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提出,“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第 5 课《边城(节选)》为自读课文,教学预备使用一节课时。《边城(节选)》课文节选了小说第三、四、五、六章,正文共计 11 页,篇幅相对较长,教学难度较大。笔者对《边城(节选)》一文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置,试图在一节课上,通过“赏俗—审美—感悲” 三个学习任务,让学生领略其特点,让学生能够“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进而对小说文本发生兴趣,提高阅读与鉴赏的能力。
任务一:赏俗。通读全文,找一找你感兴趣的关于湘西节日风俗的描写,说一说感兴趣的理由是什么。
生:我看到端午节穿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可以吃鱼吃肉。
(生朗读:“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生:主要是这些风俗现在不多见了。穿新衣、吃鱼吃肉现在很平常,那时候却是过节才有,说明那时候很贫穷。
师:这的确是物质比较缺乏的年代的事情,但是作者要表现的是不是这种贫穷?
生:不是,应该是表达那种喜悦快乐,难得有一次穿新衣、吃鱼吃肉的快乐,我觉得这种快乐非常单纯,也非常强烈。
(生朗读“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段。)
师:这一段介绍了当地端午节划船的习俗。同学们觉得有哪些震撼人心的因素?
生:船只的样式很奇特,不多见,“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
生:有颜色的描写,“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带头的“头上缠着红布包头”,显得很热烈,很喜庆。
生:还有声音的描写,有锣鼓敲打,“鼓声如雷鸣”,写两岸人“呐喊助威”,竞赛的氛围很浓厚,场面非常热烈。
师:这是作者对当地当时端午风俗的介绍,表现了节日的热闹、喜庆,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文章还写了哪些风俗?
(生朗读“城中军营里,税官局长公馆……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一段。)
师:这话是在介绍制作烟火,很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和我们现在的烟火有什么不同?
生:外壳是“老毛竹筒”或者“镂空棕榈树根株”,很原始,就地取材。
生:“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是介绍烟火的火药制作,感觉很危险,那时的人们很舍得下工下料,工艺很实在。
师:“一千槌八百槌”,注意“槌”的写法,他没有用这个“锤”。可能两者材料不同,外形不同,作用也不同。《阿 Q 正传》中,阿 Q 舂米,可能用的就是这种“槌”。
师:从这些节俗的描写中,我们能看到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生:人民生活很淳朴,为能穿新衣、吃鱼吃肉而欢乐,节俗的味道很浓。
生:人们热爱生活,为喜庆的节日而欢乐,这种欢乐非常单纯,甚至具有一种童年色彩。
生:社会生活相对比较安定,人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非常重视传统节日,文章充满世俗的烟火味。
任务二:审美。精读小说第四部分,说一说哪些情节体现了人情美。
(生朗读:“祖父心想:‘……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轻人的热闹,回去一趟,换换地位还赶得及。’”)
生:这一段是说,祖父请朋友帮他看着渡船,自己带翠翠来看划船,觉得内心不安,想要让朋友也来看看划船。表现了祖父时时把别人放在前面,不愿意亏欠别人的品格。
师:说得很好,这是体现祖父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关于祖父和朋友之间的描写还有吗?
(生朗读:“但那替手对于看龙船已无什么兴味,却愿意同老船夫在这溪边大石上各自再喝两杯烧酒。”)
生:祖父和朋友的关系十分融洽,朋友不愿意去赶赛龙舟的热闹,却很愿意和老朋友一起喝酒来消磨时光,我们可以体会到朋友之间那种深厚的友谊。
生:还写了祖父和翠翠的亲情。比如,第 6 节和第10节,两次写到翠翠产生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古怪的想头”“假若爷爷死了”,说明她非常担心爷爷“死了”。这体现了翠翠对爷爷的极度依恋,生怕爷爷去世,自己孤单一人。
师:这两个句子在文章里出现的确非常突兀、惹眼。这正是翠翠对爷爷爱的体现。还有体现这种亲情的语句吗?
