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面试《锦瑟》试讲稿

高中语文面试《锦瑟》试讲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 我是高中语文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锦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弹奏的音乐吗?

师:这是瑟所弹奏的《淡月映鱼》。瑟音清幽哀怨,适合弹奏悲怨的曲调。有人曾经这样描述瑟乐:如果说筝是青年的爽朗,琴是老者的沧桑,那么瑟便是中年的深沉。人到中年,在饱尝人间冷暖,历经人生百态阅尽沧海桑田之后,李商隐在《锦瑟》中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深沉的内心体验呢? 让我们走进《锦瑟》。

二、初读,感受诗美

师:先听老师朗读一遍这首诗,思考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呢?

师:A 同学说得很对。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感伤的,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三、品读,走进诗境

师:大家能找到诗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吗?

师:B 同学说得非常好,惘然。那作者又是如何传达伤感而又迷惘的情感的呢? 请同学们分为四个小组讨论学习,每组选择其中一联解读,一会儿派代表来分享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师:请第一小组的代表来说说首联是如何传达作者情感的。

师:说得很好,可见刚刚你们讨论得十分认真。老师来为 C 同学的回答做一个总结,“锦瑟”,其形美丽7精致,其声清幽哀怨,常与忆念、离别等悲怨情绪相联结。“无端五十弦”,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时人痴语。锦瑟到底有多少弦,并不是锦瑟的过错,可是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啊,你干嘛要有那么多弦?“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拨动一根琴弦。瑟具五十弦,拨动瑟弦,繁音促节,令听者顿生烦乱思绪,所谓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故一音一节皆引思绪,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由此也可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思华年”,直言本作是追思之作。华年,所谓美丽的青春年华。

师:第二小组请你来说说颔联吧。

师:非常好! 梦,美好而短暂,不禁让人伤感。美好而虚缈的梦境令人神往却让人迷惘。托冤禽之悲啼,表达诗人无限的悲感和难言的怨愤,哀怨而悲凄的情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师:该第三小组来说说颈联了。

师:对!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师:那么尾联呢? 请最后一个小组来说说尾联。

师:说得好! 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思华年”相呼应。说明怅惘的苦痛心情。

师:通过刚刚同学们对意象的赏析,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充满伤感迷惘的凄美之境,给人以无比新鲜而动人的感受。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意象有这般的魅力?

师:D 同学的回答非常准确。晓梦、春心、珠泪、玉烟,试着找找这四个意象的共同特点。

师:没错,这四种意象给我们一种朦胧、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作者运用神话传说典故,使诗歌很凄美。这种意象特别适合表达李商隐复杂变化、惆怅莫名的心境。

四、研读,拓宽思维

师:同学们,你们对于李商隐有怎样的了解? 对于这篇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哪些了解?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自古以来,关于这首诗的理解有许多,这就是锦瑟的魅力所在。李商隐的一生一直都很受伤,但是他要把这伤痛隐藏起来,所以叫李商隐,即伤隐。我们没有必要真正弄明白《锦瑟》到底是写给谁的,就像没必要弄清楚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原因一样,从此李商隐不再有爱情,也不再有事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在这个他曾经十分迷恋的世界凄凄惨惨待了几年,然后默默地离开世界。李商隐这条春蚕吐出的丝,一直绵延千年,犹未能尽。课下请同学们对比阅读李商隐其他的无题诗,进一步感受李商隐的情思和其无题诗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穿越千年的诗歌之旅并没有结束。让我们用情感作为沟通古今的桥梁,用真心品味真情,从诗中感受那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

师:好,下课! 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面试《锦瑟》试讲稿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高中语文面试《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试讲稿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高中语文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之前谁能给大家介绍下辛弃疾?

师:看你有话想说,请你。

师:你说,他是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还是位爱国诗人。

师:同桌,你也来说说。

师:是的,他这一生以收复失地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辛弃疾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英雄的时代,而又是一个无法给英雄提供舞台的时代,所以他的一生是充满机遇与希望,而又不断失望与惆怅的一生,悲愤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怀古词《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去感受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初读

师: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诗词,边读边理解题目《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意思,同时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师:开始你们的朗读吧。

师:大家的朗读结束了,那现在,我们找两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其他同学做评委。

师:左边第三排女生。

师:大家说,她读的怎样?

师:嗯,声音婉转动听,要是再有一丝气势在里面就更好了。

师:来,中间最后一排的男生。

师:声音洪亮,要是再悲愤些就更好了,请坐!

师:现在谁来回答下第一个问题?

师:右边第五排男生。

师:你说结合课下注释可以知道,这是作者在京口北固亭缅怀古人,抒发感情。

师:看来你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其他同学也要向他学习,请坐。

师:谁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师:左边第三位男同学。

师:他说,上阕主要歌颂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下阙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自己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的热切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大家赞同吗?

师:没错,观察细致,概括的很准确,请坐。

三、析读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交流, 找一找诗词中哪里体现了用典?

师:大家已经讨论结束了。第一小组的同学胸有成竹的,就请你们小组代表先来汇报吧!

师:你们找到的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还有“人道寄奴曾住”。

师:哪里运用了典故?

师:原来“仲谋”指的是三国时的吴王孙权,他字仲谋。“寄奴”则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师:能具体说说这二人的事迹吗?

师:嗯,孙权在京口建立吴国,建都建业,抵抗了来自曹军的入侵,保卫了国家; 而刘裕出生于京口寻常小巷,后来建立了刘宋政权,建都建康,多次抵抗来自多方的入侵,守卫了国家。

师:作者来到北固亭,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呢?

师:没错,他们都与京口一地有关。

师:还有吗?再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师:的确,两者不仅仅与京口一地有关,更都曾勇猛抗敌,保家卫国。

师:从哪能看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呢?

师:正是“千古英雄”一词。以“英雄”称之,赞颂孙权,表达对他的敬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美了刘裕。

师:作者对刘裕仅仅是赞美和敬仰吗?

师:看同学们也露出疑惑的神情,那我们了解下刘裕建功的历史。

师:刘裕抗击北方入侵者是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大家觉得这里反衬出什么?

师:对了,反衬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统治者急功近利,不听劝阻,冒进抗金。

师:所以词人写刘裕其实不仅向往他这样的英雄,还希望遇上像刘裕这样的国君,有这样的政治谋略,那么他的建议就会被采用了。

师:理解到这儿,大家想象一下,你觉得此时作者心里在想什么?

师:唉,如果现在还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该多好啊。

师:嗯,倘若遇到刘裕这样的明君,就不愁收不回失地了!

师:那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下这部分内容,读出对英雄的赞美和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

师:第一小组整体实力很强,给你们点赞,请坐。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也来说说吧。

师:你们找到的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发现了“元嘉”这一典故,这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师:那这里的“草草”什么意思?

师:是的,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为草率马虎。

师:那能说一说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师: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

师:从宋文帝惊慌失色,狼狈不堪这里,能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师:嗯 ,不屑、讽刺。

师:还有吗?小组成员补充。

师:哦,还有对当时国事的深深忧虑, 劝为政者切勿草率。

师:好,那请大家一起朗读下这部分内容。

四、小结作业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到了下课的时间。本节课我们解读了词中的典故“仲谋”、“寄奴”、“元嘉”,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

师:其实词中还有很多内容,因为时间原因老师就不一一赘述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分享。

师:请同学们课下完成这样一份作业:分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出现的典故,下节课和同学分享。

师:好,下课。

五、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面试《锦瑟》试讲稿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面试《乡愁》试讲稿

2024-4-28 13:45:57

教学设计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设计

2024-4-29 20:08: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