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泱泱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国度,翻开中华文明史册,诗词歌赋灿若繁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包含:乐府诗《观沧海》、唐代七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和元代散曲《天净沙·秋思》。这些经典名篇文质俱佳,为学生搭建了同古今名家对话的桥梁,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沉浸于这些经典诗词中,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纵观这四首诗歌,有沧海江河、绿水青山,也有别友诉情、羁旅乡愁,是情与景共通互融的有力体现。其具有极高的语文学习价值,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亦可使学生充分领略自然之美,激发审美情趣,提高对身边自然之景的感受力,进而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品格和生活情趣,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很多古代诗词有一定的涉猎,但学习方法较为单一,多以朗读背诵为主,这使其只能初步认知诗歌,未能全然知其意。而第一单元前三课的学习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朗读技巧,能够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文章感情。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悟诗歌的语言之美。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真切欣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以便进入诗歌情境。
2.整体感知诗歌,学会寻找诗歌意象,并能简要分析意象的含义,领略诗歌情感内涵,感受诗人的艺术境界。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能够简单赏析诗歌。
4.体会诗歌意蕴,拓展诗歌美的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诗歌,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对诗歌“言、象、意”的赏析,感受诗歌的景物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之情,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言、象、意”,进而更好地学习诗歌,这对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打破常规的诗歌教学模式,同时在语言表述上尽可能通俗易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内涵及其意蕴。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品言·观象·达意— —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孙 瑾39读写月报·下旬语文教改理论与实践律,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在朗读中体悟诗歌的审美内蕴。
2.联想、想象法: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意象解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讨论、点拨法:触类旁通,引导学生学会赏析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诗歌,品读诗歌,寻言以观象。
第二课时:深入赏析诗歌,品悟诗歌,观象以达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内容:朱自清先生描绘了春天的俏皮可爱,老舍先生描绘了济南独特的冬天,刘湛秋先生对大自然的一种气候现象 — —雨 — —作了四季的解读,而且这三篇都是散文,是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佳作。而今天要学习的这四首古诗也与之相似。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习过的诗歌,唤醒其对诗歌的记忆,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二、朗读指导与训练
王一川在《美学与美育》中说:“节奏同构于人的内在情感”。在诗歌教学中,节奏尤为重要。
准确把握诗歌的节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内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提高语感能力。这四首古诗词分别为乐府四言诗、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元代散曲,因此在朗读时要尤其注意把握节奏。四言诗的节拍一般是“二二”,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七言诗一般是“二二二一” “二二一二”,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五言诗一般为“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 “海日/生/残夜”;《天净沙》的曲牌的格式应是两字一顿,并且一贯到底,但最后一句或许考虑到诗歌的情感问题,节奏与前面有所差异,具体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把握语言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诗词,是感知诗词的重要途径。学生要通过对某一篇诗歌节奏的理解,学会划分这一类诗歌的节奏,进而为理解意象奠定基础。
三、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联系诗人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蕴。
屏显: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创作于征战途中,而此时正是曹操事业的最高峰,登上碣石山,他触景生情,以大海为形象,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豁达胸襟融进到诗歌里,使诗歌雄浑苍劲。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史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漫游在扬州的李白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深感不平和悲伤,便作此诗,从远道寄给王昌龄,以表同情和关切。
王湾,生卒年不详,但通过诵读不难发现,此诗的重要主题是“乡愁”,王湾自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后,往来于吴楚间,久不得归,产生故园之思,故有此作。
马致远(约1250—1321),字千里,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被誉之为“秋思之祖”。少年时曾热衷于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一直未能得志,一生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这首小令表现出的正是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哀情。
四、品读诗歌,寻言以观象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分别寻找四首诗歌中的意象。
《观沧海》:海水、洪波、山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子规、明月、轻风。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3.有效整合诗歌意象。
