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探险——我们这样读《海底两万里》

导语

“读《海底两万里》,如果仅仅读出的是 ”硬科幻 ”,就可能低估了这本书的价值,凡 尔纳是科学技术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在这部科幻作品中,儒勒·凡尔纳种 植了一种叫梦想与冒险的东西。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小说,而是一本洋溢着人性和人生智 慧的书,也是一本给人理想、信念、力量、智慧和正义感的书。 ”        ——语文特级教师张春华

三、深度研读

“知乎 ”网站上有人称《海底两万里》为“过时的科幻小说 ”,并质疑这本书在今天的 阅读价值。

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一)穿越时光,开启科学与幻想之旅

阅读科幻小说,要学会“穿越”。只有置身于小说中的那个时代,身临其境,才能深入作品,读出其中的趣味。

现在,让我们“穿越”到19 世纪看看当时的部分重大发明 :

1888年,无线电通讯设备问世:1879年,电灯问世:19世纪90年代柴油发动机问世:19 世纪晚期,汽车出现: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海底两万里》的创作时间是 1868  年,当时还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电灯、汽车、飞机,更不可能有手机、电脑这些高科技产品。凡尔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部科幻小说。

预见潜水艇

在他笔下,“诺第留斯号 ”的构造是这样的——

“艇身是个长长的圆柱体,两端呈圆锥状,形似一支雪茄。在伦敦,这种艇形有些船只 制造时已经采用过。该圆柱体的长度,从头至尾,整七十米,最宽处为八米。所以它不完全像你们的高速汽船那样,宽度与长度之比为一比十,但它的长度已经足够了。其整体轮廓呈 流线型,这样,在航行中,排水方便,航行阻力也小。 ”

“‘诺第留斯号 ’系双层船壳,一层为外壳,一层为内壳,采用工字钢把内外壳连接起来,使得艇体坚硬无比。实际上,由于这种蜂窝状结构,艇体宛如一块实心铁块,不怕任何 冲击。艇壳不会破裂折断,它依靠的是自身的浑然一体,而不是靠铆钉铆牢的。各个部件组装得天衣无缝,艇就显得匀称和谐,不怕海上的狂风恶浪。”

“船上机器的动力几近于无限。您应该已经见识过,朝‘亚伯拉罕林肯 ’号喷去的水柱 犹如层层激流。 ……当我突发奇想,想要下潜至海底两到三法里的地方时,操作就会费时,但从不曾出错。”

“舵手笼舱的后方安了块功率强大的电子反射镜,能照亮半海里远的距离。 ”

这是网友依据凡尔纳描述描画出的复原图。

梦想与探险——我们这样读《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所处的时代虽有潜水艇,但很简陋,动力不足,且下潜深度极其有限。而本书中的“诺底留斯号”却能解决压力、重力、海水冲击、氧气和动能供给等多重难题,不仅承载上百人,而且最大下潜深度竟逾万米。潜水艇发明者之一西蒙·莱克在1897 年建造了“亚尔古”潜艇。他在自传上的第一句话便是:“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领路人。”

预见海底世界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教授一行前往达克雷斯波岛森林打猎,他们漫步海底平原,瑰丽 奇幻的海底世界被他描摹得栩栩如生、如在目前。

“(在海底的沙滩上)我们这么一直走去,这茫茫的沙毯平原却似杳无尽头。我用手拨开水幕,水幕在我身后闭合。我的足迹在水压的作用之下,瞬间被抹得一干二净。”

海底如同平原、沙毯,绵软、厚实,一望无际。人们在海底漫步,足迹瞬间被海水抹掉。以当时的条件,凡尔纳不可能去过海底世界,更不可能在海底漫步。可是在文中作者连这样的细节都能“留意”到,让人不得不相信他曾经在海底漫步过。

“海底的色彩变化极为细腻,若是看百米开外,天青色就略呈蓝色,显得幽暗、模糊。周身的海水类似空气,比地面的大气密度更高,但几乎一样透明。我发现上方的海面波平浪静。”

在这里,作者则是借助视角转换手法来描写海底景致,他以“平视”的角度观察周围 海水的颜色和密度,以“仰望”的角度来观察上方的海面,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太阳光还是斜着照射在波浪起伏的海面上。光线如同通过三棱镜似的折射变形,海底的花草、礁石、胚芽、贝壳、珊瑚虫等,经这种折射光一照,颜色发生轻微变化,呈现出七彩光来。各种色调组合交错,一幅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的美丽图像,犹如善用色彩的画家的调色板,真乃海中奇景,让人大开眼界!”

