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字立骨品真情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学情文本定位】
《渡荆门送别》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是教读课文。本课是全册第12课,题目为《唐诗五首》,选的五首诗都是初唐到中唐的律诗。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大多写景抒情,无论是前几篇歌山咏水的散文,还是这几首绘水描山的唐诗,都寄情于景;无论是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还是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亦或是承天寺的空明月光、如澈月色,甚至是边塞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都传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思。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世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大意。还要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情怀之高尚。
虽然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古诗词的基础,也练就了一些鉴赏古诗词的能力,积累了一些鉴赏古诗词的经验,加之本课已经学过三首唐代律诗,但是,我认为这首诗有两个方面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其一,诗人驾舟从三峡出蜀,来到楚地,意境上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到如今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很大的一个突变。由于学生的思维还未成熟,生活体验还不够丰富,可能还不能深刻地体会这个突变。其二,作为“思乡”题材的古诗,学生前面也学过几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说起来容易,理解起来难。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可能只是知道“思乡”这一字面化概念,对家乡和亲人的依恋、不舍和爱的情怀恐怕还不能走心,对于《渡荆门送别》中的情感的含蓄表达体会起来会更有难度。
所以,结合单元目标、本课特点和学生学情,教学这首唐诗,我把通过品读揣摩字词来赏析荆门山水美景和作者的“思乡”情怀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个目标要求初中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诵读”“感悟”“欣赏”。结合这一目标,我主要抓住以下两个方面来设计教学。
一、“怜”字立骨,赏景析情。本诗既有叙事,又有写景、抒情,诗人巧妙地把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在一起。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点明了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一事件,为后文生发“怜”做铺垫。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把诗人初次出蜀入楚看到的不同景致来了一个宏观的描绘,此联写远景。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选点描绘,从近到远描写了水中之月亮和空中之云彩的美丽,这样的云彩再配上颔联开阔辽远的大背景,让人顿觉解压释怀,热血澎湃。中间两联写景,为“怜”蓄势。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怜”字是诗眼,诗人即使对前途充满了无限渴望,即使亲眼目睹了楚地的绝美风光,但远离蜀地时,仍然不舍故土,思家念乡的真挚情感因此而发。我要以“怜”字生发开去,带领学生赏析诗人笔下的荆门山美景,体会诗人远离故土时故乡的山水对自己的不舍深情。二三两联极力描写山川之美,但尾联却落到“怜”字上,个中滋味要慢慢读,慢慢品,慢慢悟。
二、读中悟,悟中读。本文是一首五言律诗,诵读本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讲究节奏,读出顿挫,更要读出景致的美,意境的开阔,情感的起伏流淌。在朗读期间,要引导学生画韵脚,体会重音,注重语速,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读出诗歌的轻重缓急,读出诗人的真实感情,最好能读到身临其境,和诗人产生共鸣,真正进入诗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集体读”“单个读”“角色读”“诵读”“品读”“悟读”等朗读方式。总之,无论采取哪种读法,理解感悟、品味欣赏才是终极目标。
【目标定位】
立足设计理念,结合单元目标、本课特点、学生学情等,我确立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紧扣文眼“怜”字,通过品读和揣摩字词,体会文中所绘景色,直至熟读成诵。
2.反复诵读,结合诗人李白情况,感悟“辞亲远游”的欣喜和思乡之情。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读和揣摩字词,赏析荆门山水美景。
教学难点:结合诗人的相关情况,感悟李白“辞亲远游”的欣喜和思乡之情。
【文本特色解读】
