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3月线上学情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

C.贺岁电影《流浪地球》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的热潮。

D.究竟是因为什么把全世界中华儿女连接在一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我们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其永久魅力。

B.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取得近45.6亿元左右的票房,原因是影片将亲情、希望、家园完美地融合在一个科幻的故事里,强烈冲击观众的心。

C.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不是老师教了什么。

D.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应该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它和慎独是相对而言的,强调的都是一个“慎”,即独处或众处,都要心中有戒,做好自己。

②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就变得低智商、非理性、易盲从,于是他把人群称为“乌合之众”。

③勒庞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未见得便是真理,譬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便提出了几乎相反的观点。

④但个体受群体影响,却是没有疑义的。

⑤慎众,是说人处在群体中的时候,要努力坚守自我,不盲目从众,不随大流。

A.②⑤③④①       B.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③⑤①④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作者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B.《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C.《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D.《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我们学过的《范进中举》出自于《儒林外史》。

5.名句默写。(10分)

(1)           ,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饿死真吾志,                         。               (文天祥《安南军》)

(3)                 ,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4)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5)一鼓作气,          ,三而竭。     (《曹刿论战》)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                  。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                     。

6.综合性学习。(8分)

校刊是同学们展示才华、比试实力的大舞台。现请你协助编辑一期以“倾听大自然的语言”为主题的校报。相信你一定能够出色完成以下任务。

(1)(栏目设置)请你为本期校报设置两个灵动、活泼的栏目名称。(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4分)

栏目一:                           栏目二:

(2)(诗词淘宝)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物?请写出其它古诗中反映某个物候现象的两句古诗。(2分)

 

(3)(小试牛刀)为配合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校刊为了增强同学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意识,校刊以“关注环境保护,植树造林”为上联,开展对联征集活动,请你写出一个下联。(2分)

上联:关注环境保护,植树造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6分)

(1)《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3分)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2)“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文中描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你如何评价文中父亲的做法?(3分)

 

 

一、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6分)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注]①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幕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放后流落江南,寄人篱下。②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

8.一、二两句通过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3分)[来

 

9.请品味三、四两句的妙处。(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4分)

叶秀发传

(明)宋濂

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秩满关升循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丁母忧,服阕。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苟先去之,与邑民何异?”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降迪功郎,俄以前事罢免。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冤,上书讼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剑自刭。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

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命知高邮军。寻转承议郎。绍定庚寅九月卒,年七十。

(选自《宋学士文集》,有删改)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①苟先去之          苟:______             ②诚之亦望阙再拜    再:______

③反咎其不能全人    全:______[④寻转承议郎        寻:______

11.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一  城  士  卒  皆  战  死  无   降  者

12.下列句中的“以”与“俄以前事罢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弥远秀发事为问                    B.何

C.以中有足乐者                     D.令辱之,激怒其众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叶秀发在他父亲母亲去世后,都回家守丧,可见他的孝心。

B.金人入侵时,眼看桐城不保,叶秀发并没有听从家人建议躲避起来,而是每天谋划防备抵御金人的计策。

C.史弥远当政的时候,他向从桐城来的人询问叶秀发的情况,听后他很赞赏叶秀发并重用了叶秀发。

D.桐城之战后,叶秀发对于议事者看不到他的忠诚,反而责怪他,感到非常不平,所以上书朝廷。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2分)

人生需要“顶住”

①“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

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

③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④“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⑤“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能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能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⑥“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⑦的确,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各种难题和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金牌”。

15.简要分析文章第①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5分)

 

17.文章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椴树花开

张抗抗

①这个初夏,没想到我竟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见到你。

②从我踏上塞尔维亚的土地开始,总是闻到一阵阵若有若无的香气,弥漫在空中。它萦绕着我,紧跟着我,无论往哪个方向走,一步步都笼罩在它的香味里。它丝丝缕缕无拘无束地飘在空中,无处不在,忽一会儿好似消散了,忽一会儿又飘来了。拢一拢头发,它落在我的头发上;拂一拂裙角,衣服犹如被香熏过了。空气新鲜纯净,无雾霾无杂质,故而那香味便尤为鲜明,香气略带甜味,是一种善意的友好的气息。