凡尔纳虽然没有去过海底世界,但他巧妙地先通过描写“光”的映照路线来构建整个场景,然后用一众海底事物在光的映衬下所呈现的色彩来渲染整个画面,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当你随着作者超凡的想象力遨游于深海,见识了光怪陆离、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是不是也会开启海洋探索之梦呢?

预见电能源

凡尔纳的文学作品从最初的维多利亚号到鹦鹉螺号,再到最后的恐怖号,大都是用一种高能的电池做能源的,这几乎成一种公式了。

然而在凡尔纳的时代,电力相当于现代的核能,所以作者自然而然选择这一新能源。但是,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作者描述的电能源并不是当时社会在用的锌电池,而是钠电池。这种新能源让文中的阿龙纳斯教授都为之惊奇,因为它的电动能是锌电池的一倍。

文中,“诺底留斯号”利用海底开采的煤的热量提取氯化钠,与汞混合成汞合金发电,为“诺底留斯号”发电,提供热、光和动力,甚至可以提供空气。

尼摩船长说:“啊!我可以制造我所需要消耗的空气,但这并没有什么必要,因为我高 兴时,就可以浮出水面。但是,电虽说是不向我提供呼吸用的空气,它至少可以启动大功率 的泵,把空气储存在一些特制的储气舱里,使我在必要时可以延长在海洋深处待的时间,想 要待多久就待多久。 ”

尼摩船长对钠电池的推崇,体现的便是凡尔纳对未来大规模使用电能源的预见。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漫游

凡尔纳在发表小说时使用了一个总的标题:《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漫游》。从已知世界探索未知世界是他科幻小说的精髓,而想象是探索未知世界的翅膀。

科学和幻想携起手来,推动着人类知识的进展。凡尔纳的小说中的许多幻想,如潜艇、导弹、计算器、水下呼吸器、海底观光等,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

许多科学家、工程师都坦言受到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启发和影响,飞越北极的海军上将 伯德、气球及航海探险家奥古斯特·皮卡德、无线电发明者之一的马可尼,都异口同声地说: “凡尔纳是我的领路人。”法国的利奥台元帅甚至这样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 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 ”

为此人们称凡尔纳为“科学的预言家 ”。

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

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

他内心充满无尽的痛苦,却是一个善良的人。

他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却时刻关注世界政治风云变化……

(二)游走在英雄与恶魔之间的尼摩船长

“ 他自信,因为他的脑袋在肩膀的曲线构成的弧形上高傲地昂着,他的那双黑眼睛沉着 冷静地注视着别人;他冷静,因为他的肤色苍白而不红润 ,说明血液流动平稳,性情平和;他坚定 这从他皱眉时肌肉的快速收缩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勇敢, 因为他呼吸时粗声粗气,表明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

作为书中的灵魂人物,尼摩艇长的出场显得格外的浓墨重彩,然而,“尼摩”(Nemo)一词,在拉丁语中的意思却是“查无此人”。一个浓墨重彩的隐形人,这样的人物设定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神秘。

尼摩船长,究竟是英雄,还是恶魔呢?

永不言败的英雄

尼摩船长拥有一种永不言败的信心和毅力,在十来个月中,他带领大家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和北极,漫步过海底的森林、火山、平原、珊瑚丛,观摩过采珠和采矿,看到无数动物和自然奇观,更经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当“诺底留斯号”驶到南极时,一块冰山翻倒砸到了潜艇,潜艇一时找不到出路,被封在冰层下面,船员将面临压死或缺氧窒息的危险。尼摩船长当机立断带着大家轮流用铁镐凿底部厚 10  米的冰盖。然而,人们很快发现按照当前凿冰的进展速度需要4 天5 夜,但在储藏库中的空气只够他们用两天的。而且,刚挖了前面的冰,后面又因温度低不断凝固,储藏室中的空气也越来越少了。

生死关头,尼摩船长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思考,最终采用排放沸水的方法阻止海水结冰,从而使潜艇最终冲出冰层,得以脱险。

章鱼袭击是整部作品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情节。“诺第留斯 ”号行驶在大西洋留卡斯群岛 附近的海域,遭到巨型章鱼的袭击,它以无法抗御的力量把尼摩船长面前的水手卷走了。面 对恐怖的章鱼,尼摩船长毫不畏惧,为了救回船员,向章鱼“扑过去,大斧 一挥 ,又砍断章鱼的 一根触角 ”。带领全体“艇员们挥动着斧头齐上阵 ,左劈右砍 ”。当伙伴牺牲时,尼摩船长悲伤而绝望,他让我们看到一颗勇敢而又柔软的心。

