所谓写景,就是描写大自然的景色。有人说,诗人们总离不了描写风花雪月这样的景色。为什么呢?因为风花雪月是大自然中最主要的景色,诗人要通过花的颜色、鸟的叫声来反映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写景的作用。有时候则是情景交融在一起的。下面就来具体讲讲这三首唐诗的情景:
《望岳》这首诗,前四句是写景,第三联两句是情景交融,末两句是写情。
《春望》这首诗,前四句是情景交融,后四句是写情。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这首诗,第一联是情景交融,第二联是写景,第三联是情景交融,第四联是写情。
一首诗应在何处写情,何处写景,完全是诗人的自由,但是,诗人最重视声音和色彩,所以写景是诗人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写景就是使诗歌形象化,这可以说是诗的基本知识之一。
写诗也像写文章,要有章法(组织结构)。现在就来讲讲这三首唐诗的章法:
《望岳》这首诗,先写了“岳”(前四句),再写“望”(第五、六句),最后(第七、八句)以“望”后的感想作收。
《春望》这首诗,先是分头写“国破”和“城春”(头两句),然后以“感时”句承“城春”,以“恨别”句承“国破”,然后又以“烽火”句承“感时”,以“家书”句承“恨别”。这样一环扣一环,组织非常严密,最后双承,以感叹作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这首诗,第一联总写登城楼,第二联写近景,第三联写远景,最后发出感慨作收。
这三首唐诗的共同点,都是以感想来作收的,如不这样,就收不住。这三首诗的章法都很严密。但是,也有一些诗是不大讲究章法的,因为诗有跳跃性,有时候读者摸不清它的来龙去脉,初学诗的人还是应该先讲究章法。我们今天不鼓励大家学写诗,但是要欣赏诗,就得从章法上来欣赏。
诗除了分古风和律诗外,还分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五字一句的古风叫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古风叫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字一句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字一句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还有长短句,除五言七言外,也有三言、四言、六言的不等,这叫杂言诗。杂言诗一般是归在古风里,因为古风的字数没有规定,可长可短。律诗的句数和字数都有规定:五律八句四十个字,七律八句五十六个字。《望岳》是古风,但也是八句四十个字,这是偶合。此外还有绝句,它是律诗的一半。如五绝四句二十个字,七绝四句二十八个字。绝句一般属律诗体裁,但有例外。七言绝句的规则和律诗的规则是一样的。
唐诗一定要押韵。什么叫押韵呢?就是韵母相同的字,在不同句子的同样位置上出现,叫作押韵。押韵一般都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单句不押韵,双句押韵。《望岳》第二句的“了liǎo”,第四句的“晓xiǎo”,第六句的“鸟niǎo”,第八句的“小xiǎo”,韵母都是“iao”,所以押韵。《春望》也是一样,第二句的“深shēn”,第四句的“心xīn”,第六句的“金jīn”,第八句的“簪zēn”,韵母都是相近的,只是听起来不够谐和,这是由于古人的读音与现今普通话的读音不大一样,如按古人的读音也就谐和了。现今在广东的东边,福建的西边,江西的南边,有人说一种客家话,这种话还保留着古人的读音。比如客家话的“深”念qim, “心”念sim,“金”念ɡim, “簪”念zim,韵母都是“im”,听起来就谐和了。
律诗的第一句也可以押韵(特别是七律),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这首诗,第一句的“荒huānɡ”,第二句的“茫mánɡ”,第四句的“墙qiánɡ”,第六句的“肠chánɡ”,第八句的“乡xiānɡ”,韵母都是“ɑnɡ”,所以是押韵的。五律也是一样,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要是第一句押韵的话,一首诗就有五个韵脚了。
律诗还有个特点,就是平仄的格式。要知道什么叫平仄,先要知道汉语的声调。比方说“天”跟“田”是两回事,说“买” 跟“卖”的意思正相反,声调的不同,就有这么大的区别。所以欧洲人学汉语会感到很困难。说话的高低不同(指音乐上的高低),长短不同,这也就是声调的不同。唐朝的声调跟现今普通话的声调不同,如果以现今普通话的声调去读唐诗,听起来就不同了。
古代汉语中共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里也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已分别归并到普通话的四声中去了。入声比较短促,一出声就收住。
这种入声,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甚至山西、内蒙古、河北(部分地区)还存在。比如“衣”字,按古代汉语四声念“衣”(平声)、“椅”(上声)、“意”(去声)、“益”(入声)。再如“剥削”,在普通话里都是阴平,在古代汉语里是入声,上海话还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入声。怎样才能知道古代汉语的入声呢?办法不太多,最好的办法是查字典,或者是查书,如我写的《诗词格律》一书的后面,就附有诗韵举要,其中分别了四声,有空可以看看。
什么叫作平仄?平声仍叫平声,其余三声(上、去、入)叫仄声。仄的意思就是不平。古人作诗,就靠平仄的交替形成一种音乐上的美,也叫作抑扬的美。如果声调毫无变化,那就显得单调不美了。比方唱歌,如果老是一个调子,那就不美了。古人把四个声调分成两类:一类是长调,也叫平调;一类是短调,也叫仄调。这两类声调怎么个交换法呢?律诗的平仄格式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子:杜甫《春望》)
(二)五言律诗(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子:李白《送友人》)
(三)七言律诗(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四)七言律诗(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子:李商隐《隋宫》)
平仄的变化方法有两种:一是加尾,一是插中。加尾就得加一个相反的字,如“仄仄平平”,加“仄”字,成为“仄仄平平仄”;插中就得一个相同的字,如“仄仄平平”,插“仄”字,成为“仄仄仄平平”。这是由四个字变为五个字。由五个字变七个字,这很好办,只要在五个字的前面加两个字就成了,而且这两个字总是相反的。如五言律诗(仄起式)与七言律诗(平起式)一样,只是七言律诗头上加了两个相反的字。
律诗的平仄有“对”和“黏”的规则。“对”,就是单句的平仄与双句的平仄相对,也就是相反的意思。如五言律诗(仄起式)的第一句与第二句,平仄正是相对的。所以说单句的平仄与双句的平仄永远是相反的,这种相反的规则就叫对。不这样,就叫失对。“黏”,就是平黏平,仄黏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就是第三句跟第二句相黏,第五句跟第四句相黏,第七句跟第六句相黏。黏的意思就是相同。如五言律诗(仄起式),第二三两句都是平平起的,四五两句都是仄仄起的,六七两句又是平平起的,这就叫黏。不这样,就叫失黏。早期的唐诗也有失黏的,后来才严格起来。
对和黏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黏”,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对和黏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诗的规则;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就都能背诵出来了。
对仗就是把两个字相对,一个字在单句,一个字在双句。对仗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字对数字,颜色对颜色。如《春望》这首诗的第三联,“烽火”对“家书”(名词对名词), “连”对“抵”(动词对动词),“三”对“万”(数字对数字), “月”对“金”(名词对名词)。对仗还有一个规则,是平对仄,仄对平。这跟平仄相对是一样的,如“风”(平声)对“雨”(仄声)。“风”对“云”就不合式了,因为“风”跟“云”都是平声字。要对的话,也只能在五言律诗的头一个字或七言律诗的头一个或第三个字相对,因为这里是不拘平仄的。
作诗要有对仗,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这首诗,第二联和第三联对仗,首尾两联可用可不用。《春望》这首诗,一开头就用对仗,最后两句话一般不用,但有时也用,所以律诗比绝句更难作。古风一般不用对仗,但《望岳》这首诗,中间两联用了对仗,平仄也有些合律,而且字数与律诗符合,这样《望岳》也算是古风与律诗之间的诗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