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渡荆门送别》是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围绕“怜”字,叙述了诗人远渡到荆门,初入楚国的所见所感,赞美了楚地美丽的景致,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是叙事,为后面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正因为有出国远游的事件,才能在后面水到渠成地抒发思乡之感情。事为因,情为果。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从远处起笔,写诗人最有触动的景。诗人从小生活在蜀中,山环水绕,突然来到平原地带,楚地的一马平川让诗人欣喜。李白懂物理,他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来观赏景物。在我们平常人的眼里,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定势里,我们都会选择地面等作为参照物,都觉得山是静止的。而李白不同,他选择了自己或乘坐的游船作为参照物,所以觉得山是迅速向后撤退的。山峦在李白的笔下动起来了,这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化静为动,其中的妙不可言,让每一位读者唏嘘惊叹。随着山峦的后退,“平野”强势出场,愈来愈大,愈来愈广阔,一张大背景展现在眼前,这令长期生活在蜀中山区地带的李白惊喜,所以造就了这一联的神来之笔。看见莽莽的大荒原,作者此时并未坚持选择自己或游船为参照物,把长江化动为静,或者把荒原化静为动,而用了一个“入”字,入木三分,把长江的奔腾、力量刻画的淋漓尽致。读这一联,意境是奔放、辽阔的。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接上联转化为近景,又落到远景上,而且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令意境更加优美生辉,妙不可言。上联作者落笔到长江上,这联写长江之上的月亮,作者把月亮比作“天镜”,那是因为,此处地段平缓,江面平静,月亮的影子在江面上闪闪发光,晶莹美丽,此处不是袁宏道《满井游记》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是“晶晶然如天镜飞下”。是镜子也就罢了,还是“天镜”,这就给月光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奇幻的色彩。这里与其说是写月亮,倒不如说是衬托江水的平静,地势的平坦。注意,李白是蜀中人,水中之月对他来说并不稀奇,而宽阔的长江,辽远的荒原对他才更有吸引力。因为水中之月,让其把视角转化到高空,此时,诗人看到云彩涌动,幻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折射而成的海市蜃楼。一个“生”字,写出了云彩涌动;一个“结”字,写出了天空的奇幻美妙。人们常说李白诗歌的意境变化莫测、摇曳多姿、飘逸洒脱是有理有据的。
江面之上,江水平静,月亮的影子煜煜生辉;天宇之上,云彩涌动,在半空结为海市蜃楼。读者要看水看天,最终感受到的是一个辽阔的世界,一种广袤的视野。如此大肆渲染美景并非最终目的,景愈美,后文的情则愈深。看来,这里的写景实则为下文抒发“怜”蓄势。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上联的写景转到抒情,一个“怜”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故乡的水从万里之外来给诗人送行,好像对诗人依依不舍。李白总能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明明是自己思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却偏偏反弹琵琶,说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为自己送行,收到了不一样的艺术效果。试想,流水本无生命,更无所谓感情,在此,都化作了有生命之物,带着浓浓的不舍之情,来送别诗人。让人在柔软的内心,对流水顿生怜惜,同时就会慨叹诗人该有多么思乡啊!这种表达,使思乡意更浓,情更切。赞叹吧!我辈不及!
全诗意境恢弘,画面感极强,特别是二三两联,大手笔写景,让人觉得诗人的内心是极其愉悦的。但是,尾联,巧妙地过渡到下一情绪。诗人心境的变化,貌似不合常理,但仔细一想,非得这样不可。想想人们常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吧!妙!妙!妙!我们不得不为唐朝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点赞!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引出“怜”。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今天我们来学习唐诗《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一首五言律诗。
1.解题:
齐声朗读题目。通过读题,你读出了什么?
【点拨】指导学生品析字词。
(1)渡:坐船走水路。
(2)荆门:看文中注释①。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战国时是楚国的战略门户。
(3)送别:谁送别,送别谁,留悬念。
2.范读全诗,找出一个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
【点拨】尾联的“怜”字,意思为喜爱,此处体现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诗中叙事,为“怜”铺垫。
1.齐读尾联,抓“万里”,找照应句,回到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指导朗读首联,注意引导学生划分五言律诗的朗读节奏。
3.思考:诗中记叙了什么事?请理清事件、地点、目的、交通工具等。
【点拨】指导学生品析字词。
渡:点题
地点:荆门
目的(事件):游
交通工具:舟
小结:诗人不远万里乘船出蜀,去楚地游玩,一路美景如画。但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诗人心中难免生发思乡情怀。
三、诗中写景,为“怜”蓄势。
析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个别读,初步感受诗中美景。指名读三四联,展开联想和想象,谈谈诗歌所描绘的美景。
2.探讨:句中哪个词用得妙,为什么?(要求慢慢地、稳稳地,一读一品、一品一读。)
(1)品读,抓关键字词,赏析美景,点明重音“尽”“流”“飞”“镜”
“结”“楼”等。
(2)在前面对诗歌节奏的教学的基础上,继续画出这两联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3)指导学生标出韵脚“流”“楼”,韵脚应该读得响亮。
(4)注意语速、语气,应舒缓有致,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5)在注意朗读技巧的同时,应揣摩诗人作为青年人初次出楚,面对别样景致,眼前突然开朗的新鲜刺激、惊喜激动之情。