最让人动容的是,随着海底图卷的徐徐展开,我们发现,尼摩船长的人设并不仅是一个海底隐士们的领导者,而是一个反抗殖民主义的斗士。一句“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 ”道出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平等的渴求。

带阿龙纳斯教授去锡兰岛参观采珠场时,尼摩船长看到一个可怜的采珠人受到鲨鱼的攻击。为了解救采珠人,尼摩船长毅然潜入海中与鲨鱼搏斗。后来,为了不让采珠人再冒着生命危险下海采珍珠,他还送给采珠人非常宝贵的珍珠。他说:“ 只要我还有 一 口气 ,我就永 远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 一 边!”正因为他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一边,所以会不顾生命危险去救回采珠人并赠予他珍珠;所以会潜藏海底,搜集财富,定期将它们交给联系人,去支援被压迫国家的反抗战争。

残忍冷酷的恶魔

相对于偶然的真情流露,尼摩艇长大部分时间果断冷酷,对话时的冷漠以及面对敌人的残忍都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冷酷无情、孤傲偏激。

在开往南大西洋的路上,阿龙纳斯等人看到一大群长须鲸,尼德·兰正想对他们出手,却被尼摩船长阻止。船长说:  “现在却只是为了杀害而杀害,我知道这是人类的特权,可以随便地伤害其他生命,但我无法容忍这种随便残害生命的消遣方式。”但是,这样的言论只限于长须鲸。当抹香鲸群出现时,一场血腥屠杀就在尼摩船长主持下开展了。

屠杀结束。

海面上漂浮的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就算是一次大爆炸,也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威力,把这么一大群抹香鲸炸得体无完肤,身首异处,断成多截。“诺第留斯 ”号在这堆背脊淡蓝、腹部灰黑、身上疙里疙瘩的庞大的尸体中间漂浮着。剩下的那几头吓破了胆的抹香鲸早已逃得见不到踪影。好几海里的海面上,海水已被染红,“诺第留斯 ”号便漂浮在这片“血海 ”之中。

尼德·兰是个热爱捕鲸的人,但他却对尼摩船长的行为提出质疑,也正是从那天开始,他对尼摩船长的态度越来越不好了。而最终促使阿龙纳斯他们离开“诺第留斯”号的是尼摩船长主持的第二次大屠杀。

海洋探索过程中,他们遇见了没有悬挂国旗的战舰。面对战舰的攻击,尼摩船长被激怒了。他使计击败战舰后,便开始了大屠杀。

他待在客厅里,阴沉着脸,默然无声,一副冷酷无情的样子,透过舷窗往外看着。此时,敌舰已经开始往海底沉去。

为了不错过看到这庞然大物垂死挣扎的全过程,“诺第留斯号 ”也跟着它在往海底潜去。我看到那个庞然大物在距我十米处往下沉着,它的船壳已被撞裂,海水像雷鸣似的呼呼地往船体里涌去,很快,两排加农炮和船舷墙也没人水中。甲板上挤满了乱作一团的人影。

海水漫上来时,那些不幸的人纷纷往支索上攀爬,紧紧地搂抱住桅杆,在水中拼命地挣扎着,简直就像被海水浸泡了的蚁穴里的蚂蚁!

面对敌方的败绩,“诺第留斯号 ”一直紧随在一旁,观察着战舰缓慢下沉的动静。突然间,砰的一声响,爆炸发生了。气浪把沉船的双层甲板掀了开来,好像船舱里起火了。由于这股气浪的冲击,“诺第留斯 ”号也被冲得改变了方位。

这时候,那艘不幸的战舰更加迅速地往下沉去。上面挤满了想要逃命的受难者的桅楼在往下沉,甲板支架的横臂在往下沉,横臂上也同样是爬满了人,横臂都被压弯了。最后,主桅杆顶也沉了下来。随后,这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消失了,船上的那些不幸的船员也随着庞然大物被巨大的旋涡卷得无影无踪……

尼摩艇长,这个冷酷的伸张正义者,这个地地道道的复仇天使,始终站在那儿,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他变成了残忍的恶魔。

英雄?还是恶魔?