③走走停停,寻寻觅觅,四下探望,想知道那香味来自何处。那时我们正步行穿过贝尔格莱德市中心一座小广场。广场四周长满了高大的阔叶乔木,小路穿过疏旷的树林,树林里香气四溢。一株株高大而健壮的大树,就在我身边,树高十几米,灰色的树干上有直上直下的裂纹,主干向上分叉后伸展开去,树冠蓬松,枝条繁茂,椭圆形的叶片绿得发亮。结实的细枝上,挂满了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每朵花都由五个花瓣组成,小而密集,如同一只只香水喇叭,悬挂在我头顶。金丝花蕊朝下,摇晃着、喷洒着、尽情挥霍着它浓郁的香气……

④其实我已经见过它多次了,在多瑙河边的城堡遗址,在教堂外的花园路边,它们像一个个绿色的巨人、城市的卫兵,一队队一列列,凛然而立。

⑤这究竟是什么树呢?

⑥有同伴伸出手机,踮起脚尖,够着了树梢上开得正盛的一簇小花,拍照,然后用手机上的软件搜索,只几秒,树名与花名同时显现——

⑦椴树。椴花。

⑧原来是椴树!真的是椴树么?

⑨所有有关椴树的记忆,在瞬间被唤醒。

⑩是的,四十多年前,我见过冬天的椴树。小兴安岭的林场,漫山的深雪。树叶统统落尽了,高大的椴树,在帐篷外不远的雪地上,光秃秃地站立着。灰白色的枝条硬朗舒展,有一种水墨画的淡雅。然而,每天每天,在电锯刺耳的声响中,山林里那些粗壮的红松,还有椴树水曲柳,一片片一株株轰然倒下。粗大的原木,被大卡车一车车运往山外,然后肢解切割加工,制作成各种木器。据说树皮的纤维还可制成麻袋绳索人造棉,甚至火药的导引线……

⑪那年开春前,快要下山回城的时候,连队里每个人几乎都分得了一块椴木的菜墩儿,直径宽达三十多公分,厚十几公分,像一块尚未涂上奶油的大蛋糕胚子。我不知道这个菜墩儿对我有什么用处,想象着那些树干笔直的椴树,被分割成了一截一截家常实用的菜墩儿,很心疼很珍惜地把它抱起来。记得椴树截面米黄色的木纹,散发出清爽的椴木香味儿。

⑫听人们谈论椴树赞美椴树,因为它是一种特别有用的树。是的,有用。

⑬后来又听人说,比椴木更有用的是椴花蜜。

⑭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我连一口椴花蜜也没喝到。椴树可望,椴花无踪。椴花蜜,成为甜蜜而遥不可及的渴望。

⑮我开始关注椴树,断断续续得到一些关于椴树的消息:由于森林的大肆掠夺性采伐,主要蜜源植物——椴树也难逃此劫,椴花蜜产量已逐年减少……后来的岁月里,我见到的椴树,都以木器的形式出现,它们被制作成了各种精美实用的家具,不再有活的生命。它们在我的抚摸下微微颤栗,诉说着我们共同的疼痛。

⑯很多年后,当琥珀色的椴花蜜终于出现在早餐桌上,我把滑润醇厚的椴花蜜小心涂抹在面包片上,那一刻,眼前椴树花开,蜜蜂嗡嗡飞舞,椴木制成的蜂箱里,浓浓的蜂蜜溢出了蜂巢……

⑰可我仍然没有真正见过开花的椴树。

⑱此刻,在贝尔格莱德,我竟与椴树不期而遇,内心的惊诧与狂喜袭来,如同椴花绽放盛开。

⑲更没想到的是,几天以后,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老街及多瑙河边,我又一次闻到了椴花浓浓的馥郁。椴花独一无二的芳香,从街道上奶酪洋葱咖啡的气味里跳出来,我已学会辨认它们。布达佩斯尤其布达城的椴树,似乎比贝尔格莱德的椴树更多更集中,在这里,椴树作为行道树,如墙如坝屹立。二战已过去七十多年,当年的战火或许曾经把满城的椴树摧毁得七零八落,然而,硝烟散去,和平的年代,它们急切地重新生长,固执地重又开花结果。

⑳椴树就这样成为欧洲国家共同的树。椴树花香无形无声地飘过国界自由游逛,椴树花开的地方,人们平等相待、彼此尊重。

㉑我终于见到了绿叶金粉的椴树。遗憾的是,我的耳边竟然没听见蜜蜂的嗡嗡声,也没见到采蜜的蜜蜂。

㉒椴树花开了,可是,蜜蜂们在哪里呢?

