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语言质朴、自然精练,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
陶渊明生活于晋宋易代之际,本文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东晋王朝社会黑暗,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经五十多岁,归隐多年,对于社会的苦难他无力改变,只好借助文学创作书写情怀,描绘了一个与污浊社会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记”,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等。通常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比如:
第一部分(1):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景色。
第二部分(2-3):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辞别桃花源的见闻及感受。
第三部分(4-5):虚实结合,渔人离开桃花源,他人再寻访却不得其途。
林尽→得一山→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初极狭→复行数十步
(景物描写,具有神秘色彩,渲染气氛,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做铺垫。)
(“甚异”与“忽逢”相照应,生动写出渔人偶遇桃花林的惊诧,烘托了桃花源美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好奇。)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体现了桃花源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从他们衣食无忧的闲适生活足见社会平稳,丰衣足食。)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一天)他划船沿小溪前行,忘了路程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长在溪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树,(这里)香草鲜艳美丽,飘落花瓣繁多。渔人十分诧异。继续前行,想要走到林子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约有点光亮。(渔人)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起初,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数十步,突然宽阔明亮。(这里)土地平坦宽阔,屋舍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人)见了渔人,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回答。(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饭食(款待他)。(渔人)停留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的人告诉(他):“(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南阳刘子骥,是个清高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桃花源)。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作者虚构了一个物阜民丰的世外桃源,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形成鲜明对比,无情鞭挞了封建社会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想要摆脱压迫、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寥寥三百余字,形象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层层深入,井然有序,清新如画,诗意盎然,读了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作者朴素、淡雅的写作方法,也是他的语言风格,清淡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文章虽然开头写出了时间、地点、人物,但都是虚构,桃花源美景则更是虚幻缥缈,而此处人们的生活状态却很真实,处处是乡村常见之景之物之情,且最后以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再寻桃花源未果,给读者带来虚实迷幻之感,巧妙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