【点拨】指导学生品析字词。
①随:因为人站在“舟”上顺水而下,速度很快,从视觉上写出了景物的空间感和流动感,将原本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化静为动。②尽:山往后退去,慢慢地消失了,低平的原野出现了。地势突变,体会视野的拓宽。③入:江水本在河道中,放眼望去,却仿佛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奔腾直泄,充满了生命力,表达了诗人青春的蓬勃向上。一个“入”字,给长江赋予了主动性,力透纸背,一种无法阻挡的前进的力量、奔放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④大:原野辽远,进入楚地一马平川,视野如此开阔,诗人的眼前犹如呈现出一片人生的大舞台。
小结:把“山”和“江”人格化了,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从视觉上让我们感受到天空寥廓,境界高远,此两句是远景。船在飞速前进,江在奔腾流逝,山在迅速后退,由遮天蔽日的三峡转至无边荒野,眼前豁然开朗。
⑤“下”“飞”:地势相对山峡中平坦了很多,河道迂曲,流速减缓。因为地势的平坦,水流失去了在三峡中的湍急,水流慢下来,江面显得平静了许多,能更清楚地看见月亮的影子,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面明镜,随着江流闪动,明亮、耀眼。看是写月,实则写水,写平静的江水、澄澈的江水、开阔的江面。⑥“生”“结”:因为诗人出了山峡,视野更为辽阔,放眼望去,豁然开朗,江面上的云彩涌出、飘飞,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云彩结幻出美丽的海市蜃楼。
小结: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月下飞天镜”是近景,夜晚的景色;“云生结海楼”是远景,白天(傍晚)的景色,视觉由俯视转换为远眺。此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写景。
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袤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这两联,按由远到近再到远的顺序写景。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从崇山峻岭过渡到荒野平原上的视野的突变,视域顿然开阔,感受意境的开阔辽远。诗人看到这异域风光,心中应该惊喜、激动。欣喜激动之余,悄然变为“思乡”,引入下一环节教学。
四、诗中抒情,抒发“怜”。
悟读。引入诗人李白相关情况,体会“思乡”。
资料助读: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诗人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李白这次出蜀,他离别家乡后由水路乘船远行,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诗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
五、总结诗歌,诵读“怜”。
1.《渡荆门送别》全诗围绕“怜”字,叙述了诗人远渡到荆门,初入楚国的所见所感,赞美了楚地美丽的景致,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2.诵读:
(1)角色读。男生女生分角色诵读,师生及时做点评。
(2)全班诵读,体会景美情美。结合前面朗读指导和品读理解,从整体上把握读法,读出情感。
六、课外拓展,拓宽“怜”。
1.请你积累以“思乡”为主题的古诗词。
2.课外查找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现代诗《乡愁》,简单赏析并背诵。
【教后反思】
教学诗歌,要注重诵读品味,带领学生通过各种读,咂摸字里行间的景、情、理、趣等。众所周知,诗歌的语言是极其凝练的,真可谓字字千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朗读、诵读、品读、悟读等各种读法,力争使学生自己感悟到古诗的用字之妙,表意之丰。比如本诗教学时应关注“随”“入”“飞”“结”“怜”等字。切忌灌输,切忌生搬硬套。与其灌输,不如品读感悟,学生自己悟到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名师点评】
张娟娟老师的《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文本解读深入透彻,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确定适当。
“怜”即本文的诗眼,全诗的情感集中于一个“怜”字。张娟娟老师的教学设计自始至终围烧一个“怜”字作文章,展开了“导新课”“谈叙事”“论写景”“析抒情”“讲总结”“重拓展”六个环节。整个教学环节清晰简洁,由浅入深,匠心独运。
诗歌是语言凝练的艺术,此教学设计注重对语言的赏析,实行着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借助语言的揣摩、品味来赏析文本,赏析的语言包括了诗眼、重点字词、抒情句子以及修辞手法。无论是对“随”“尽”“入”“大”“下”“飞”
“生”“结”等字的解读,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品析;无论是对“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的情感分析,还是对思乡之情的引申,无一不是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
在很多教师的诗歌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言”而重视“意”,张娟娟老师关注语言的深层次品味、关注对作者情感的深入挖掘,她的教学设计能很好地将“言”“意”融合在一起,扎实有效。(青海省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安昊老师点评)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设计

六上设计|17《盼》教学设计逐字稿

2023-10-7 21:08:12

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2023-10-8 7:09:20