(生朗读:“她又不愿在天未断黑以前,同黄狗赶回家去,只好站在那石码头边等候祖父。”)
生:本来是祖父陪同翠翠来城里看划船,但是翠翠非常懂事,不放心把祖父丢在城里,这也是对爷爷的关爱。
师:作者为什么说“同黄狗赶回家去”,为什么不说“带着黄狗回家去”或“独自赶回家去”?
生:翠翠是把黄狗当成了家人看待,翠翠认为自己和黄狗是平等的家人关系,不是从属关系。如果说“独自赶回家去”,黄狗就被忽略了,显得地位更低。
师:对。翠翠把黄狗当成了平等的家人,她认为既然是三个人一起出来,那么就三个人一起回去,把爷爷一人丢下是不该的,这是亲情,也是一种仗义。珍爱亲情,为人仗义,是翠翠性格中受爷爷影响很重要的一面。
师:提到黄狗,作者很有意思地设计了二老傩送和黄狗对峙的一段情节,这一段体现了傩送怎样的个性?(指定一男生朗读:“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老兄,你要怎么!’”一段。)
师:讲文明、讲礼貌这些词可能用在傩送身上不太合适。想一想他为什么不打狗?
生:可能是他不肯打骂一个女孩子身边的狗,去间接欺负这个女孩子,体现了他的善良、正直。
生:也许是因为他知道这是翠翠和老船夫家的狗,他对老船夫是熟悉的,可能也是很尊敬的。
生:文章里提到傩送有力量,会武功,经常随着家里的船队闯荡江湖,所以他用鸭子吓唬黄狗,还称呼狗为“老兄”,明显带有一点江湖气息。但是他只是吓了狗一下,不愿意轻易使用武力。就是说,傩送是很讲武德的。
师:对,傩送善良正直,关爱弱小,不肯欺凌弱小,身上还带有一些江湖人的气息。小伙子可说是讲究武德的。
师:沈从文所刻画的茶峒小城,人和人之间充满了美好的感情,这里也许有杀人的可怕传说,但是没有那种尔虞我诈、名利争夺,有的是美好的友情、亲情、爱情,这些都是作者着意表现的人情之美。作者把边城的人情美和都市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相对照,从而引起人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
任务三:感悲。(投影)沈从文说:“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 ,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师:再读小说第四部分,找一找你觉得有哪些可以让人悲痛的地方。作者说他叙述的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起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从整篇小说看,写端午等节日的氛围时是快乐的,其余部分可以说都是以“哀”居多,全文笼罩着一种忧伤、悲凉和惆怅,请同学们结合语句和自己的感受谈一谈。
(生朗读“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和“祖父到了那渡船处时,见代替他的老朋友,正站在白塔下注意听远处鼓声”。)
生:我认为这个老人是一个很孤独的人,他的人生可能就是一个悲剧,独自一人,内心非常孤寂、悲凉。
师:说得对。虽然只是一个次要人物,但是作者对他的设定是没有家庭的孤独之人。《边城》中的几位老人似乎都有这样的特点,老船夫是这样,杨马兵是这样,顺顺其实也是这样,都是家庭破碎或者根本没有家庭的。“站在白塔下注意听远处鼓声”,一个动作,可以使读者产生很多想象——他想起了哪些事?哪些人?
(生朗读:“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生:我认为这是两位老人在借酒消愁,特别是那位“替手”一会儿就醉倒了,说明他并不善于饮酒,却宁可饮酒也不愿去看城里划船,可能这里就有一些让他悲伤的故事。
师:结合刚才同学们的讨论,从第四章看,这种“悲”更多地体现在人物处境的孤独和内心的孤寂、隔膜。大家看一看,这种“孤独感”还在哪些人物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生朗读:“后来看看天快黑了,军人扛了长凳出城看热闹的……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生:这一段话描写了划船比赛结束后,人们纷纷散去,夕阳西下,用景物描写渲染了翠翠心中的孤独。
生:翠翠是一个孤儿,爷爷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她特别担心爷爷去世,也是内心孤独的表现。
生:第 8 节用“弹琴唱曲子”“划拳行酒的声音”以及油锅炒菜的声音,反衬了环境的安静,渲染翠翠内心的孤独。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以上两个人物的悲来自孤独,主要是由于家庭的破碎,亲人少或者没有亲人。作者又通过翠翠独处的时候来着力渲染她内心的孤独和悲愁。下文作者安排了翠翠和傩送的相遇、争吵,看起来要热闹一些,那么这里有没有“悲”的因素呢?
