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不计人过》原文译文解析及古文阅读标准答案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

【注】

      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

      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③朝士:朝中官员。

【试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____________________  

    (2)悔不穷问       穷: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3.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1)假装  (2)穷尽

2、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就制止了他们。

3、(1)对待别人的不敬和缺点错误,应该像吕蒙正那样宽容大度。

     (2)不应当过分计较和胸襟狭窄,容不下他人。

【补充注释】

  吕蒙正,不喜记人过。 过:过失,过错。不喜欢记别人的过错。

    是:这。

  初任参知政事,初:刚刚。

  同列:同事。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佯:假装 ;闻:听见。

  令诘其官位姓名。令:让 ;诘:责问。

  故不如无知也。故:因此。

  悔不穷问。穷问:彻底追究;穷:穷尽,完结;问:追究。

  蒙正遽止之,遽:迅速 ;止:制止。

  一知其姓名。一:一旦。

  时人服其量,时:当时;量:肚量。

【译文】

    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副宰相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行的人非常愤怒,叫他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行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一时间,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肚量。

【简评】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本文描写了主人公的言行举止,这是对宽容和忍让美德的很好诠释。作者通过吕蒙正不计前嫌,没有问一位官吏的姓名的故事,赞扬了吕蒙正的这种宽容和忍让所体现出的良好品格。启示我们对待别人的不敬和缺点错误,应该像吕蒙正那样宽容大度,不应当过分计较和胸襟狭窄,容不下他人。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