“意象创造是一种极其活跃而又复杂的审美意识活动。几个单向意象相对各自独立,都有各自的内意,而又组合成一个整体意象,寄托一个整体内意。”[1]《观沧海》中,诗人登山观海,看到波涛汹涌,树茂草丰,星汉灿烂,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则构成了一幅盛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离京漫游,至扬州恰闻好友被贬,在这杨花落尽、杜鹃声声之时,他将关切之情寄予明月,随风至君;《次北固山下》中,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诗人在描写景物、节令时,始终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借由自然之景叙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寥寥数语,意象组合,尽显秋风煞人之感,与“断肠人”的孤苦情怀达到了物我同构的境界。
纵观四首诗词,诗人在选取意象之时,多是择取能在此时表达自己心中情感的意象,将其有效整合,并以此作为情感触发点,采用最凝练的语言,勾勒出最完美的画面,完整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五、布置作业
回顾小学阶段学习的诗歌,对照本课所学的诗歌朗诵法进行朗诵,寻找同一体裁的诗歌在朗诵方法上的共性,并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加深诗歌的理解。
意象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但作为诗歌鉴赏的重要范畴,从长远意义上讲,让学生深入了解是必须且必要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教学
首先在PPT上展示四首诗歌,让学生分别罗列诗歌中的意象,检测其对意象的掌握;而后让学生分别朗诵,考察其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再播放四首古诗词的朗诵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中蕴藏的情绪,从而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二、品悟诗歌,观象以达意
“意与象之间必须有某种联系,寄托隐含是意象的艺术本质,联系是意象的生命。”[2] 就诗歌而言,无论诗人选取意象的过程如何,或由意寻象,或由象生意,意与象之间必然会有某种或隐或现的关联,若非如此,诗人的种种感情寄托于具体的物象都是无法实现的,即不观象,无以达意。
1. 《观沧海》诗人所观意象为何?意象的选取与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关联?
明确:诗人以“观”统领整首诗歌。其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等实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景式的画面。当镜头推进,岛上一片生机勃勃,海上波涛汹涌,磅礴气势如临眼前;其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虚景,则借助想象,凸显大海吞吐星月之气概。如此大气磅礴的意象,表现的情感往往也是如此。换言之,沧海那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魄正是诗人博大襟怀的写照。
诗言志,曹操所抒发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并没有直接表露出来,却尽在其所观景物之中。立象以尽意,面对海上的无限风光,诗人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日月星辰皆蕴于沧海之中,诗人的雄心壮志尽数展现。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分别写什么?后两句中“明月” “风”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与前两句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41读写月报·下旬语文教改理论与实践明确:第一句写景,所选取意象“杨花” “子规”,点明时节,花落鸟啼,飘零离恨之感尽现;第二句叙事,李白漫游至扬州,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且已过五溪,足见谪迁之远,道路之艰。后两句中选取“明月” “轻风”两个意象, “明月”千里可共,最能寄“我心”, “长风”迅疾轻柔,最能传“我意”, “直”字又凸显“我”想要将情意传递给友人的迫切感。诗人把客观景物人格化,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轻风变成了一个知“我”心、解“我”意的知心人,赋予景物以情感色彩,抒情更为强烈深沉。前两句写景叙事皆为后面抒情作铺垫,意象的选取同样也非常符合当时的情境。李白作为一个创作笔法、风格相对成熟的诗人,对于眼前之物信手拈来,再贯之以情感线索,大有一气呵成之感,也将其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3. 《次北固山下》诗人选取的意象有何指向?请具体说明。
明确:诗人以对偶句发端,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先经陆路,又经水路,暗含路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诗人于船上所见之景, “潮平” “岸阔”“风正” “帆悬”,展现出恢弘阔大的气势。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暗示时光流逝。尾联直接抒情,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北归的大雁正飞过天空,勾起诗人无尽的思念之情,自然想要借鸿雁来传递家书。四联互为因果,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4. 《天净沙•秋思》诗中意象诸多,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诗人描绘的画面所具有的层次感,进一步探讨组成该画面的意象,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明确:诗人在大自然中选取了可以承载“断肠人”愁思的具体物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由下及上排列,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二组:由近由远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三组:由远及近排列,中间略有变化,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同时也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统摄起来,构成了一时多空的场面,使作品在整体上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加深了悲凉的气氛,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画面逐渐表现出来。可以说,这首词意象的选取使其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 “涵盖着生命感、历史感、宇宙感等多重本体内蕴”[3] ,从而使诗歌更具一种普世意义。
象达意,言明象,象存于言,意存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观象以达意”。“意象的艺术本质在于寄托隐含主观情。”[4] 触目于怀,曹孟德的旷达豪迈,李太白的别离伤感,王湾的思乡之愁,马致远的的孤苦冷戚,皆通过意象予以展现。但悟诗不能仅悟单一的文本,学习诗歌甚至任何文学作品,都应该是通古达今的过程。诗歌的意蕴往往是一种普泛而深度的人生体验,正如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的“论诗如论禅。” “虽然哲学和诗歌两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都截然相反,而所要达到的目标却完全一致:都是超越个体、局部,从整体上把握生命、世界乃至宇宙,追寻它们的本原。”[5] 因此,正确理解诗歌的精神实质,是从古人的作品中获得教益以提高自身思想修养的必然路径。
三、合作探究
仔细观察四首古诗中诗人所选取的意象,看看是否出现了意象重叠的情况?如果有,那么重叠的意象,其表现的情感是否相似?