让我们将《海底两万里》放回到凡尔纳“海洋三部曲 ”这一创作谱系中综合评判尼摩船长吧。

《海底两万里》中并没有直接交代尼摩船长的身世来历,他如同天外来客一般,带着“诺底留斯号”进入这个世界。直到“海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神秘岛》,凡尔纳才向我们 揭示尼摩的身世:他原本是印度达卡王子,率领印度人民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失败后独自逃到异国,妻儿都被英国人杀害。满腔愤怒和伤痛的达卡王子在一座荒岛上建造了“诺底留斯号”,选择远离人类到海底避世,成了尼摩船长。

本书最大的悬念被揭开。此时,我们知道了压迫者是谁,他们是怎样压迫被压迫者的,也知道了尼摩船长究竟是谁以及他内心仇恨的来源。

关于尼摩船长是英雄还是恶魔的评判,凡尔纳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描绘尼摩船长“如苦行僧式的那么简朴无华 ”的房间。墙上挂着几幅铜版画,“是 一 些毕生忠实地献身于人类伟大理想的伟人们的肖像画 ,其中有:在‘ 波兰完了! ’的呼唤声中倒下去的柯斯丘什 科 、‘ 现代希腊的莱奥尼达斯 ’、博扎里斯 。爱尔兰的捍卫者奥·康乃尔 、 美利坚合众国的 缔造者华盛顿 、意大利爱国者马宁、倒在奴隶主枪口下的林肯和那位像维克多·雨果所描写 的悲惨场面 一样的被吊在绞刑架上的黑人解放运动的殉道者—— 约翰· 布朗 。 ”

一个人外部的生活世界,其实是与内心世界相通的。对此,阿龙纳斯教授的评价是:“无 论是什么原因迫使他不得不到海底来寻找自由,但他首先还是 一 个人,他的心依然在为人类 的苦难而悲痛和忧伤, 他仍然对所有说奴役受迫害的种族和个人怀着仁慈的爱 。 ”

从伟人的肖像画中,从尼摩船长的言行中,你看到的是英雄还是恶魔呢?

海洋的阔大与纯净则影响了凡尔纳的性格,也深度介入他的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体现了 19  世纪下半叶欧洲的海洋意识 ,诠释了“ 梦想与探险” 这 一 文学母题。

梦想与探险

凡尔纳1828 年出生在法国南特城一个法官的家庭。他生活的这座城市,是法国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城里有二千五百艘轮船。世界各地的船只在此地往来集散。这座城市的沿海 街道的名称都是用著名航海家、海军将领的名字命名的。城市的人口也大都是由海员、渔民、木工、编草绳者及轮船制造商组成。这种独特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使凡尔纳从小产生了环球 航海梦想。

然而,自11岁那年出走计划的夭折后,凡尔纳便从父亲的嘴中得知环游世界的梦想只能在想象中实现。于是,他便找到了实现梦想的另一个出口——用文学写作放飞自己的航海梦。

丰饶的海,梦的起源

对于凡尔纳来说,海是丰饶,是富足,是一切的源起。

他塑造的尼摩船长在海里如鱼得水,用一种贝壳类的足丝制作布料,从地中海海兔毛中提炼颜料,蒸馏某种海产植物提炼香料,用大海中最柔软的大叶藻制作褥子,用鲸鱼的触须作笔,用墨鱼或者乌贼分泌的体液作墨汁。甚至还用一种富于烟精的海藻制作了雪茄,阿龙 纳斯教授抽过这种雪茄后说,来自哈瓦那的优良雪茄在他眼里从此什么也算不上了……在丰饶的海洋里,尼摩船长成为了水中人、海中神。

船长不无得意地对教授说: “海洋供应我一切需要的东西。有时我撒下网,等到收网时,里面捕获的东西都快把网拉断了。有时,我去一般人看来无法生存的大海中狩猎,追逐那些 居住在海底森林中的猎物。我的牛羊家畜就像尼普顿的老牧人那样多,它们无忧无虑地在那广阔的海底牧场上游玩。在海底,我拥有一笔巨大的产业,供我开发利用,这些产业是由造物主亲手播种的。 ……阿龙纳斯先生,海洋奇妙无比,有取之不尽的生命源泉…… ”

像这样奇妙无比,有取之不尽的生命源泉的海洋怎能不让凡尔纳为之神魂颠倒,成为他此生一直追寻的梦想呢?