(摘自《南方周末》,有改动)

18.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椴树的主要特点。(3分)

 

19.请结合全文,说说第⑧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⑮段画线句。(3分)

 

21.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⑳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二、写作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20分)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3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九年级语文学科线上学习学情检测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3分)

A.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

C.贺岁电影《流浪地球》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的热潮。

D.究竟是因为什么把全世界中华儿女连接在一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3分)

A.我们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其永久魅力。

B.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取得近45.6亿元左右的票房,原因是影片将亲情、希望、家园完美地融合在一个科幻的故事里,强烈冲击观众的心。

C.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不是老师教了什么。

D.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应该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 )(3分)

①它和慎独是相对而言的,强调的都是一个“慎”,即独处或众处,都要心中有戒,做好自己。

②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就变得低智商、非理性、易盲从,于是他把人群称为“乌合之众”。

③勒庞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未见得便是真理,譬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便提出了几乎相反的观点。

④但个体受群体影响,却是没有疑义的。

⑤慎众,是说人处在群体中的时候,要努力坚守自我,不盲目从众,不随大流。

A.②⑤③④①      B.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③⑤①④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作者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B.《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C.《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D.《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我们学过的《范进中举》出自于《儒林外史》。

5.名句默写。(10分)

(1)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饿死真吾志,。               (文天祥《安南军》)

(3),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4)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5)一鼓作气,   ,三而竭。      (《曹刿论战》)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6.综合性学习。(8分)

校刊是同学们展示才华、比试实力的大舞台。现请你协助编辑一期以“倾听大自然的语言”为主题的校报。相信你一定能够出色完成以下任务。

(1)(栏目设置)请你为本期校报设置两个灵动、活泼的栏目名称。(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4分)

栏目一: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

(2)(诗词淘宝)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物?请写出其它古诗中反映某个物候现象的两句古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试牛刀)为配合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校刊为了增强同学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意识,校刊以“关注环境保护,植树造林”为上联,开展对联征集活动,请你写出一个下联。(2分)

上联:关注环境保护,植树造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云,天气招牌  大自然的语言 (4分) (2)春天示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分)(3)示例: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2分)

 

7.名著阅读。(6分)

(1)《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A  )(2分)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2)“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文中描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你如何评价文中父亲的做法?(4分)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6分)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注)①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幕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放后流落江南,寄人篱下。②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

8.8.一、二两句通过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3分)

9.请品味三、四两句的妙处。(3分)

8【答案】示例:通过“子规鸟”、“杜鹃花”等意象渲染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意象的理解。诗的一、二句,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渲染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作者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此时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

9.【答案】示例:子规鸟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一寸。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诗的三、四句反复运用“一”、“三”两个数字,纡结萦回,表达了作者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痛之情。(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4分)

叶秀发传

(明)宋濂

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秩满关升循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丁母忧,服阕。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苟先去之,与邑民何异?”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降迪功郎,俄以前事罢免。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冤,上书讼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剑自刭。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

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命知高邮军。寻转承议郎。绍定庚寅九月卒,年七十。

(选自《宋学士文集》,有删改)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①苟先去之         苟:______②诚之亦望阙再拜    再:______

③反咎其不能全人    全:______[④寻转承议郎        寻:______

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

12.下列句中的“以”与“俄以前事罢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3分)

A.弥远秀发事为问      B.何

C.以中有足乐者D.令辱之,激怒其众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

现在正是作为臣子竭力献身的时候,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C )(3分)

A.叶秀发在他父亲母亲去世后,都回家守丧,可见他的孝心。

B.金人入侵时,眼看桐城不保,叶秀发并没有听从家人建议躲避起来,而是每天谋划防备抵御金人的计策。

C.史弥远当政的时候,他向从桐城来的人询问叶秀发的情况,听后他很赞赏叶秀发并重用了叶秀发。

D.桐城之战后,叶秀发对于议事者看不到他的忠诚,反而责怪他,感到非常不平,所以上书朝廷。

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叶秀发上书朝廷是为李诚之伸冤。可分析原句“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冤,上书讼于朝”。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2分)

人生需要“顶住”

①“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

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

③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④“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⑤“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能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能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⑥“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⑦的确,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各种难题和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金牌”。

15.简要分析文章第①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5分)