明确:《观沧海》中的“日月”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明月”、 《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这三个意象相似,然而其所表达的情感却大相径庭,而这与诗人的心境密切相关。意象作为诗人表情达意的介质,必然与诗人的所思所想紧密相关,即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学生可以此为例,进行同样的赏析,在写作中学会正确选取意象,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布置作业
观察身边的景物,选取合适的意象,进行诗歌创作。
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能作品并不成熟,但重点在于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并学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同时激发其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可相机评价、修改。
【教学反思】
中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目的主要在于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深刻情感,体会变幻万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感受力,获得精神人格上的成长。本篇教学设计首先对诗歌这种文体进行了整体性的观照,进而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言、象、意”三大元素来进行分析,旨在教会学生读诗、品诗、知诗、悟诗。
通常情况下,对于诗歌教学,很多教师会选择用一节课的时间去讲授一首或两首诗,将每篇诗歌的同一意象割裂开来进行讲解。不可否认,这种逐篇讲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每一首诗词,但从整体上看,其并非良方,对学生而言,难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笔者采用高密度、大容量的主题教学法,一方面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能够打破传统诗歌教学逐首解析的僵化模式,让学生灵活读诗、学诗,甚至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尝试作诗。
笔者将四首诗歌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寻“言”以观“象”,这是一个读和找的过程。语言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在诗歌中亦是如此,诗歌通过语言来创造意象。换言之,我们鉴赏诗歌的过程就是语言符号解码的过程。朗诵诗歌,感知语言的魅力,是学习诗歌的起点和必要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去寻找语言所承载的意象。结合课文,可以发现这四首诗歌中的意象不全是自然意象。
诗人选取意象时,通常着眼于眼前之物,借助想象或联想,创造出超脱于自然物本身的意象。因此,通过采取集中寻找意象的方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意象这一概念,知晓作诗的必然要素,进而对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寻找自己身边的意象,并尝试着进行诗歌创作。第二课时的主要目标是观“象”以达“意”。相对于前一个环节而言,这个环节要体悟意象背后更为深远的意义,过程也将更为深入、艰难。这四首古诗都选取了诸多自然意象,但相较于写景而言,其更为深远的意义是抒怀。学生若想深刻理解作者所抒之情,就需要其将自己置换成诗人,由表及里地窥探诗歌的内在意蕴。当然,学习诗歌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将诗歌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内化为其生命成长的力量,升华精神和情感,探寻生命发展的方向。
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诗歌学习还停留于背诵这一初级阶段。而本篇教学设计理论性相对较强,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始终需要借助思维构建理解课堂,这与学生已有的学习方式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模式的转换,真正去理解、掌握诗歌;如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诗歌教学的魅力。
注释:
[1][2][4]屈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167页,第167页,第170页。
[3]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0页。
[5]余映潮:《文本解读的智慧》,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99页。
摘自《读写月报》·下旬2020年11月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83609.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9月 12日 下午9:11
下一篇 2024年 9月 13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