为了描画心中的这片海,凡尔纳在1850年—— 1860年十年间,经常出现在国立图书馆的阅览室里, 埋头于收集各项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同时还阅读和研究了大批的书籍,杂志,报刊和一些科学学术文献。他抄录两万五千多张文摘卡片, 积累大量的科技资料。他时常参观博览会和展览会,同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旅行家们交谈。这个时期,凡尔纳一面创作, 一面系统地研究了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

最终,他让读者迷醉在他的丰饶海洋中。

纯净的海,梦想的探寻

凡尔纳笔下的海洋是纯澈透明的。

当潜艇在水下穿行,阳光穿透海水照射下来,“我们知道海水的透明性,也知道海水的清澈超过山中清泉。海水中所含有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增加了它的透明性。在大海的某些部分,比如在安得列斯群岛一百四十五米深的海水下,沙床清澈可见,而阳光的穿透力好像 可以达到三百米的深度。可是,在鹦鹉号所行经的海域,电光就像在水波中间照耀,这已经 不是明亮的水,而是流动的光了。”

这是一种奇特的体验,纯净的海水从精神上对书中人物 以及阅读者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凡尔纳将自己对梦想的执念投射到书中人物中。于是,无论是尼摩船长,还是阿龙纳斯教授,或者是尼德·兰,每个人物形象都有了纯净海洋般的纯粹鲜明特征。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

阿龙纳斯教授怀着探索自然的热望。探寻“怪物 ”的秘密,便是他梦想的召唤。这个人物博学但柔弱,可是他追寻梦想的脚步并没有因为柔弱胆怯而驻足。尼德·兰除了捕鲸,在“诺第留斯号”上唯一的梦想就是找回自由,为了自由他永不放弃,最终回归大陆。而尼摩船长,他胸怀追求独立自由和复仇的梦想,始终处于激情的探险和挑战中。

1884 年,驾驶“圣米歇尔3 号”出游的凡尔纳来到罗马,受到罗马教皇的接见。教皇说:  “我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珍视的是作品的纯洁性、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教皇从书中读到的“纯洁性”来自哪里呢?依据凡尔纳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答案毋庸置疑,源于海洋的纯净,以及因纯净的海洋而变得纯粹的人性。

自由的海,梦想的彼岸

凡尔纳生长在海边,对大海饱含狂热的爱, 自由的个性从小根深蒂固。凡尔纳小说中,最充分展现自由这一精神底色的是《海底两万里》,而尼摩船长就是他精神的投射。

“诺底留斯号”是尼摩船长的自由王国,它性能卓越,在海底来去自由,速度极快,几乎没有任何自然和人类力量能阻止它的遨游。在不到十个月时间里,它穿越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和地球南北两极。在尼摩船长眼里,陆地是牢笼,是监狱,只有在海洋里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他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开发海洋物质资源,使“诺 第留斯号”和船上的人们获得永不枯竭的生活保障。

空间和物质自由只是尼摩船长精神自由的外化形式。《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自由精神的豪放宣言。凡尔纳本人是一位坚定的反殖民反帝国主义人士,他对那个时代的殖民统治和奴隶贸易深恶痛绝,他支持被殖民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在创作之初,凡尔纳将尼摩船长设定为一位反抗俄国沙皇的统治和压迫的波兰人,但迫于出版商给的压力,儒勒·凡尔纳只好把尼摩的人物设定改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战士,他希望通过对尼摩艇长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对那个时代殖民主义的批判。

所以,尼摩船长表面看起来遗世独立,但他暗地里一直默默支持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斗争,因为他希望人类能获取真正的自由。在《海底两万里》开篇不久,尼摩船长在向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人介绍船上的生活时就用下面这句话结束他的演讲:

“ 先生,您要生活,就请生活在海中吧!  只有在海中才能做到名副其实的独立!  在海中, 不需要承认有什么主宰;  在海中, 我完全自由 。 ”

梦想与探险

梦想是美好的,然而走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必然遭遇挫折苦痛。一路勇敢,探寻前路,克服种种困难艰险是实现梦想的必然手段,而这让人生经历更加丰富,更具意义。

尼摩艇长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和独立的宏伟梦想,不避孤独,勇敢坚毅,创新智慧,强忍悲伤,不懈奋斗;内德·兰德为了逃跑的梦想愈挫愈勇,百折不回;凡尔纳为实现航海梦想,一刻不曾懈怠,从少年到老年,每天坚持早早起床写作,一生中总共创作了一百零四部科学幻想小说……他们都是追梦路上的英雄。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不仅为人们开了启对海底世界的未知秘密的探险之路,还在读者心中种下了梦想和探险的种子。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名著阅读

《我与地坛》:母爱只适合收藏,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2024-1-9 18:48:27

名著阅读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4-1-10 12: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