17.文章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5.【答案】列举女排能顶住而获得金牌的事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观点),人生需要“顶住”;同时又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1)引出文章的话题。(2)作为论据证明论点。(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第①②自然段写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因为“顶住”而获得冠军这一事例提出中心论点“人生需要顶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同时也可以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16.【答案】人如果具备“顶住”(执着、毅力、定力)的精神,就会沉着稳定,稳妥前行,同时也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人生之路就会走得更稳更远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把握。此处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顶住精神”,喻体是“压舱石和发动机”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顶住是人生能够成功的动力和稳定的根本。

17.【答案】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只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椴树花开

张抗抗

①这个初夏,没想到我竟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见到你。

②从我踏上塞尔维亚的土地开始,总是闻到一阵阵若有若无的香气,弥漫在空中。它萦绕着我,紧跟着我,无论往哪个方向走,一步步都笼罩在它的香味里。它丝丝缕缕无拘无束地飘在空中,无处不在,忽一会儿好似消散了,忽一会儿又飘来了。拢一拢头发,它落在我的头发上;拂一拂裙角,衣服犹如被香熏过了。空气新鲜纯净,无雾霾无杂质,故而那香味便尤为鲜明,香气略带甜味,是一种善意的友好的气息。

③走走停停,寻寻觅觅,四下探望,想知道那香味来自何处。那时我们正步行穿过贝尔格莱德市中心一座小广场。广场四周长满了高大的阔叶乔木,小路穿过疏旷的树林,树林里香气四溢。一株株高大而健壮的大树,就在我身边,树高十几米,灰色的树干上有直上直下的裂纹,主干向上分叉后伸展开去,树冠蓬松,枝条繁茂,椭圆形的叶片绿得发亮。结实的细枝上,挂满了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每朵花都由五个花瓣组成,小而密集,如同一只只香水喇叭,悬挂在我头顶。金丝花蕊朝下,摇晃着、喷洒着、尽情挥霍着它浓郁的香气……

④其实我已经见过它多次了,在多瑙河边的城堡遗址,在教堂外的花园路边,它们像一个个绿色的巨人、城市的卫兵,一队队一列列,凛然而立。

⑤这究竟是什么树呢?

⑥有同伴伸出手机,踮起脚尖,够着了树梢上开得正盛的一簇小花,拍照,然后用手机上的软件搜索,只几秒,树名与花名同时显现——

⑦椴树。椴花。

⑧原来是椴树!真的是椴树么?

⑨所有有关椴树的记忆,在瞬间被唤醒。

⑩是的,四十多年前,我见过冬天的椴树。小兴安岭的林场,漫山的深雪。树叶统统落尽了,高大的椴树,在帐篷外不远的雪地上,光秃秃地站立着。灰白色的枝条硬朗舒展,有一种水墨画的淡雅。然而,每天每天,在电锯刺耳的声响中,山林里那些粗壮的红松,还有椴树水曲柳,一片片一株株轰然倒下。粗大的原木,被大卡车一车车运往山外,然后肢解切割加工,制作成各种木器。据说树皮的纤维还可制成麻袋绳索人造棉,甚至火药的导引线……

⑪那年开春前,快要下山回城的时候,连队里每个人几乎都分得了一块椴木的菜墩儿,直径宽达三十多公分,厚十几公分,像一块尚未涂上奶油的大蛋糕胚子。我不知道这个菜墩儿对我有什么用处,想象着那些树干笔直的椴树,被分割成了一截一截家常实用的菜墩儿,很心疼很珍惜地把它抱起来。记得椴树截面米黄色的木纹,散发出清爽的椴木香味儿。

⑫听人们谈论椴树赞美椴树,因为它是一种特别有用的树。是的,有用。

⑬后来又听人说,比椴木更有用的是椴花蜜。

⑭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我连一口椴花蜜也没喝到。椴树可望,椴花无踪。椴花蜜,成为甜蜜而遥不可及的渴望。

⑮我开始关注椴树,断断续续得到一些关于椴树的消息:由于森林的大肆掠夺性采伐,主要蜜源植物——椴树也难逃此劫,椴花蜜产量已逐年减少……后来的岁月里,我见到的椴树,都以木器的形式出现,它们被制作成了各种精美实用的家具,不再有活的生命。它们在我的抚摸下微微颤栗,诉说着我们共同的疼痛。

⑯很多年后,当琥珀色的椴花蜜终于出现在早餐桌上,我把滑润醇厚的椴花蜜小心涂抹在面包片上,那一刻,眼前椴树花开,蜜蜂嗡嗡飞舞,椴木制成的蜂箱里,浓浓的蜂蜜溢出了蜂巢……