生:我认为他们的相遇并不愉快,他们的争吵起源于误解,翠翠误认为傩送邀请她,目的是欺侮她。
生:他们互相都存在误解、误会,翠翠认为傩送要欺侮她,傩送觉得翠翠还挺欣赏他,以为翠翠责骂狗是在赞美他。
生:他们都是停留在自己的思维里,翠翠以恶意揣度人,傩送则有些自鸣得意。古人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在作者笔下,这两个人可以说“一窍不通”。
生:目前还不能体现,但是我认为他们误会重重的初遇,为下文的悲剧情节和悲剧结局做了铺垫。我认为造成《边城》悲剧结局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误会接着一个误会。
师:大家讨论得很好。作者创造了一个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着“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似乎是个完美的世界。但是我们在阅读中发现,这里的人们在面对他人、面对世界、面对命运时,都带有那么一份无奈和悲凉。
这份无奈和悲凉增添了小说的韵味。人性为美,背景悲凉,或许这就是我们青年同学特别喜欢的所谓“凄美”韵致,本文或可理解为“凄美”典范,建议大家课外认真阅读全文。
如何通过任务驱动实现长文短教,是笔者这节课探索的重点。现行语文教科书现代文的篇目一般都较长,所涉及的领域也越发宽广。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有重点,学有所获,实现“精教实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教什么应该有所选择。《边城(节选)》尽管是节选,但是篇幅仍然较长,一节课能处理的应该是符合课标要求又贴近文本特色的问题。教科书中的单元学习提示指出:“小说围绕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孙女翠翠,描写了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也写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悲凉。”所以笔者认为,要让学生能够较好地领略《边城》,那么在课堂上了解和欣赏作者描绘的当地风俗人情,理解作者笔下的美好人情,最后体会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面对命运的无奈和悲凉应该是最主要的任务。笔者把这三个任务概括为“赏俗,审美,感悲”,学习的任务就比较清楚了。
关于怎么教的问题,语文课离不开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对于这样的长文来说,首先要略读与精读结合。在“赏俗”任务环节,笔者让学生略读全文,找到有关当地节俗的语段,展开阅读与鉴赏,欣赏当地的风土人情。而在“审美”“感悲”两个任务环节,则选择精读内容更集中的第四章。这样聚焦于第四章而忽略其余,就为充分阅读和欣赏提供了可能;同时,一材两用,即审美和感悲两个任务都使用这一章,为学生充分进行表达与交流赢得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使用两章,那么每一个任务学生都需要精读一章,表达和交流很可能无法开展。而在教学中,由于一材两用,学生的阅读比较充分,理解在碰撞中不断加深,学生的情绪被点燃,积极性得到调动,准确、深刻的见解层出不穷。
有所不足的是,课堂在逻辑上似乎还不够连贯和完善,没有形成笔者所设想的层层深入、不断有所发现的场景,特别是“感悲”这个任务,感觉对“悲”的挖掘和体会还不够深刻,教师的点评环节虽有所拓展,但是还不够精妙、不够警醒。这可能和笔者阅读文本的功力不足有关,也可能和三个环节实施时平均用力有关,“赏俗”这一环节也许可以加以压缩。
其次是课堂上,学生说得较多,但是朗读和书写还不够。散文化的小说教学,对文章的深情朗读演绎必不可少,课堂上少部分学生的朗读,只是找到课文语段,提醒师生段落所在和内容,而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染力的朗读还显不足。另外,新课标指出:“根据需要,可以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见解,与他人分享 。”而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谈自己的阅读理解和体会,口语比较多,但是规范、标准、优美的书面文字表达教学环节有所缺失,形式上相对比较单一,这是可以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