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扬雄谈读书
扬子曰:“观书者,譬诸观山及水。升东岳而知众山之峛(liè)崺(yǐ)①也,况介丘乎;浮沧海而知江河之恶沱(è tuó)②也,况枯泽乎。舍舟航而济乎渎者,末矣③;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弃常珍而嗜异馔者④,恶(wū)⑤睹其识味也?委大圣而好渚子者,恶睹其识道也?”又曰:“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是以恶夫画也⑥。”读书者当观此。
(《读书止观录》)
注释:
①峛崺:逦迤,曲折绵延。
②恶沱:多泥浑浊的样子。
③渎:大川。末矣:那是不可能的啊。末:没有。
④异馔:奇异的菜肴。
⑤恶:怎么。
⑥恶夫画也:恶:厌恶。画,界,引申为停止,语出《论语》:“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女画”,通“汝画”,你们自己停止下来了。
[content_hide]
【译文】
扬雄(《法言》)说:“看书就像看山看水,登上东岳泰山就可以看到众山的曲折绵延,更不用说那些小山丘了。乘船到沧海就知道江河水流的多,不用说那些小潭沼泽了。抛弃舟船而要渡江河,是不行的;不重视五经而要求得真学问,也是下行的。不喜爱普通的精美食品只知一味追求罕见异味的,哪里就能算得上知味?丢开五经等书而只喜欢读诸子的,怎能就算得上懂得求学之道呢?”他又说:“百川学海而最后到了大海,丘陵学山但是到不了大山。所以说厌恶固步自封,停止不前啊。”读书的人应当从这里得到启迪。
[/content_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