⑰可我仍然没有真正见过开花的椴树。

⑱此刻,在贝尔格莱德,我竟与椴树不期而遇,内心的惊诧与狂喜袭来,如同椴花绽放盛开。

⑲更没想到的是,几天以后,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老街及多瑙河边,我又一次闻到了椴花浓浓的馥郁。椴花独一无二的芳香,从街道上奶酪洋葱咖啡的气味里跳出来,我已学会辨认它们。布达佩斯尤其布达城的椴树,似乎比贝尔格莱德的椴树更多更集中,在这里,椴树作为行道树,如墙如坝屹立。二战已过去七十多年,当年的战火或许曾经把满城的椴树摧毁得七零八落,然而,硝烟散去,和平的年代,它们急切地重新生长,固执地重又开花结果。

⑳椴树就这样成为欧洲国家共同的树。椴树花香无形无声地飘过国界自由游逛,椴树花开的地方,人们平等相待、彼此尊重。

㉑我终于见到了绿叶金粉的椴树。遗憾的是,我的耳边竟然没听见蜜蜂的嗡嗡声,也没见到采蜜的蜜蜂。

㉒椴树花开了,可是,蜜蜂们在哪里呢?

(摘自《南方周末》,有改动)

1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椴树的主要特点。(3分)

17.请结合全文,说说第⑧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⑮段画线句。(3分)

19.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⑳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16.【答案】香气浓郁,略带甜味;树干高大挺拔;有实用价值;生命力顽强。(3分)

【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结合文本的关键句子概括即可。结合“空气新鲜纯净,无雾霾无杂质,故而那香味便尤为鲜明,香气略带甜味,是一种善意的友好的气息。”概括得出:香气浓郁,略带甜味;结合“一株株高大而健壮的大树,就在我身边,树高十几米,灰色的树干上有直上直下的裂纹,主干向上分叉后伸展开去,树冠蓬松,枝条繁茂,椭圆形的叶片绿得发亮。”概括得出:树干高大挺拔;结合“粗大的原木,被大卡车一车车运往山外,然后肢解切割加工,制作成各种木器。据说树皮的纤维还可制成麻袋绳索人造棉,甚至火药的导引线……”概括得出:有实用价值;结合“当年的战火或许曾经把满城的椴树摧毁得七零八落,然而,硝烟散去,和平的年代,它们急切地重新生长,固执地重又开花结果。”概括得出:生命力顽强。

17.【答案】“原来是椴树”,写出了我的恍然大悟,为下文写有关椴树的记忆做了铺垫。”真的是椴树吗?“表现了作者对”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见到椴树的难以置信和惊喜,暗含了作者对椴树的喜爱之情。(3分)

【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语段作用一般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题目,作为线索,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内容上,深化主旨,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文章第⑧段“原来是椴树!真的是椴树么?”结构上是承上启下。内容上:“原来是椴树”,承接上文内容,写出了我的恍然大悟,“真的是椴树吗?”表现了作者对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见到椴树的难以置信和惊喜,为下文写有关椴树的记忆做了铺垫。暗含了作者对椴树的喜爱之情。

18.【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人类对森林的大肆掠夺性采伐给椴树造成的伤害,表达了作者对椴树的怜惜,对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的恶行的愤慨。(3分)

【解析】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结合“它们在我的抚摸下微微颤栗,诉说着我们共同的疼痛。”分析,“微微颤栗,诉说着”把椴树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们共同的疼痛”即人类对森林的大肆掠夺性采伐给椴树造成的伤害,表达了作者对椴树的怜惜,对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的恶行的愤慨。

19.【答案】我在不同的土地上见到了椴树,椴树花香,椴花蜜是与和平、富足、幸福的生活相伴的。(2分)

【解析】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结合“四十多年前,我见过冬天的椴树。小兴安岭的林场,漫山的深雪。树叶统统落尽了,高大的椴树,在帐篷外不远的雪地上,光秃秃地站立着。灰白色的枝条硬朗舒展,有一种水墨画的淡雅。”“然而,硝烟散去,和平的年代,它们急切地重新生长,固执地重又开花结果。”“椴树就这样成为欧洲国家共同的树。”分析:我在不同的土地上见到了椴树,椴树花香,椴花蜜是与和平、富足、幸福的生活相伴的。

【点睛】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三、写作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20分)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3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试题练习

《自相矛盾》生字组词课后练习答案等知识点归类

2020-3-26 22:08:07

试题练习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3-27 1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