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刘若英这篇感念祖母钟光仪女士的文章,不仅文笔流畅、感人至深,而且文中内容处处体现民国时代女性优雅得体的风范,非常值得一读。她的祖父刘咏尧出身黄埔一期,是资深将军。因家庭缘故,刘若英从小就由爷爷奶奶照料,所以感情很深,受二老文化艺术的熏陶也非常深(祖父写得一手好字,祖母精擅国画),所以文中有出版二老书画合集以纪念刘咏尧的事迹。
每年秋天一到,祖母总是提醒我“该上山看祖父了”。祖父的生日是祖母最重视的日子,即使祖父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二年了。我自两岁父母离异之后便与祖父母同住,我当他们是我的父母,老人家也更甚疼爱儿女般的照护着我。
上山的路七回八转,祖母和我在这路途中总会说说聊聊这一年的事,也掺杂些祖父的小趣事或我小时的糗事。她通常记忆力惊人,说起细节令人如历历在目。但今年情况有异,同一句话她竟反反复复说了八次。老人家走到这一处也是自然规律,不能怨天尤人,她这辈子已经够顺心的了。我惆怅的不只是她的身体,更多是我想到,她一定不愿意自己有失态的一天。
祖母十八岁结的婚,当时她是校花,祖父是校长。这种结合,即便现在看来也颇为先进。当时有人不看好这段乱世姻缘,觉得男方身为中正学校的校长又在前线打仗,变数太大。但一晃眼他们一起过了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